鱼龙幻 - 分卷阅读12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农府当个小吏。文毅公拼了命,才有今天这局面。我须得也尽一尽力才好。”

    他本以为贺言言反对,谁知贺言只是顿了顿,抬看着他:“你想什么,只放手去罢!我如今也是骑兵营的一个都尉,若连你周全都护不了,我为什么要这劳什官儿?”

    探樊城

    等百里上的伤好得差不多了,贺言给方犁送过来四个护卫和一位武夫。武夫不是别人,正是原先安平公主府上的孔先生。原来自从前皇后被废、大公主一门日益衰败,安平公主在圣前越发得,府上西席也早换了更有名气的夫。前几日贺言想给方家打听个厉害些的拳脚师傅,听说孔夫赋闲在家,赶忙执学生礼,把人请了来。

    孔先生到方家后,不止教方犁打熬骨,更重要的是要教百里等人正经习武。他起初听说任教的是商贾人家,还有些不大乐意,怕商人势利,伤了面。及至到了方家,见合家上对他无不恭敬,除束侑外,一年四节八礼打得十分周到。再看看学生,虽然年龄参差不齐,然百里和方犁都是极有悟的,几个家仆家将虽笨些,但有主人吩咐在前,练得也都极为认真。到了这地步,孔先生也没甚不满意的了,一心一意教弟练了起来。

    胡安墩儿等人都夸贺言想得周到。尤其胡安,打从他家主被刺客惊了,方犁每要门,他便如临大敌,恨不能把家健仆都安置在他旁。方犁虽是个图轻便省事的,然知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又刚在生死关上走过一遭,也只得随他们折腾去了。

    时隔不久,大司农府便发敕令来,说是因各地铁矿要收归官营,特征辟天于术算之人担任绣衣使,奔赴郡国清算各地铁矿资产。那征辟的三十人里面,方犁和朱彦等人的姓名赫然在列。

    因前一阵大司农丞被刺杀,闹得沸沸扬扬,人人都晓得这绣衣使的差使不好当。天,尚有人行刺,各郡国,哪一铁矿不是豪权贵把控着?这些权贵,又同京王公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绣衣使此去,正是夺人衣饭碗,极为招恨,稍不留神,是要送命的。因而那征辟的人,就有两人推病不仕,被皇帝知了,龙颜大怒,当廷发了火,让这两人好生在家养一辈,日后永不许有司录用。此言一,那些想推病装疯的人也都断了念,不敢再往皇帝刀上撞。一个个逐渐都去大司农府报到了。

    方犁自是一得到消息,便和朱彦去大司农府领了文牒等。铁矿一项,从少府归并到大司农府后,纳大司农丞辖范围,新任大司农丞徐久,乃是何介之旧识,因而对朱彦方犁等人颇为倚重,日日召集大家在府商议,要制定妥贴的收矿方案来。众人都觉得,当务之急,是先整治两座大铁矿,若能顺利接来,其余小矿主们自然不敢寻衅闹事。樊城铁矿最为集,也甚有名气,于是这第一矿,就定在了樊城。

    徐大人将想法上奏皇帝,皇帝颇为认可,并嘱咐徐大人,樊城必得他亲自去。挑选同去的绣衣使时,两人都觉得事关重大,于是皇帝亲自在新征辟的一群人扒拉了半天,最后定方犁。方犁世居南方,到京城不过几年,和京势力尚无牵扯,更何况,他还有义商的名,也被何介之生前大力举荐过。人虽年轻了些,但这得罪人的事,正好让年轻人来。老家伙们动不动耍,是办不成什么实事的。

    第二日朝会上,皇帝宣布了派人去樊城查看铁矿帐目、清算各项资产一事。想到路上必不太平,要派人手沿途护送。贺言提前得了消息,忙上廷请令,要担这护送之责。皇帝本不给自家小舅派这么烦难的活儿,但转念一想,郑家乃新晋贵族,与京王公之间还未夹缠不清,再加上贺言与方犁有段旧谊,路上必定尽职尽责,让他去倒也十分合适。

    十月旬,大司农丞徐久和新任的绣衣使方犁,在西郊骑兵营都尉贺言率兵护送,启程前往樊城。临行前,胡安自然百般放心不,对方犁殷殷嘱咐了半日。他从晓得自家三郎和贺言的私后,对贺言的一腔亲厚之意冷淡了许多,此时却也顾不得别的了,只拉着贺言,事无细地代了一遍。幸而贺小郎十分好,不仅肯听他罗嗦,亦且好好宽解了他一番,让他放一百二十个心,但凡自己有命在,决不会让方犁破一

    胡安听了,心里这才安定了些。等把方犁一行送城,他遥遥望着远去的人群,心颇为复杂。

    人是好人,对自家三郎也好,只可惜……,唉,贺小郎若是个女,该有多好啊……

    胡安一边叹,一边着泪回了城。不提他这,且说徐久方犁等人朝樊城一路疾行,两三天后,便到了沿途一座小城,此去离樊城只有七十里之遥。赶一赶路,本可当晚就到,贺言却命队伍停,当晚就在城一家官驿里住了。

    是夜月明星稀,天气。一行人赶路辛苦,吃了晚饭便早早歇。到了半夜,官驿里突然着了火,等被人发现时,火势已大,着了两间屋,正好是徐大人和方犁的住所。驿丞急召集人手来救火,贺言和手两人舍了命不要,冲燃着的房屋里,把徐大人和方犁背来,两人却都已经被火燎伤了,方犁伤得尤重,遍都是燎泡,已是无法行走了。

    一行人的行程就此耽搁来。贺言一面派人请了医士来,为大司农丞和绣衣使疗伤;一面命人回京,将况面禀上官,几十名卫兵把官驿围得铁桶一般,连闻讯前来探望的县令也挡在外,闲杂人等更是一律不许靠近。

    还没踏上樊城就吃了如此一个大亏,消息传回京城,皇帝震怒,令让樊城郡守严查此事,若抓不到纵火的人,就回家红薯去。樊城郡守吃了挂落,立刻命都尉率人大肆搜捕,一时惹得朝野都议论纷纷。

    就在樊城里闹得一片飞狗之时,城一家客栈里,一位姓胡的员外带着两位郎君和几位仆从前去投了宿,包上栈里小小一座院儿。店伙计引他们去院里时,十分地攀谈:“敢问老丈一行,来樊城是为访亲会友,还是游玩?”

    那胡员外见问,微微一笑:“我带两位小儿游历至此,听说樊城好剑,想去铸造坊看看。店家可有什么好去推荐?”

    伙计忙介绍了好几铸造坊,还把樊城周边名景胜也都说了,末了又:“老丈好福气!令郎们都是如此齐整的人,过两年只怕要为官作宰,为家门争光!”

    胡员外谦逊了两句,又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