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 分卷阅读87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都是可以到的。不是要你圣人,但是要一个善人。

    这有多难呢?

    与父母善,然后与兄弟姊妹善,然后与亲戚善,与朋友善,与他人善,与国善。如果人人都可以到“为善”,那么德社会就可以建成了。

    所以,名可秀不讲“至善无私”,她讲的是“去恶念,与人为善”。能到前者的是圣人,是德行洁的贤者,是真正不慕私利的尚君——一个国家不能缺少这样的德模范。但是,不可能人人到。而“去恶念,与人为善”,就是普通人也是可以通过修养到的——并不是要你无私。

    要求人们没有一私心是不可能的,因为不符合人——人之初是至善,但不是无私无,就比如婴儿饿了要吃,这就是私,是,人之初就带着。最重要的是,人是人的,不是草木动,“人”这两个字本就带了“私”。

    但是,要求人们到“不以己私害他人之私”,却是可以确立的德目标。就好比人会保命,但大多数普通人不会为了自己保命而去害他人的命——除非对方危及到自己的生命。这就要求人们能够克制私的泛滥,故称之修

    名可秀用的开篇三句话,确立了儒家修的世界观。

    这个世界观非常重要:

    因为承认了人的私,有私就必然有恶。有恶,就必然要有止恶的手段。这手段,不可能是仅仅是仁。于是,国家的王和霸就同时产生了。治国平天,要用王,也要用霸,这就顺理成章了。治国既要“形而上为”修人心德,也要“形而”修利国用,富足百姓生活——因为人有享受的私——也就顺理成章了。

    你不能要求人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因为这不合人。你也不能要求人人都过着穿麻布喝稀粥的俭朴生活啊,因为这不合人。名可秀,“俭以养德”,是以俭来养德,俭是修养德的一途径,但不能将“俭”作为人们生活的目的——这就违背人了。司光的错误就在于此——要求英阶层和平民阶层都要节俭,以俭用来减少利益的冲突,以俭用来减少国家对财富的需求,这怎么可能呢?

    名可秀确立的这个世界观,就包括了取的意义。因为人有私,有*,为了满足*,就必须步——国家必须越来越富,百姓必须越来越富足。固步自封怎么能够呢?思想封闭怎么能够呢?必须更、更,所以“天行健,君不息”。

    满殿响起烈的掌声。

    学们手掌都拍痛了,却觉得还无法抒发心的激动。

    他们以前觉得疑惑的理,觉得矛盾的理,觉得无法判断正确取舍的理,在名可秀解读的面前,在名可秀确立的世界观面前,都有了清晰的答案。

    许多学都激动地笑起来。

    原来这就是人

    原来这就是“率而行”,谓之“”!

    名可秀给他们确立了一句话:有私心不可耻,因为这是人;但不能克制私心而害他人,这就可耻了,因为失去了“人之初”,失去了人最重要的——至善。

    所以,不是“存天理,去人”,而是“存人,克私”。

    谯定一连敲了两次铜钟,才将殿烈的掌声平息来。

    名可秀接着讲去。

    确立了世界观,接来就是方法论了。

    那么,如何庸呢?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上面那一章:

    1、关于洗脸:

    二程说不易是庸,也就是说不变是用。

    名可秀照这个逻辑,就打比方说:如果人们不用脸,那一万年不洗都没问题。如果人们要用脸呢?那是不是今天洗了,明天就不要洗了,以后都不要洗了?——因为不变为用嘛。

    2、关于程朱和名可秀的世界观

    在世界观上,程朱理学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从太极来的。那么如何认知这个太极呢?——‘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当你一旦通理,便明白了太极,自然尽知天万事。

    那么这个‘理’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程朱说,直接告诉你印象不,用不大。需要你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想……

    那如何去认识这个理?——程朱说,要‘格穷理’。

    那么如何穷理?——程朱说,多读儒家经典。

    咳,后面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名可秀批的就是二程没有“实践论”。

    名可秀的主张简单地讲,就是:在认识和实践活动,运用理思维,从现象升华理论,以实践检验理论。——也就是说:象思维是必须的,但是理思维也必须有。

    二程或者说大分儒学家都很重视象思维(哲学嘛,必须象的),而忽视理思维——但是科学技术没有理思维是木有办法的!

    二程以太极这么个玄妙的东西给人们立世界观,格来格去格不明白呀,于是思想玄乎了,穷钻经书了。所以卫希颜打比方说这个世界观太过端大气上档次了,不适合封建社会的人们(社会主义也是不适合的,笑),必须是观想派人呀(笑),普通读书人用不了这么上档次的~~

    所以名可秀要将宇宙观和世界观分开。国古代思想家们那象思维的大上的确是让人叹为观止。宇宙观用于哲学思想那是必须的,但是对治国的思想来讲,就太端大气了(太端的结果就会成为空想主义),所以必须要降一降,现实一,这就是世界观了,再加上人生观,价值观,就是大家常说的“三观”了。——名氏儒学要的,简单讲,就是树立华夏南北读书人乃至天人的三观。

    为什么说程朱这学说会发展到禁锢人的思想呢?

    因为属于读书观想派,观想去悟学,于是国家现问题了,大家不去从实际想办法,去从经书里研究——因为程说了,经书有万事万理嘛。但是这端的理大家理解不了呀,于是后来发展到八文,规定一个条条,好了,大家照着这样格经书吧。

    程朱说“不易为庸”,说不变是理,这就是很大的问题了。——二程说的不变,是指最大的原则、理不变,但读书人一代代传去不会理解呀,很容易就理解成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