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 分卷阅读85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民会怎么办?造反,暴.动,推翻朝廷。唐朝的灭亡就是例证。虽然唐朝的人还没有达到土地承受的上限,但土地兼并太严重。而大宋也存在土地兼并,即使朝廷明令禁止却无法禁绝,最重要的是人抑制不了。

    卫希颜发动对吐蕃的战争能得到两位宰相的决支持,人压力是很重要的原因。

    “人类最可怕的,就是如同蝗虫一样的繁能力。然后像蝗虫一样,啃所经过的一切地方。”卫希颜曾笑着这么对名可秀说。

    在卫希颜那个时空,计划生育是国的基本国策,但这个时代不可能,多多福、繁衍宗族是人们固的观念,卫希颜如果提这个国策肯定被人成当疯——领先时代一步是哲人,领先十步就是疯

    解决人压力,目前最好的办法只能是扩张疆土。

    而比起“为扩张而战”,显然“讨伐无礼如禽兽的蛮夷”这个理由要大义凛然得多。

    但对皇帝是不需要隐晦的——政治本就是对己国的仁,对他国的不仁。

    “大宋必须需要更多的土地,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她对皇帝,“江以南,除两广外,均是土狭人稠之地,两浙、江东、江西、福建、成都府路都属人大路,已形成人满之患。正是因为土地有限,农养不起太多人,以前普遍盛行杀婴。”

    在江东路,“男多则杀其男,女多则杀其女”,江西路“生不能赡,即委弃不顾”。湖北岳州、鄂州等地,每习惯上只养育两男一女,此外所生者一律弃溺。福建路最为地狭人稠,溺婴之风最盛,尤其建宁府、南剑州、汀州等地,通常只要一个独生。建炎二年,就有:“纵生十,一之外,余尽杀之。”

    赵昚只是听着就觉得沉重,要亲手杀其,这是得为生计迫到何等地步!

    卫希颜:“儒家讲仁,是先其亲,再他人。先自己的国民,再他国的国民。要为自己的国民提供更多的生存土地,就要挤占他国国民的生存土地。这就是竞天择。

    “但是,竞天择也要讲人。不能因为有了义的理由,就可以肆行无忌。比如大宋讨伐蛮夷,军队就有三条规则:禁止没有任何目的的杀戮,禁止伤害没有抵抗的人,禁止杀俘。这是军队的人,也是国家的人。失去了这个规则,再正义的战争也是类如禽兽。”

    赵昚以为然地,“滥杀,不仁也。”

    “对征服土地的统治,也必须讲人。我们要倾覆的,是原来的统治者,不是普通的民众。既占其地,其民则为国之民。同样要施仁政,以对待国之民的心去对待他们。只顾迁置汉民,而不顾当地百姓死活,只会让我们成为禽兽。”

    “任何事有两面,战争也一样,于大宋是正义战争,于别国则是侵略战争。陛之君,就要用历史观看待战争。”卫希颜教育皇帝,“从是否促历史发展、促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战争,就是战争的历史观。简单来讲,一是促历史步,一是造成历史退步。”

    这个观赵昚从来没听说过,不由问:“何谓历史步,退步?”

    “游牧民族国家征服农耕民族国家,就是历史的退步;反之,则是步。”

    卫希颜举例:“比如说,如果金国兵侵占了大宋,就是造成历史倒退的战争。其一,金国是隶制,其二,从礼仪制度、学术思想、科技文明来讲,大宋都远比金国先——落后侵占先就是退步。

    “反之,大宋征服吐蕃是历史的步。我们摧毁了吐蕃的农制,给吐蕃带去了先的知识,先的技术,先的农耕,先的采掘技术,让矿石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保护了自然环境……”

    卫希颜说到这里举了东川郡的例

    东川郡是大理国最大的铜矿产地,据说从南诏立国之前就有开采了,以砍伐山林烧制木炭炼铜,如此持续去,就算东川森林茂密,也禁不起这样砍伐。“陛可以想象,如果林木都砍光了是什么光景。就好比人的肌失去了肤的保护,全.在风雨打日晒。”

    赵昚听得心悚然,不由想象一片大地都光秃秃的样

    他想起工监与北周都监合作治理黄河,研究防治患的办法,后来了一份报告奏述灾成因,上面说由于河沿途林木砍伐过度,岸上泥土没有树木扎固土,一雨泥土就会失到河里,被带往游,久而久之,面的河沉积越来越多,位增,一到冰或夏汛季节,河就会泛滥河岸成灾。

    赵昚是个聪明的皇帝,他立即想到山上的树木如果砍伐过度,一旦暴雨就很容易冲垮山土,形成国师说的“泥石”,这就是人类自己给自己造了天灾。赵昚心有所悟:“故曰,执其两端,用其於民;和者,天之达。”伐木于民有益,但无节制,就失了,天地不和,灾患即生。

    “陛颖悟。”卫希颜赞了他一句。

    皇帝心里兴,嘴角不由翘了一

    卫希颜微带笑意,对他:“以战争论,能促文明步,就顺合了历史的大义。”

    “历史的车向前,陛是要驱车者,还是挡车者?”她笑问皇帝。

    赵昚想了想抬眉,神明亮如星,“历史如洪,当驱浪而。”

    卫希颜仰笑一声,“善也。”

    又对皇帝:“孟曰,得者多助,失者寡助。施仁则百姓归心,施暴则百姓离心。战争的大义不仅在于推历史,还在于以仁替暴。蛮夷之地的统治者在国奉行弱的法则,为政不仁,视百姓为虫豸,我们的战争推翻了暴.政者,让隶得到了生存的权利,让农不再因为沉重的苛捐杂税卖儿鬻女,让百姓不再因为严峻的刑杀妻离散,这就是‘胜残去杀’。我们那里的农夫带去了新的作,土豆,玉米,使他们在荒年也不会饿死,我们带去了更好的稻麦,教会他们更加先的农作技术,让他们能用劳作获得更多的粮,更好地养活家人,这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在那里兴办教育,让更多的平民能够识字读书,明德,晓廉耻,知礼仪,让他们摆脱愚昧走向文明,这就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