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全) - 分卷阅读9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夫人才迫不及待开,想要这纸?

    立刻,有人便懊恼了起来,这样好的机会,怎么之前未曾想到呢?只是五十石米粮而已,对他们而言又算得了的什么!此刻被人抢去了,就算份再,也不好另行开价了。

    果真,梁峰欣然向郭老夫人一揖:“多谢老夫人慈悲。法会之后,我必遣人送上藏经纸。”

    说罢,他又转面向了住持:“在不日即将离开晋,不知能否请怀恩寺代为布施这五十石米粮呢?”

    啊呀!念法这时才反应过来,糟了!这五十石米粮若是运到怀恩寺,由寺代为布施,贫苦定然会念梁丰和郭氏的恩。但是米粮总有耗尽的时候,若是用完了,寺停止救济,那么不明世事的愚民,会恨梁丰吗?恐怕不会,反而会怪僧人悭吝,不肯度人。这样的话,布施岂不是永远无法停止?那寺里又要贴去多少米粮柴薪呢?

    念法能想到的,住持当然也能想到,然而老僧并未迟疑,只是微微颔首,背了一段经文:“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布施,不住声香味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梁施主所为,正是无相布施,乃为大福德大智慧,本寺又怎可推拒?”

    老僧所念的,正是的一段。意即布施时不得着相,不得存施恩图报的心思。只有时时把行善、助人的想法放在心间,才能获得最大的果报,成就菩萨

    此乃禅音佛理,在座诸位崇释教的弟,又怎能听不明白?众人无一不颔首,心有所悟。

    没想到老和尚能把一还回来,给他圆了场,梁峰也微笑行礼。不论是何解释,他的目的都已完成。有了法会这个定价,以后若是有人来求买经纸,少不得也要千张五十石的价格支付。这忒么简直就跟明抢钱一样了,偏偏还风雅得,毫无铜臭之气,那些门岂不要趋之若鹜?

    而承诺代为布施米粮,怀恩寺就不能只一个吞钱吞粮的貔貅,还要适度吐一些钱粮,布施粥米。这些从指里留的钱粮,又不知能活多少百姓。能有这样的结果,也不枉今天费劲脑造势作秀了。

    带着谦谦笑意,梁峰坐回了原位。

    主持合掌再拜:“既然此次佛缘所指,超度的第一卷 经文,就用这好了。”

    两位僧人闻言,立刻侍立左右,展开了梁峰送上的那卷经文。老僧轻气,开始诵读。他的声音并不清亮,相反还有些沙哑涩,但是读起经来,却有迷人魅力,直指人心。鸠罗什所译的本就妙无比,文辞优,语言练达,又玄妙邃,正合晋人味。如今让老僧徐徐读来,更是引人痴醉。

    禅音渺渺,香雾笼罩,梁峰也缓缓闭上了睛,静心聆听。

    第51章 佛缘

    诵经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方告一段落, 这些贵人当然不会跟外面的百姓一样守满三日, 早早由知客僧引去禅房, 享用斋饭。

    梁峰并没有随王汶一起吃饭,而是被请到了住持的禅房

    简陋的禅房,老僧坐在蒲团之上, 冲梁峰微微颔首:“多谢梁施主相赠重礼,老衲愧不敢当。”

    梁峰笑笑:“小家贫,只能献上这些俗,住持莫要见怪才好。”

    “何怪之有?”老僧微撩帘,“救一人, 便得一心。如此功德, 远超百万钱粮。”

    这话既是指晋防疫之事, 也是指刚刚布施之举,两者都因梁峰而来, 说是厚赠, 也无不可。

    没想到老和尚会如此脆的说来, 梁峰:“不过是借献佛, 若是没有怀恩寺,又何来这万民称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住持功德无量。”

    听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话,老僧了微微光芒。这话是后世方才有的理念,如今听来,确实新鲜。

    微微一笑,老僧开:“不知梁施主,是否有意在怀恩寺修行?”

    这是邀他家?梁峰连忙:“小俗事缠,怕是不能舍。”

    “若是带发修行呢?”老僧追问。

    “家尚有幼,望住持见谅。”梁峰依旧不能答应。

    老僧缓缓:“不知施主可学过其他佛法吗?”

    “未曾。”

    那老和尚像是早有准备,从侧捧了一个木匣:“本寺亦有支谶法统,有十卷,二卷,二卷,皆与一脉相传。特赠于梁施主,只盼施主好生习读。”

    没想到能换来这么多经文,梁峰有些吃惊,不过推拒不得,只得笑接过:“多谢住持赐经。”

    老和尚缓缓:“梁施主佛缘,此乃天慧。然则天慧亦要有勤力相持,方能久。还望施主多读佛经,不负一造化。”

    这是想让他成为一代僧?梁峰只觉心底有些发噱,借佛教之势还好,但是成为佛教代言人,还是算了吧。这老和尚就如此信他,想要度化一番?

    然而老僧面始终淡然无波,任凭梁峰那双利也看不什么端倪,只得颔首称是。又聊了两句,他才带着经书,起离开。

    等梁峰了禅房,侍立在老僧侧的念法才:“师父,这位梁施主,似乎对佛法并不兴趣啊?”

    正因为是常年研佛法,念法才能渐渐察觉,这位梁施主其实对佛理不甚了解,也无太多兴趣。虽然想不明白佛祖为何会选他梦,但是这人,绝非能斩断尘缘的方之人。为何师父如此锲而不舍,要赠他经书呢?

    老僧淡淡:“这些日,寺添了多少香客?”

    念法愣了一:“恐怕有千人。”

    “这千人,因何而来?”

    “因疫病得消。”

    “若是寺开始施粥,度贫苦之人,又会有多少香客?”老僧继续问

    “这……”念法突然为之语

    是啊,佛法自汉时传土,历经百余年,信众依旧有限,只因佛家法度跟原儒教迥然相异。不论是剃度趺坐,还是家火葬,都让受儒家影响重的百姓为之却步。怀恩寺之所以能建起寺庙,还有如此规模,不过是仗着并州胡人众多,才得了便利。

    然而防疫一事,却让寺信众多了数千。布施米粮虽然耗费不小,但是收买人心却是一等一的方便。而此等善举,也必然会引来世家豪门的称赞,届时捐米捐粮的,又何止郭氏一族。此以往,何愁佛法不兴?

    看到念法终于觉悟,老僧才缓缓:“梁施主乃是佛缘之人,你要看的,是他带来的因果。若是因小小私念,坏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