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全) - 分卷阅读9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佛法旨,才是罪过。”

    念法终于明白了过来。梁丰信不信佛,其实并不重要,他想用“佛”的名号些什么,也无甚关。重要的是,他的所作所为的的确确弘扬了佛法,让更多人成为信众,这就是最大的功绩。大乘所愿,不就是普度众生吗?

    幡然醒悟,念法合十:“多谢师父教诲。梁施主乃是佛,绝无可议!”

    这是怀恩寺必须的背书,也是它跟梁丰绑在了一起的先决条件。只有认定了此事,怀恩寺才能继续救治贫苦,化世家。那些心怀善念的豪门妇人,可比经学之士更易拉拢。通过慈悲世,恐怕比通过谈玄,要容易许多。

    老僧颔首:“正当如此。”

    ※

    捧着木盒回到厢房,王汶不由奇:“住持还送你了东西?”

    “几卷佛经。”梁峰笑着把盒递了过去。

    王汶连忙打开,翻了一,轻声叹:“这些经书就算是我,也未曾读全。住持待你甚重啊!”

    是重视的,不过梁峰总觉得那老和尚应该知他的真实心思,怎么还会传他经文?不过既然上了贼船,多读些佛经,应该不是坏事。

    想到这里,梁峰笑:“既然正也未读过,不如由我抄录一份,共同研习?”

    王汶是真心喜佛理,又极那笔柳字迹,不由喜:“如此甚好!用了斋饭,我们就打回府。”

    摆了一天的造型,梁峰也有些累了,能早回去也不错。不多时,小沙弥就送来了斋饭,寺里的斋饭可不像后世那些素斋一样讲究,是真正的茶淡饭。两人只是草草吃了几,全了斋戒礼仪,便一同走门去。

    此刻用过斋饭的弟,也有几人准备离去。走到偏厢,两人正巧遇上了一队。像是发现了他们的影,有位着戎装的圆脸汉走了过来,毕恭毕敬:“王正,北都尉想请梁郎君移步一叙。”

    随着那仆役的指引,王汶看到了不远站着的老者,微笑颔首:“熙,那便是匈都尉刘士则,贵。你且去听听他的教诲。”

    梁峰着实吃了一惊。要知如今匈贵族都用汉姓,其王族因为数代跟汉朝联姻,自称是大汉侄,全都改姓了刘。一个能坐在晋王氏之前的匈都尉,又是姓刘,除了匈王族不作他想!然而就算梁峰历史再不好,也清楚五胡华那场灾难,其一支正是匈

    心脏猛地狂了起来,不过这时候,可不能怯。梁峰定了定神,跟在仆役后,向一旁的廊走去。

    只见一位老者正负手站在廊,看着舞动的经幡。虽然年迈,但他一标准的文士风范,不见老弱,只见儒雅。如果不自表份的话,恐怕没人能发觉他是个匈人。

    看到梁峰走近,那人缓缓转,一双清亮眸打量了梁峰一,和煦笑:“早就听闻佛祖梦之事,未曾想梁郎君如此俊雅姿。”

    梁峰微微拱手:“都尉谬赞了,小愧不敢当。”

    刘宣笑笑:“老朽也是好奇心起,实在想问问,那梦之景是何模样?”

    没想到这匈人找自己过来居然是问梦,梁峰也不推拒,略略把梦那段祗树给孤独园的布场景又描绘了一番。这时代,去过印度的人少得可怜,梁峰所说虽不详尽,但是其的异域调却半不少,让老者听得津津有味。

    当梁峰说完之后,刘宣缓缓叹了气:“如此佛缘,殊为难得。此番晋防疫,梁郎君居功甚伟啊。”

    “不如医寮人和寺僧侣。”梁峰谦逊笑笑。

    那老者闻言一哂:“对了,此次郭氏所得的藏经纸,不知梁郎君手还有没有?老夫甚佛法,想求一些抄写经文。”

    梁峰迟疑了一,方才答:“小还有一些,不知千张可够?”

    “自然足够。”刘宣捻须一笑,“五十石黍米,我会派人送到正府上,以谢梁郎君慷慨。”

    没想到这匈王爷如此上,梁峰连忙还礼称谢。

    刘宣又看了他一,问:“你在哪里的学?师承何人?”

    梁峰:“曾在范学,不过自小弱,学业不。”

    看了梁峰那瘦弱不堪的材,刘宣缓缓:“你这,礼佛也不错。不过书还是要读的,不能因释教偏废了学业。”

    这简直都像是辈的谆谆教导了,梁峰面上显些羞愧神:“多谢都尉指。”

    刘宣挥了挥手:“哪里谈得上指。这次晋之事,让我颇为惊诧。能够防治伤寒,可是善莫大焉的功德。你有机缘,也有善心,是个好孩,莫要荒废了这些。”

    又闲聊几句,他便放梁峰回来。没想到人回来的这么快,王汶:“刘都尉寻你何事?”

    梁峰苦笑:“只是讨了些藏经纸,还让我好好学,莫要荒废了经史。”

    “哈哈。”听到这个,王汶就乐了,“他是青州大儒孙叔然的弟,、都学的极,难免记挂。不过等你好了,是要重新治学,名教终究还是基。”

    虽然崇信释教,但是王汶的家学渊,经学底很是不弱,怎能看不梁峰在这上面的缺陷。若是能研几年诗书,恐怕此前途不可限量。

    梁峰面上虽然带着笑,心底却波澜未平。如果说之前,五胡华对他而言还是遥远的未来,那么见过这位匈王族之后,突然就上了心。他从未如此清晰的认识到,这是西晋末年,是世的开端。所有歌舞升平,都不过是覆灭前的幻影。这里可是并州,是匈的老巢,若是世来了,要如何应对?

    压心底烦,梁峰跟在王汶后,向寺外走去。

    另一侧,那圆脸汉低声问:“左贤王,那梁丰可是梁习的嗣,会否影响大计?”

    对于并州的匈人而言,梁习是能止小儿夜啼的恨角。当年他为并州刺史,把五折腾的没个人形,也让南匈彻底归顺,臣服在了曹魏脚。如今大事在即,突然冒个梁家的嗣,怎能不让人心惊?

    刘宣却笑了笑:“他不是个有野心的。”

    刘宣老而弥,刚刚叫住梁丰,正是想要探底。若是梁丰熟知家史,就该知其祖和匈之间的旧恨,再怎么善于掩饰之人,都该破绽才是。可是那小似乎本未曾想起此事,言语谦恭,表自然。唯一心神动摇的,反而是听他要买纸的时候。不难猜测,他是留了些纸,打算发卖的。

    偏偏都如此潦倒了,那梁熙还不用心治学,反而跟释教搭上了关系。但凡有些野心,都不会如此糊涂。

    这么看来,还真像一个因为佛祖梦,才改信释教,心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