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 分卷阅读18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姓孱弱如乞,兵自然不丰,诸国践踏若泥,我赵氏就是在这样的,建立起来的北凉。”

    别看现在北凉依旧又穷又贫的样,但至少百姓能吃上一饭了,能安心睡一个好觉了,要是前朝,那诸国的兵时刻窥伺,毫无国门可言。

    这还是赵氏这么多年努力治理,才艰辛换来的。

    “前朝皇室糜烂,未将百姓置于心。”

    “而我北凉,奉行的则是民安而国定,只有百姓安定,北凉才会安定。”

    算是回答赵景澄的另外一个问题,为何前朝衰而本朝兴。

    圣人回答完,也是一愣,怎么就随答了起来?

    一个,也不知从哪里得来的问题,哪里懂这些。

    哪怕是那些自喻正义的读书人,都未必懂,不然也不会经常有复兴前朝的消息传来。

    赵景澄的确不太懂,但他埋苦写。

    ……

    此时,莫少珩正在和赵棣在郊区外,为新的宣纸厂选址。

    说实话,赵棣看到那些被制作来的白净的宣纸的时候,惊讶得都不知说什么了。

    以前的纸也就罢了,虽然产量,成本低,但也仅仅只是用来包装。

    用笔写字的话,墨会开,将字浸成一团,也只有用刻章盖上简单的字样,勉能用。

    但现在,前的宣纸……

    赵棣十分清楚,这样的成本低廉,但和普通纸张已经没有区别的宣纸现,对所有的读书人,对整个北凉会有怎样影响,意味着什么。

    莫少珩说,“我准备印一批《论语》。”

    “啧啧,我那些小货郎连个课本都没有呢,怎么也得人手一本。”

    古有赵则平一本《论语》治天的说法,可见《论语》在古时读书人心所占的地位。

    赵棣:“……”

    要是以前,有人说这话,每一个小货郎人手一本《论语》,他估计都要认为,对方是不是也太天行空了,不是不到,而是完全没有意义,将书给更有意义的人不是更好。

    但现在……

    他看到了宣纸,也看到过莫少珩的那个活字印刷。

    书籍,或许真的将不再是什么昂贵的东西。

    北凉,将发生难以想象的变。

    莫少珩还在,“殿,你要不要投资一?”

    赵棣看了一莫少珩,答了一句,“回去之后,我将府里的账本给你。”

    投,为何不投,多开几个宣纸作坊,富了自己又能了北凉,何乐而不为。

    莫少珩:“……”

    等回了凉京,莫少珩去了乌衣巷,今天的三街战报还没有写呢。

    一群学生已经等着了。

    手上记录的人专访递了上来。

    写得都有意思,还有人有模有样采访自己府里辈的。

    “不错。”莫少珩答了一句。

    然后,在接过其一份专访的时候,睛都不由得亮了。

    有些惊讶地抬,正好看到赵景澄扭扭的样

    这小胖,好的业务能力。

    让采访一个有影响能力的人,他还真……

    说实话,要见圣人,莫少珩都知的难度,但赵景澄到了,无论赵景澄用的什么方法,但他到了。

    非但如此,他提的问题,还非常的犀利。

    值得夸奖,“非常不错,是一个合格的新闻人。”

    其他学生不服气了,为什么只夸赵景澄?

    伸了脑袋,往赵景澄递的笔录上一看。

    一个个张大了嘴,鸦雀无声。

    都……都专访到圣人那里去了?

    妈呀,赵景澄吃了什么熊心豹胆了吧,他怎么想到的啊。

    赵景澄骄傲得跟一只小公一样。

    莫少珩说,“作为新闻人,我们要有捕捉新闻的度,在新闻真实的前提,时事,赵景澄专访提的这两个问题就不错。”

    “今日的三街战报,就采用赵景澄的这篇报。”

    莫少珩将赵景澄的容整理了一

    最后在这篇报的最后,加上了一句,记者赵景澄采访撰写。

    也实现了莫少珩一开始的承若,“赵景澄正式成为三街战报的记者。”

    当然,还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算是有鼓励意义。

    赵景澄激动了。

    其他学生更加激动,他们也要。

    莫少珩一笑,还给这些学生讲了讲一些笑话,比如新闻人就堪比最的刺客一样,为了获取一手的咨询,什么昼夜潜伏,什么不畏艰险手段施尽。

    不畏暴力,不权,为百姓发声,为世间正发声。

    莫少珩的新闻人,简直伟大光荣到了极,是赋使命的职业。

    是天职。

    说得一个个学生,都快找不到北了。

    莫少珩其实就当笑话在讲,只是他赋予的新闻人的意义,却印在了这些小脑袋瓜里面。

    产生的影响,是莫少珩也完全没有想到的,到时,他都有想要自掌的冲动。

    莫少珩说,“继续努力。”

    一个个学生抓了小手掌。

    他们也要搞大新闻,他们也要不畏权,为百姓为世间正真实的声音。

    莫少珩将稿让人拿去印刷,然后就去忙其他事了。

    而一群学生,睛滴溜溜地转,也去搞他们的大新闻了,只是大新闻哪里有那么容易,绞尽脑的在那想办法。

    傍晚,同样是在三街之战结束后,一份用细线绑起来的三街战报如时到来。

    只是,正看到报上的容的时候,差没有拿稳。

    然后又赶将战报抓得的,就像将它掉在了地上,都是什么大罪一样。

    小货郎们,也举着战报,叫卖了起来,“卖报卖报,圣人亲自评北凉建业之艰辛……”

    鸦雀无声。

    然后是集的倒了一凉气。

    该不会……该不会今日的人访谈,是访问的圣人吧?

    吞了一

    声音都有些哆嗦,“小货郎,来……来一份报纸。”

    拿着买来的报纸,手都是哆嗦的。

    特别是看到人专访板块时,圣人那些答复,如闻圣训。

    愣是有人将战报举过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