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 - 分卷阅读83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还是蒸汽原理。她让木匠了几个齿,利用蒸汽动力带动齿转动,齿的一端,是一把不停挥舞的小锄,正在一个劲儿地在那里挖坑。

    虽说赵晤不再重农抑商,但农是国之本,任何一个君王最重视的就是农业。

    装置上挥舞的是锄而不是锤或别的,她就是想告诉赵晤,她的这个试验,不是新奇的玩意儿,而是可以用到国民生产上。

    果然,不用杜锦宁多说,赵晤望着那不停挖坑的小锄,就被自己得来的结论震惊了。

    他转过来,急切地问:“真能利用这个来锄地?不用,只用,就能锄地?”如果这样,大片大片的荒地岂不就可以开垦来?

    虽然这说法很不严谨,杜锦宁还是用力地了一:“能,肯定能。”

    赵晤的眸亮若星辰。

    “不过要到这一,还需要行各研究,需要一个漫的过程。”杜锦宁将后半句话说来。

    “不打。”赵晤了一气,表豪迈,“只要在朕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一天,朕就再无所求。”

    “您肯定会看到的。”

    这一刻,杜锦宁无比庆幸自己是个理科生。即便她是学农的,但好歹知理化学的原理。要是她是学文的,明知有这东西却摸不着边际,来,那才叫郁闷呢。

    “除了这个,还有一个东西要给皇兄看。”杜锦宁

    “哦?什么?”赵晤的期待简直爆棚了。

    “请皇兄移步得月阁。”

    于是一行人去了得月阁。

    到得月阁门前,杜锦宁转过来吩咐赤木:“一会儿小心些,别伤了自己。”

    “公主放心,小人知晓。”赤木

    杜锦宁几人上了得月阁二楼,赵晤便看到刚才跟杜锦宁说话的那个小厮此时正站在离得月阁足有十丈远的地方。在他后,是横卧着一块足有桌面大的石

    “皇兄,老师,一会儿的试验有些响动,不过咱们离得远,不会有什么危险,你们莫要惊慌。”杜锦宁

    她倒不是怕吓着赵晤,而是担心吴公公和御卫们因为受到惊吓而什么过激的举动来。这句话明着对赵晤说,其实是在告诫吴公公和御卫等人。

    赵晤指着赤木问:“就是那里吗?”

    “对。”杜锦宁

    “没事,离得那么远。你皇兄可不是胆小之人。”赵晤开了句玩笑。

    杜锦宁没有再说什么,直接朝赤木示意了一

    ☆、第八百五十六章 居安要思危啊

    赤木先燃了一支香,拿着香走近那块大石,弯腰燃引线后快速远离。

    不一会儿,只听“轰”地一声,石被掀了一,放火药的地方溅了碎石屑。

    吴公公和御卫即便听了杜锦宁的话,仍被这动静吓了一,迅速上来围在了赵晤边。直到看见碎石屑落的地方离这里远,他们又站在楼上,完全没有危险,这才松了一气。

    “这是……火药?”赵晤皱眉向杜锦宁问

    “正是。”杜锦宁

    正确地说,是黑火药。

    黑火药早在唐朝被炼丹师发明来后,最初实际运用在烟火杂技里,北宋时在战争得到广泛运用,被制成火箭,火球等火药武,所以赵晤一就看了刚才那个是火药。

    得到杜锦宁的肯定后,他心里就十分疑惑,不知杜锦宁为何要在他面前展示火药的威力。

    “皇上不觉得,这火药用在凿山开路上极为有用吗?另外,如果咱们让人研究火药,并且改它,利用它的爆破与火,是不是能让它更好的运用于战争之?”杜锦宁

    在杜锦宁的前世,金人和蒙古人在与宋的作战过程相继学会了火的使用和制作,这对蒙古铁骑几乎打整个欧亚版图有着大贡献。

    元朝时,元世祖的军队在与叙利亚作战被击溃,阿拉伯人缴获了火箭、毒火罐、火炮、震天雷等火药武,从而掌握火药武的制造和使用。而在与阿拉伯国家的战争,欧洲人逐步掌握了制造火药和火药兵的技术。

    令人讽刺的是,晚清时候,欧洲人拿着国人发明的火药兵,打破了国的大门,让国沦为了半民地社会。

    杜锦宁是女人,是个和平的人,她曾犹豫过要不要在火药运用上行指,她本心里不想让国古代从冷兵时代飞快变成杀伤力极大的时代。

    后来她也想通了,与其让蒙古人拿着华夏人发明的火占领这片江山,多年以后欧洲人再一次重复这个动作,还不如改,用火来守护这片江山,以免重蹈覆辙。

    关乐和觉得杜锦宁说这话题有些危险,不知赵晤会不会觉得她有异心,手于军队的火。他护弟心切,赶将话题拉了回来:“你不是要改革科举考试吗?那你刚才捣鼓的这些,跟科举考试有什么关系呢?”

    赵晤的思绪被关乐和这话拉了回来。他也疑惑地看向杜锦宁。

    “走,咱们回到正院里坐着说话。”杜锦宁作了个请的手势。

    一行人了楼,回到正院坐,杜锦宁让人上了茶与心,这才:“皇兄,我原来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刚才您也看到了,如果咱们制作机,将蒸汽动力运用去,在生产生活是可以起很大作用的。也许有一天,不用耕不用人锄,咱们可以把地耕完;也许有一天,不用妇女织布,也可以把棉纱纺织成布匹。”

    “现在咱们的粮产了,还有了从海外拿回来的像玉米那样产作;以后再实现我刚才所说的那景,大宋日日富庶,您想想西南西北日苯那些国家会不会想来侵占咱们,把咱们这块呢?咱们拿什么来抵御外族?咱们没有好,没有上民族那般骁勇善战,百姓们安逸生活过惯了,能打得过他们吗?居安思危,才能治久安。”

    赵晤、关乐和,乃至齐慕远都被杜锦宁说得心一凛,危机油然而生。

    尤其是赵晤,他只觉得一凉意从脚底一直窜到

    这十几年来,大宋也并不是没有外敌侵的,夏金在边疆也多有扰,只是因为动作不大,冬时节难以度日的时候才会侵抢些粮,又有靖国公等将领驻守边疆,赵晤登基后,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了朝政平稳和民生建设上。

    现在被杜锦宁这么一提醒,他才悚然一惊,冷汗直冒。

    不用赵晤说话,杜锦宁也能觉到他此时的心,她并没有停,继续:“对发展经济,对外抵御外敌,这是咱们大宋繁荣昌盛的前提,也是繁荣昌盛的保证。可现在,咱们大宋最聪明最有知识和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