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 - 分卷阅读78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秦老六在帮自家少爷事。

    而杜锦宁失踪的消息传来,他们曾经去找过秦老六,却发现秦老六也不见了踪影。他以前所呆的茶馆,他所住的宅,虽然仍然在,但人却跟杜锦宁一样,没有了消息。

    姚书棋与秦老六是多年的朋友,他知这个朋友十分讲义气,倒没有怀疑是秦老六害了杜锦宁,而是觉得杜锦宁是不是在秦老六的保护躲起来了。

    他们虽不知杜锦宁的真正别,以及她躲藏的原因,但姚书棋跟在杜锦宁边这么多年,早已学会了从大局上来思考问题。

    杜锦宁失踪,以此为借皇上大肆搜查世家,世家纷纷土崩瓦解。这件事,杜锦宁的失踪是关键。

    所以,姚书棋有一个大胆的猜测,那就是皇上故意让杜锦宁失踪,以达到清理政敌的目的。

    而以杜锦宁的贡献,还有对大宋的重要,姚书棋相信,皇上是舍不得让她真正失踪的。在适当的时候,就会让她回来。

    所以,虽然前个月前杜家三妹来过,想让他把宅封起来,带着人和家里的行李搬回京城去,他执意不肯。说宁愿不用杜家发月钱,他用自己的积蓄给人们付月钱,也要守在这里,直到少爷归来。

    当时,杜家三妹痛哭失声。

    ☆、第八百零二章 减产了?

    当然,月钱是不需要姚书棋自掏腰包的。杜锦宁虽把茶园转给了齐慕远,其他产业还是在的。她虽将自己名的产业了安排,姚书棋他们不光能脱籍,还能获得一定的财产。但齐慕远期望她能平安归来,自然不会在这时候将她名的财产理了。

    除非有一天他看到她的尸,或是三四年后她都没有回来,他才会将杜锦宁留在他手里的那封信送到杜家三妹手上,然后杜锦宁的吩咐理她名人及财产。

    而现在,杜锦宁庄上有田地,田地的稻谷虽不能往外售,但卖给工还是可以的。另外杜锦宁在州还有三铺面,这是陈氏买生意的。这两项收,就足够付州、京城两人发月钱,并且养活他们了。

    杜家三妹见姚书棋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还跑去跟占了他们田地的工的官员涉,拿回田产的利益,再将田林租给了他们。再想想没准杜锦宁有一天还会回来,继续她的官,她们就没有再去,由着两维持原状。

    当然,此是前话了。

    这日,姚书棋将整个宅巡视了一圈,便让人去通知青木:“去跟青木说,让他跟我一起去庄上。”

    此时的庄,俨然成了皇家禁地,由军队严格把守,不许闲杂人等接近。

    但这个庄终究姓杜,姚书棋是杜家家,青木是杜锦宁的贴小厮,且两人跟在杜锦宁边多年,对于稻谷栽也有经验。两人还是识字的,对植方面的理解,跟宋庄、王老汉、秦老汉他们又不一样,所以工的官员还是很迎他们去庄的。

    不过鉴于自家少爷失踪半年了,官府却不能把她找回来,现在更是连寻找她的人都不派了,姚书棋和青木对皇上及官府就十分有意见;对于工的人把杜家田地占为已有,把少爷辛苦辛苦研究来的稻当成自己的政绩,更是十分反。所以如果不是工的官员派人恭敬地来请,他们本就不往庄上去,去了也惜字金,不愿意多说。

    但今天不同,庄上的稻谷开始收割,姚书棋特意叫青木一块儿去庄

    汪福来一向是杜锦宁的“御用”车夫,自打杜锦宁失踪后,姚书棋就不肯让他再驶车,而是使唤府里的年轻车夫。

    两人坐着了城,往庄上去。

    离庄还有二三十丈,车就被人拦了来。

    姚书棋从车里伸去,:“是我,杜锦宁大人的家。”

    守军倒是认识姚书棋,不过并没有直接放他们过去,而是让姚书棋和青木车来,好好检查了一遍,发现车里没有什么可疑之,这才放了行。

    青木格沉稳,又跟了杜锦宁好几年,受其影响,更是沉得住气。

    但这会他却忍不住了,待车驶离了士卒,他就气鼓鼓地:“好气啊!我觉我要郁卒了。”

    “不气,今天有好戏看。”姚书棋

    “什么好戏?”青木不解。

    他其实很不理解为什么姚书棋要来看稻谷收割。

    看到丰收的景象,再想想如果少爷还在,这些功劳都是少爷的,现在却被工的官员占了,难姚书棋就不觉得气闷吗?莫非这家伙有受倾向?

    姚书棋却卖起了关:“去了你就知了。”

    青木听他这话,倒对今天一行期待起来。

    很快,庄到了,两人又受了一通盘查。

    最后将车和车夫留在了外面,两人徒步了庄。他们没有往杜锦宁以前呆的小宅院去,而是直接去了园林。

    陆九渊他们去了日苯,甚至连安适都离开了,园林就空了来。生意的姚书棋脆就把园林租给了工的官员,并且要价还。工尚书吴证念杜锦宁的功劳,痛惜于她的失踪,不光没有讨价还价,还由工价,将整个园林租了来。

    姚书棋两人到了那里,也没去(其实轻易也不去),跟守门的守军说明是来看稻田收割的,守军便派了个人,将他们带到了一田地里。

    此时,庄壮的庄稼汉正齐聚在这里,吴证和工的官员也都在这里,打算照着以前杜锦宁的法,先收割等田看看产量,再收割田和上田。这样,他们觉得产量一浪过一浪,节节攀升,是吉祥的兆

    但青木跟姚书棋到田里时,发现吴证和几个官员的脸并不怎么好。

    他转看了姚书棋一,姚书棋朝他微微摇,走上前去跟吴证打招呼:“吴大人。”

    姚书棋虽只是一个家,但看在杜锦宁的面上,吴证对他向来礼遇。

    他抬手回了一个礼,:“你也来了。”

    “是。我来看看产量。”姚书棋

    如果是平时,吴证还会跟他寒喧几句,可今天显然是没什么心。说了这么一句,他就转过去,看着在田地里奋力收割的汉们,脸沉郁。

    不一会儿,一亩稻田就收割过半了。一分汉镰刀,拿起地上的稻穗,走到打谷机面前脱起粒来。

    谷仓里的稻谷越来越多,有汉开始把谷箩筐,一担担地挑到称前放,等着称重。

    过了一会儿,一个官员询问吴证:“大人,是不是开始称量了?”

    吴证:“开始吧。”

    大家齐齐动起手来,开始称量。

    “四十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