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 - 分卷阅读70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以学问立足的。在看了杜锦宁等人的文章,又听她说起报纸的前景,知以后文人学者要在报纸上刊登文章,都得经过他的同意,他就欣然允许了此事,还推荐了自己的一位好友,也是当世大儒、四门学的学正周东盛跟他一同审稿。

    本来施府家还想颐指气使一番,用份来压掌柜立刻答应刊登自家少爷的文章,此时一听要经过冯学正和周学正审稿,他的气焰就消了去。

    哎呀妈呀,办报纸的是什么人啊,竟然请得动冯学正和周学正来审稿人,可见背景不一般。这人,可不是他们施家能招惹得起的。

    他老老实实放文章回去复命了。

    施寒山听到家回禀此事,也无可奈何。只得在家等待消息。

    “少爷。”观画给施寒山主意,“估计送文章去审的人还多,您光在家里等也不是个事儿,不如您去那四位登了文章的人家里去,跟他们辩论一番。您不是说他们的份一般吗?要是用您的理论把他们驳倒,您的名声就传扬去了。到时候,再让老爷去冯学正那里说说,刊登文章岂不就容易了。”

    “啊呀,还是你小多呀。就这么办!”施寒山表扬

    他先让小厮去打听了一番,发现杜锦宁早就被外派到州任职去了。陆九渊三人倒是在京

    他换了衣服,直奔陆九渊家里。却被陆家人告之,陆九渊三人也去州了。

    朋友苏衡听说此事,窜掇施寒山:“不如咱们去州一趟。”

    他们这些人,一年之也要远门好几次,其名曰“游学”。施寒山一听也动了心。想想父亲那张板着的脸,他立刻答应来:“好。”又邀苏衡,“一起去吧。”

    “行,一起去就一起去。州不远,再叫上黎义。”

    远门,人越多越安全。施寒山派人去跟那黎义一说,黎义自然同意。

    于是大家收拾好东西,带上人,乘上车,翌日一早便去了州。

    到了州天已快黑了,三人包了个客栈的小院住了,第二日,这才让人打听杜锦宁的住和陆九渊等人的行踪,然后就得了一个消息:明日沐休日,杜大人在城郊的园林里举办茶会,城里许多有名有地位的文人墨客都收到了帖

    “那咱们怎么办?”施寒山问苏衡。

    苏衡没有说话,而是直接叫了自己的来:“拿我跟施少爷的帖,去杜大人府上一趟,说我们是从京城慕名而来,特意拜访杜大人的。”

    施寒山连忙吩咐观画:“你也一起去。”

    人们去后不久,回来禀:“杜府的家说,杜大人不在城里,去巡视农田去了,估计会很晚才回来。为表歉意,特意给送了三张明日茶会的帖,邀请您三位参加。”

    说着,他们各给自家主递上了一张帖

    施寒山打开一看,这哪里是帖?分明是一张请柬,设计得十分古朴雅致。上面画着一个冒着气的褐茶壶,旁边一行墨绿的漂亮的行书:盎园茶会。

    在用一束盛开的朵隔开的请柬最方,是一行小字,写上了茶会的时间、地

    翻过来,请柬后面还画了一张十分简单的地图。

    苏衡看着这张请柬,笑:“本来对这茶园,我没什么兴趣的。可现在倒是期待了。连张请柬都制得这般用心,茶会想来也有看法。”

    施寒山与苏衡等人在京城也算是名士,最是讲究仪容仪表和派

    施寒山吩咐观画:“传我的话,叫他们把车好好清洗一番。你们也把衣服拿来晾好,别穿起来皱皱地丢我的脸。”

    “是。”观画去传话,回来问施寒山,“少爷,您明日穿哪件衣服?”

    施寒山想了想:“就那件月白袍,左襟上绣了竹的那一件。”

    观画赶将衣服拿好,挂在了房间里,以待明日所用。

    苏衡和黎义亦是如此一番吩咐。

    第二日三人起床吃过早餐,便拿衣服来穿整齐,坐上青桐油车,城前往杜锦宁的庄盎园。

    “哎,你别说,照着这张地图走,本不用问路,很容易就找到这个盎园了。”苏衡对那张请柬十分兴趣,一直拿在手里。

    “由此可见那位杜大人的细心。”施寒山笑

    车走了一段路,便往旁边的一条小路岔了去,不一会儿就在一个园停了来。观画的声音也跟着从车辕上传了来:“少爷,盎园到了。”

    ☆、第七百三十六章 某愿献茶法

    施寒山三人车,便看到园站着三四个男人,年纪在十几到二十来岁不等,一个个文质彬彬,眉目清秀。从穿着打扮上来看,他们应该是读书人,而非男仆。

    “三位兄台,可是来参加茶会的?我能看看你们的请柬吗?”一个年些的男人迎了上来。

    苏衡将手的请柬递了过去,好奇地问:“你们是……”

    “哦,我们是州书院的学,自愿过来帮杜大人张罗茶会的。”那个男人笑,“在林宣,三位兄台有礼了。”

    “学知客?这倒有趣。”苏衡笑了起来。

    他比施寒山家世更显赫也更有钱,也因此,他上更有一纨绔般的放纵不羁和满不在乎。

    林宣没有说话,只看了苏衡一,见其他两人的请柬都被同窗检查过了,便作了个手势:“三位里面请。”

    三人往跟着林宣往里走。

    梁先宽自打跟杜锦宁合伙园林生意后,就在京城了不少园林的推广。像苏衡、施寒山这样的闲人名士,自然是逛过不少园的。看到杜锦宁这个木还没茂盛的园,并不觉得如何。

    施寒山掂记着他的文章,不由问林宣:“你们这个杜大人,为人如何?”

    林宣犹豫了一:“杜大人来到州后,因主农事,又正值耕,所以一直都忙着农田利的事,我们接得少。倒是陆先生、史先生和彭先生,去书院给我们讲过几次课,学问渊博,为人和蔼可亲,我们书院的学对他们十分尊敬。”

    “说起来,陆先生他们岁数不小了吧?杜大人在他们面前,是不是执弟礼?”苏衡带着几分戏谑的意味问

    “前辈您这就说错了。”自打知前这三人都是举人后,为秀才的林宣就换了个称呼。

    他正:“杜大人与陆先生他们在一起时,陆先生等人都以杜大人为尊。陆先生讲课的时候也跟我们说过,杜大人年纪虽轻,但学问却是学富五车,比绝大多数人都渊博。”

    担心这三人看轻了杜锦宁,一会儿言不逊,闹得场面不好看,林宣又解释了一句:“杜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