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 - 分卷阅读15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家都赞同她的意见。

    白,放到街上卖,还有人买呢。更不用说这么味的卤和茶叶了。

    杜锦宁问那话,并不是要求证,只不过是增加她们的信心罢了。

    要知,后世有一段时间,造原弹的不如卖茶叶的呢,可见茶叶的威力有多大了。

    “娘,你明儿一早去集市上,买些爪鸭爪回来,也照着这样卤一卤,加些姜葱去去腥味就成。味要是好,咱们还可以卖卤爪鸭爪。”

    陈氏一听迟疑:“那东西能有人吃吗?除了就是骨。而且,也没人特意卖这东西,都是活的整整鸭。”

    “这倒也是。”杜锦宁也想到了这一

    现在可没有加工鸭的工厂,便是连帮着杀宰鸭的小店都没有,大家都是买了活活鸭回家自己理的。想要爪鸭爪,就得买一整只鸭来杀。

    “这样,你去酒楼问问,向他们买。酒楼每日都杀许多鸭,那爪也没人喜吃,切来卖给咱们,对他们的生意也没影响。”杜锦宁

    说着她又回答陈氏的第一个问题:“放心,那东西卤来味肯定好,就算没,吃个味也不错,毕竟这东西不值钱,当个零嘴还是可以的。”

    “好吧,我去问问。”

    要是杜锦宁没把来,陈氏或许还会怀疑一爪的味。可普普通通的,大家吃了一辈了,都没想到这样卤着吃。现在这么一卤,味就不一样了,更加味。那么杜锦宁说能卤起来吃,那一定也好吃,这不用怀疑。

    既然好吃,那就能赚钱。能赚钱的事,即便麻烦些,那也得

    “爪的事明儿一早您再去问,现在娘您托董婶去收些吧。咱们现在就卤起来,浸上一夜,明日早上拿到茶馆卖,味会更好。”

    “那这怎么卖?”杜方苓嘴问

    “娘,多少钱一个?”杜锦宁可不知价。

    “一文钱一个。”

    可见也是金贵的东西,好多农人家不舍得吃,留着卖了换些油盐。

    “咱们卖两文钱一个。茶馆卖三文钱,想来那些茶客还是舍得吃的。”杜锦宁。他们家的豆,卖给茶馆也是批发价。

    杜方苓一听也很满意:“不过是卤一卤,费些柴禾和卤。一天卖上五十个,就能赚五十文钱,也划算的了。”

    她们的豆虽然赚得多,但把豆腐来再卤,那费的事就多了。相对而言,卤就是顺手的事,能赚这么多钱,她十分满意。

    那么多的小吃里,杜锦宁只把卤和卤爪拿来制作,也是因为家里卤着豆,完全是搭着就来了,不费事。其他小吃,那费的事就多了,家里可没有那么多的劳力。虽说可以请人,即便是豆腐的事也可以包去,杜家只需要卤就成了。但陈氏却不同意,就怕人学了去。

    杜锦宁便只有想些便宜的法,在不怎么增加劳动度的前提,尽量地多赚钱。

    安排好家里的事,杜锦宁便安心地写话本了。

    可这一天注定是不平静的,到得吃晚饭的时候,杜家又来了人,来的却是庄越。

    杜锦宁顿时张起来,问:“怎的?茶馆了什么事了?”要是没什么事,庄越累了一天了,可不会来找他。

    “别急,不是坏事。”庄越见她脸都变了,赶解释,“是沙发,咱们的沙发,都卖光了。有人托我来问您,能不能把沙发的样卖给他们。”

    “卖光了?那好。”杜锦宁听得这话,倒是没怎么吃惊,这形在她的意料之

    庄越见状,心里倒是对杜锦宁越发的佩服起来。当初他接手茶馆的时候,看到除了茶馆里摆放的外,另外又请人了二十张沙发,他还觉得杜锦宁有些异想天开。虽说沙发的式样比较新奇,坐起来也舒服,但茶客看了,不回去自己叫人,怎么可能买现成的?

    谁知这两天那些贵宾席的客人不断问起这沙发,他顺就说他们这里有卖,客人就立刻说买了,还不止买一个。有人一买,其他人也跟着买。二十个沙发,不过是两天的功夫,就卖光了。

    而现在,竟然还有人要买沙发的式样!

    ☆、第一百六十七章 提醒

    “谁托你来问?”杜锦宁好奇的是这个事

    咱们大吃货国,从来没有版权意识,山寨那是溜溜溜的。当初这沙发,她也就打算个一小票,赚三瓜两枣的。蚊也是不是?更不用说照着她定的价钱,一张沙发她好歹还能赚上三钱银,剩的二钱银给茶馆。二十张沙发全卖掉,她拿到手的就是六两银,对现在的她来说那可是大钱了。到时候别人一仿制,她就撩开手不再理会这茬儿了。毕竟那沙发,真没什么技术量,让木匠看一看就知怎么了。

    却不想竟然还会有人来问她版权问题,真是奇了怪了。

    “是梁家的人,他们梁家一向着木材和家生意的。”

    大概是担心杜锦宁不知梁家,庄越解释:“梁家也是漓县大族,过许多士和官员。现如今还有人在、翰林院、鸿胪寺以及其他地方任职。他们家……咳,是属于另一派的,在政见上跟我们关家有些不合。”

    那就是梁先宽他们家了。

    政见不和……

    杜锦宁若有所思。

    见杜锦宁不说话,庄越又:“他们想一百两银把沙发的式样买来。这沙发的式样,在接手的时候我就听齐家的袁安说过,是杜少爷您画的,所以茶馆一关门我就直接过来了,想问问您看如何回复梁家。”

    这就是杜锦宁和关嘉泽闹了一回别扭,掰了一回手腕的好了。

    要没有那一茬,遇上这样的事,庄越是绝对不会直接来寻杜锦宁的,而是会先回关家去询问关嘉泽,或是脆禀报关太太孔氏。两家政见不和,关嘉泽和梁先宽在书院里又互相看不惯,到时候一件简简单单的事,不知会生多少事端来。

    也是从上一次关于陈家兴等人的事件,庄越看了关家和关嘉泽对杜锦宁的看重,这才决定直接过来,给杜锦宁卖个好。

    反正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杜锦宁答应了,那就是一桩关于一百两银的小买卖;不答应,也是杜锦宁自己的事。这件事不涉及关梁两家的纷争。便是关太太有心想责怪,也不好说什么;关嘉泽更不会因为杜锦宁赚了梁家一百两银就埋怨上杜锦宁——关家的少爷,还不至于这么浅。

    这其的关窍,杜锦宁自然一就透。

    她:“你跟那人说,只要他们肯一百六十两银,我就把沙发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