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shen带个老祖宗 - 分卷阅读2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其实,路谦这话是对祖宗说的。

    祖宗从地龙翻之后,就一直绪不对。理智上,他是知纯属天灾,可上,他又无比心痛那些无辜受难的百姓。偏还听到朝廷尤其是朱大人那席话,话里话外都是认为民间的抗清人士不分轻重,只会添

    他都快气死了。

    你才是添,你们全家都只会添

    第19章 鞑嘛,若是铁血无,便……

    但路谦说的也没错,再怎么说,都得先救人。

    救人不光是指将被坍塌房屋掩埋的人救来,还要让大夫包扎治疗,接着就是安顿好住,以及吃、衣裳、被褥之类的日常用品,一样都不能缺。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此时不过才七月底,天气尚未转冷。再者,地震发生时,还是上半晌,绝大多数人都是穿整齐的,就算没有被褥,光衣裳也能暂时凑合一。这要是发生在夜间……

    还是别想那么可怕的事了。

    这时,康熙帝又有了新的命令,是给翰林院的。

    “先起草几份关于余震和复震的布告,告知百姓千万不要回到房屋里,尤其是半塌不塌的那!夜间也不准回去,就待在空旷。”

    朱大人立接旨,随后又:“可否请人搭建草棚?不能保证所有人,起码也要让老弱妇孺有个遮风挡雨之。”

    “准。让京郊驻军在城外安营扎寨,再择年老弱者。还有城北的育婴堂和慈安堂……都去吧,先着穷苦百姓。”

    育婴堂是救助弃婴的,慈安堂则是帮助孤寡老人的,当然实际作起来,两其实没分得那般细。因为连年战,被放弃的老人和孩数目颇多,以至于这方面的拨款越来越多,但还是远远不够用。

    结果,又遇到了天灾。

    整个京城成了一锅粥,便是由朝廷派人帮忙,也是忙碌了一整夜,直至次日天明后,才勉算是安稳了来。

    城外的帐篷已经搭好了,几乎每个老人孩都有地方住了;城还是残垣断,可那也是没办法的,短时间不可能去恢复建筑;九门提督一整夜没合,带着手巡视,将受伤者一个个送到城门的临时医疗;京郊驻军也已赶到,除了安营扎寨之外,他们还搭了不少土灶,毕竟好几万人的吃喝,不是将粮运到就完事了……

    好在,老百姓们也很合,在最初的惊慌失措之后,老老实实的听从安排,将家老弱送去帐篷。壮劳力主动跟着兵差们一起去扒屋救人,女人们则结伴去生火饭,就连半大孩都帮忙照顾着比自己还小的孩们,不拘是哪家的,这会儿实在是顾不上那么多了。

    事实上,一夜未睡的何止这些人,朝廷官员也是如此,就连康熙帝也一样。

    至次日一早,最急的那分事已然理完毕,但问题是,还不断的有外界的消息传来。

    邸报传来,京城往西三十余里的柳河屯,土地开裂、沉,严重相差二尺有余。

    往西北,地脉断差距超过五尺,还有其他各,最夸张的地界落差一丈许。

    ……

    于是,朝廷又再度派人手,赶往其他地方救援。

    救援这,说白了就是跟阎王爷抢时间。越早赶到事地,越能尽快救更多的人。事实上,很多人都不是在房屋倒塌的那一瞬间就没了,而是久久得不到救援。

    朝廷官员们这一忙就忙了好几日,连带康熙帝在,都是数日连轴转,忙得脸发青。

    救援是派去了,合着给钱给粮,吏将能派的人都派上了。就连那些个一直待在京城补缺的举人们都被派去了,因为理论上只要获得了举人功名就能当官,只是因为官位少才必须耐心等候。可如今,到都需要人,举人们有钱的钱有力的力,迫不及待的想让上的人看到自己的能耐。

    甭目的为何,能帮上忙就是好的。

    这一,康熙帝是调再三的,只要能真正的为朝廷力,为百姓谋福的,就算另有私心也可以视而不见。反之,那些个满仁义德,结果了事就闭门不,既不愿意给囤的药,连一粒米都不愿舍的……

    真以为康熙是崇祯帝吗?

    明朝不是没有天灾,相反灾祸更多。可惜,国库空虚无能为力,面对急需赈灾的,崇祯帝向京城各大家族征银,最后竟只征上来几千两银

    当初词科时,康熙帝询问前明覆灭的本原因,路谦瞎扯了一通,一句都没说到上。但也有人提到了这一,帝皇的威信然无存,无论达什么命令,底皆不听从。在这,就算再英明神武的帝皇,都没办法将这个国家变好,毕竟他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

    但康熙帝不是。

    年八岁,少年天初登基;年十四,正式亲政执掌大权;年十六,除鳌拜,诛党羽;年二十,平三藩……

    他的决心和魄力,远胜于前明皇帝。

    听闻有人敢违抗圣旨,康熙帝先派人再度登门拜访,见还是不成,第三次去时,却不是官员,甚至都不是九门提督,而是丰台营。

    那家人直接吓了,再问时,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粮给钱,跪趴在地疯狂磕,在以几乎倾家产的前提,总算把这帮煞神给送走了。

    此事的影响特别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富们赶将钱粮,至于大夫更是不敢私藏,还将保命的好药材尽数充公。

    大概是直到此时,那些人方才意识到,满清鞑关时的残暴模样……

    别说那些倒霉了,就连祖宗听着官员们相继报来的消息,都目瞪呆。

    “他就不怕底人造反?”

    路谦莫名其妙的看了祖宗一,嘟囔着:“说得好像他善良大度,就不会有人造反似的。”

    呃,也是。

    鞑嘛,若是铁血无,便是残暴不堪;若是良善宽容,便是装模作样。

    可祖宗还是有意见:“这也不对啊,以前起码是旁人编排的,这回是真的啊!不就是送了把柄给人家?”

    路谦满脸见了鬼的表:“你居然担心他……”

    “呸呸呸!!”

    噢,没事了,还是他家那只暴躁老鬼,没被调包。

    在腹诽的同时,并不妨碍路谦继续写布告,他觉得祖宗这话还是很有理的,甭什么时候,名声都是极为重要的。

    很多人都认为,我是凭能耐囤的药材招的大夫,凭什么给你?是了,外的穷苦百姓很可怜,但他们的可怜是我造成的吗?为什么要我来为此事负责?

    但事实上,朝廷不可能囤积这般多的药材,炮制好的药材也还是会药失的,更别提绝大分的大夫都是在民间的。太医院是代表着本朝最的医术准,他们能在技术上占优,却没办法在人数上占优。

    退一步说,太医们也都去救人了,怎么你比皇室还金贵吗?必须有个大夫守在跟前?

    这事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