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 分卷阅读61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晚了。

    有一些商队从常乐县订购钍石网纱,他们不要沼气灯成品,单独只要网纱,灯罩作坊将加工好的网纱像布匹一样卷起来,整卷整卷的卖,之前运往安城的那批货,也是这般的。

    现如今也有一些这样的货摆放在南北杂货的货架上销售,可以整卷购买,也可以与铺里的售货员商议,照自己想要的数量裁剪来。

    还有一些相熟的胡商询问罗用沼气池的修建方法,罗用让他们过一两年再来。

    他说这沼气池之法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并未推广,汉地百姓尚未通用此法,没有先行传授给外理,让他们明后年再来,待到那个时候,这沼气池之法已经在民间传普及,届时他们这些胡商要学,自然是谁也拦不住。

    郭孝恪这一次来常乐县,也找罗用说了说建沼气池的事,罗用这一次倒是没再推辞,直接安排了几个人,跟随他去往昌修建沼气池。

    另外,郭孝恪还从罗用他们这里买了好几个锅炉,有几个运回昌去了,余几个则是运往酒泉方向。

    罗用猜想运往酒泉方向的那些锅炉未必是用来给沼气池加,很可能是要运往矿区,作为取之用。

    镜铁山矿区天气严寒,植被稀少,在那个地方也找不到多少取火用的柴草,倒是在木轨通了以后,方便山里的铁矿石运来的同时,也方便了外面的煤炭运去。

    郭孝恪最近也很忙,又要加边防,提防突厥来犯,又要四钱,给他那边的寻矿队伍提供经济支持。

    听闻近日又有几批人昌那边奔赴酒泉方向而去,罗用和唐俭都猜他们那些人就是去开矿的。

    寻常人并不知晓这许多,也不关心那许多,近来常乐县当地许多百姓,都对南北杂货二楼的各着了迷。

    阿姊铺的各小吃大多因地制宜,价廉,很多人都能吃得起,旁边那一间卖糕的铺,很多人便只有馋的份了。

    也有那好人家的娘们,成群结队乘坐木轨车而来,就为了去吃一块南北杂货楼上的糕。

    其最受迎的一款,便是那香橘味糕,那里面加了淮南产的橘浆,乃是在淮南生产香橘之地,当地人用橘,再用慢火熬制成浆,安那边也用这橘浆糕,已是了两三年,安城的娘们亦十分喜

    陇西不比安,距离产橘的淮南实在太过遥远,很多当地人毕生也不会知晓橘的滋味。

    南北杂货二楼的这些铺,不仅给她们带来了橘的味,还带来了许多她们从前没能接到的各

    像晋昌敦煌这两个地方,毕竟离得近,当地人什么时候想吃了就乘坐木轨车过来一趟,亦或是差遣家人仆从前来采买,总来说还是比较便利。

    但是像是昌伊吾那些地方,离得远,往来一趟就很不容易,这两个地方的富人们或是被引,或是看重常乐县这个地方的发展前景,近来不少人都打算在常乐县置产。

    常乐县公府便有不少房产,罗用让人趁这时候行好,看况卖去一些。

    有人嫌价格太,质疑罗用是不是打算在离任前狠狠捞上一笔,罗用便说,常乐县这一间南北杂货之所以能够开得起来,正是因为路通达,运输便利,这一次常乐县卖房所得钱帛,一律捐给郭都护拿去修路。

    郭都护听闻了这件事,很是动,虽然说他们老郭家很快就要有矿了,可这不是还没有呢么。

    这又是开发矿区又是钱修路的,哪怕作为安西都护兼整个陇右大佬,来钱的地方还算不少,奈何钱太快,不敷啊。

    为了表示谢,郭孝恪让边的人给罗用送了一匹金,说是祝他这一次回安城发展,前程似锦青云直上。

    罗用一看这金,个忒小,回想从前郭孝恪来这边赴任,途经常乐县,那时候罗用不过送他一些白酒吃,他就财大气地给罗用送了好几个黄金摆设,这回罗用大血捐钱给他修路,他才拿这么小一匹金,拴个细绳挂脖上当吊坠都不嫌扎的。

    “啧,看来是真没钱了。”

    第411章 偏颇【捉虫】

    罗用最早给常乐县这个地方规划的时候,是打算把它发展成一个茶叶集散基地。

    没想到这两年摊越铺越大,如今的常乐县,茶叶这一项的易额虽然也很大,但是整个常乐县的经济发展,对于这一项易却并没有什么依赖

    要说常乐百姓现在最依赖哪个产业,那肯定还得是白叠,然后接来才是茶叶易、羊绒作坊这些个。

    近来,因为南北杂货的开张,这个小县城好像又有要往旅游业城市发展的趋势。

    早前二楼那些铺未还开张的时候,从安城过来的那些的娘们,看着常乐县这个小县城,比安城小那么多,面积人约莫只能抵上安城的一个坊,她们就很忧心,担心当地人稀少消费能力有限,生意不好

    结果开张这几日,生意却是日日火爆,从安城那边带来的橘浆等,原本预计要用半年以上,如今看来,半年是肯定用不到了,三四个月以后怕是就要断货,还是得赶写信去往安城,让那边安排再发一批货过来。

    城外的木轨上,每日里车来车往的,从常乐县到敦煌、晋昌、酒泉等地皆已通了木轨车,甚至还有一些从昌、伊吾过来的。另外,常乐县这边的胡人也很多,有往来过路的胡商,也有定居当地的各杂胡,甚至还有一群昆仑人住在这里。

    原本在安城那边,大伙儿是他们教昆仑的,后来那昆仑人首领给原人送来了红薯,圣人令其不再为,因而改称昆仑人,只不过在安城那边,大伙儿这些年都叫惯了昆仑,很多人一时也改不过来,亦或是懒得改。

    但是在常乐县这里,谁要敢说一句昆仑,那些昆仑人就要跟你急,别以为他们听不懂,汉话说得好着呢。

    那些昆仑人有懒怠的,也有勤勉的,这一次南北杂货楼上那些铺开张前,从当地寻了一些妇人来工,其便有两个昆仑人。

    那两个昆仑人妇人格健壮,力气很足,脾气也特别好,活很是不错,经过一些时日的观察以后,其他几个铺也都有些心动,打算也去寻一两个昆仑人来活。

    而阿姊铺的那几个娘们,除了经营南北杂货二楼的这一间分店,她们还要着手从常乐县当地以及周边搜罗资源。

    自当年罗大娘亲去江南开发市场以后,阿姊铺各间铺里便又多了几样新吃味,从那江南的各果,到沿海的鱼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