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 分卷阅读61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冬季也比较闹,相对来说,季最淡。

    于此同时,楼的铺也在锣密鼓地着开张前的准备,时间已经夏季,多耽搁一日,便要少一日的生意。

    为了给这间分店的开张宣传,罗用的弟们早早便让那些昌商贾、伊吾商贾带话去,言是这间南北杂货开张十日,所有商品一律九折销售。

    他们甚至天不亮就去到城外卖鱼的那个早市,是南北杂货这间铺七月初一便要开张,开张第一旬九折促销,让那些卖鱼人将消息传到合河戍、百帐守捉等地。

    在常乐县当地,以及周边的敦煌晋昌这些地方,这个消息更是人人皆知,不少农都等着开张那一日去买个轧棉机。

    也有那人众多的大家族,一次采买动辄就是成车的货,九折促销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能省不少钱财。像常乐县产的各酱料,都是固定价格售,买得再多也没有什么优惠,一般也就是多给几勺作为添

    待到农历七月初一,盛夏已然过了大半,暑意稍退之时,南北杂货这家店如期开张了。

    一大清早便有不少人等候在铺外面,待到店门一开,便蜂拥而,至于店门外面的开张活动闹景象,却是无暇观看,只奔着自己要买的什去了。

    虽说这新铺开张的促销活动要足足够一旬,但大伙儿也怕有些俏的商品早早便要断货,像那轧棉机,早前便是常常断货。

    一得便是那一排排一人多的货架,一排又一排,仿佛看不到一般,每个货架上都摆满了货

    每一商品都有标价,那标签上有品名有价格,其最显的就是当年从西坡村传起来的那数字,另外还有汉字、突厥字,以及粟特人文字。

    这一间南北杂货开在陇西,除了兼顾本地市场,另外主要便是西域各国商贾的生意。

    在的西域各国之,最通用的便是汉语和突厥语,而之所以会标示粟特人的文字,便是因为他们这个群在商之上极其活跃,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客群。

    当一些人还在为这一大片的货架以及无数的货震惊目眩的时候,另一些人这时候已经推上购车,寻找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去了。

    像这仓储式商场,不能少了购车的帮助,这里的购车分两,一是轻便的以红柳条编织为主的推车,另外还有一更大的拖车,用来搬运重

    推着购车继续往里走,在前面靠墙的一排货架上,的一排,全都是卖的羊绒制品。

    众人虽然知晓罗二娘的羊绒作坊开得很大,却很少有人能够说得清她们那个作坊究竟能多少样款式,这时候见到这么多款式这么直观地被摆在货架上,看得人,很是震撼。

    和羊绒制品相邻的,是一排卖面巾的货架,不远则是卖糕饼的货架,这个铺里的糕饼多是用油纸包装好的糕饼,听闻还比较经得住放。

    负责这个货架的售货员手里捧着一个盒,从里面取糕饼,请过往的顾客品尝,前面有一个顾客尝过几块,在问明了这些糕饼的保质期以后,便在自己的购车里装了满满一车各味的糕饼,令仆从先行推去结算,他自己另外还要去看其他什。

    要说生意最火爆,还属那片卖轧棉机的区域,那里摆放着各大小型号的轧棉机。

    最小的就是一个小木箱模样,盖上盖挂在肩上就能拿走了,最大的比打谷机还要更大几分,需得好几个人一起力才能抬得动,这么大的轧棉机,轧起白叠来肯定非常快,很多人心动,奈何价钱太,买不起。

    除了轧棉机,这里面还卖打谷机、燕儿飞、木轨车等等,甚至还卖锅炉,那一个大锅炉摆在一片空地上,四周设了栅栏,人们只能在栅栏外面围观。

    听闻他们常乐县去岁冬日差停了沼气,后来便是因为造了这锅炉,才了过去。

    这个锅炉的价钱也很贵,寻常人也就看看闹,买是万万买不起的,也就是一些富商贾们,琢磨着要不要趁有折扣,先买一个回去放着。

    有些人是看看就走了,有些人则在那里合计盘算,又有一个专门的售货员在那里讲解这个锅炉的用法用

    “这锅炉可是烧的石炭?”有人询问

    “正是,石炭便可。”

    “不能烧柴草?”

    “柴草不好用来烧锅炉啊,量达不到,烧的人也太累,你看这个锅炉吧……”

    “这又要去买石炭。”

    “听闻那伊吾的石炭,这两年涨价不少。”

    “我又不识得那卖石炭的,不知该去寻谁,也怕被那黑心的商贩给骗了去。”

    “晋昌敦煌都有那卖石炭的,不若改日我们一起去看看。”

    “诸位若是要买石炭,常乐县便有一批,县令正在筹钱修渠,早前买来的那些石炭,便要低价手卖了去。”

    “果真?因何我等竟不曾听闻?”

    “诸位去县衙询问一便知晓了,也是这两日刚放来的消息。”

    “多谢!”

    “嗨,客气个甚,诸位郎君再考虑考虑这个锅炉啊,九折销售机会难得,待那沼气池技术普及开来,这锅炉迟早都是要买的啊。”

    “既是迟早要买,你这般着急卖货作甚?”

    “哈哈哈!店家早前为了建这个铺面,与那阿姊铺借了许多钱财,正着急筹钱还债呢!”

    “听闻上面那层地板用了许多铁?”

    “可不是,建房那阵,我们好多本地人过来瞧闹呢。”

    “那罗二娘着实有钱。”

    “这都不算什么,听闻她早年在凉州城买许多房产土地,这两年因着河西盛产白叠,凉州城地价大涨,如今已是翻了数倍。”

    “啧,有这样一个阿姊,那罗县令还自己没钱呢,还要卖石炭。”

    “你当他卖石炭不挣钱?”

    “他当初买那些石炭的时候,价钱几何,如今这石炭的价钱几何?”

    “别红了,他若不是个能挣钱的,还能修得起那渠?”

    “听闻也是攒了许多年的钱财了……”

    “……”

    说来说去,这锅炉的价钱太贵,很多人都不舍得买,看的人多,真正手的也就那几个

    数日之后,一群粟特人来到常乐县,冲到南北杂货一通扫,光那锅炉,一气就要了十台,后来又有一些其他商队到来,就连安西都护郭孝恪都领着一队亲兵前来买货。

    这些人过后,铺里一些大型的轧棉机、打谷机、锅炉这些商品,其不少型号都开始现断货的现象。

    有些人之前不舍得,这时候又想买,却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