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 分卷阅读14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猪油,他们这回买猪,不就是冲着猪油去的。

    在场的商贾一边观察其他人的反应,一边在心反复估量猜测,最后小心翼翼写一个价钱,用手挡了,轻轻放

    此标若,他们不日便可用这些猪熬猪油,从罗三郎换来皂。

    此标若是不,自然就要继续排队等候货。

    待到所有人都写定了价钱,罗用将那些皂粒从罐里倒来,一个一个码放在桌面上,借着橘黄的灯光看上面的字迹,最后找一个价最者。

    “货主设最低价二千二百钱,在座诸位价最者为凉州沈氏,二千九百五十钱,买卖成立。”罗用最后宣布。

    “哎呦,我刚刚就想写三千钱来的,想来想去又给写成了两千九百钱。”最后的结果一来,当即便有人拍着大一脸遗憾。

    “也是巧了,我也是写的两千九百钱。”

    “沈大郎这价钱写得妙啊。”

    遗憾也好,怎么都好,大局已定,这批猪注定与他们无缘,只好继续等待,过几日说不定又会有人赶猪来卖,毕竟这离石县猪价居的消息,这时候也已经传到周边各地去了。

    那价钱虽是写的两千九百五十钱,货款却是要用绢布来付。

    这事说来也是让罗用觉得有几分不可思议,那凉州正是后世的甘肃一带,竟然也是产绢之地,几乎家家都养蚕,当地人到城里去买块,也不用拿钱,直接从家里割二尺绢布便去了。

    离石县近来商业发达,绢布的价钱也比之前低了不少,此时那沈大郎用绢布与平夷人换猪,对于平夷人来说也是划算的,这绢布就算他们自己不用,也能用来应付赋税。

    双方买卖即成,那些平夷人跟随罗用到村歇宿,罗家附近那个院近日刚好空着,正好借给他们过夜,另外也没忘记把剩那些梨苗的钱给付了。

    人生地不熟的,这些平夷人心不定,也不敢分开睡,是在同一间屋里挤过一宿,次日一早,那申煗来罗家院这边与罗用过别,然后便与同村人匆匆回去了。

    回到家,看一看自己分到的铜钱绢布,这些人仿佛还置一般,飘飘然脚踩不到实

    说起来,那申翁也有几分魄力,事实上,他家总共也没几棵梨树,哪里就能有恁多梨苗,自然是要与其他村人同这一个买卖,如今申翁已然不在,村人却因他与那罗三郎的约定挣得了铜钱绢布。

    申煗等人所在的村庄名曰青沟,村周围多坡地,良田颇少,村虽有梨树,但因为距离平夷县城太远,卖梨不易。

    生活在这样的小村之,许多村人都没见过这样多的钱财,这可是开元通宝,正正经经用一钱青铜铸造来的钱币,不是从前的钱币可比。

    又因他们带回来了豆养猪可挣钱财的消息,整个村这几日都透着一欣欣向荣。

    若是换了别人,他们可能还不信,但那罗三郎,这十里八乡谁人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声。虽未见面,但村人早已从周边的村里学来那盘火炕之法和烧土粪之法,亦知此二法乃是从西坡村罗三郎

    另一边,王当等人得知青沟这一带的猪价现在还比较低,不日便集结了几位弟兄,一路往他们这边摸了过来。

    就目前来说,这些青沟村的人还不大信得过那些定胡人,不过王当等人品不错,相信打过几次以后,他们之间也能慢慢建立信任。

    ·

    “师父,这丝切成这般大小可行?”许家客舍这边,许三郎切完一盘丝,端到罗用面前给他看。

    “行了。”罗用这边也切了些蔬菜丝,这时候见切好了,顺手就从旁边装白面的罐里,抓了些白面到,用手抓了几,将面粉均匀沾到丝上。

    近日离石县猪油的价钱大涨,一也来了不少外地猪,相对于板油和的价钱,瘦猪的价钱就要低很多。

    若不是现如今离石县聚集了这许多商贾,消费能力也比较可观,这瘦猪的价钱早不知跌到哪里去了。

    这两日,住在许家客舍那凉州来的沈姓商贾正在杀猪熬油,多来许多瘦猪,许家兄弟与他们谈好了价钱,决定收购这些瘦猪,原本还想着近日若是卖不完,就把它们制成脯,卖与那些行商。

    罗用听闻了这件事,便空过来教他们新菜。这猪尽量还是要在新鲜的时候卖掉,若要制成脯,白费那许多功夫不说,还不一定能多挣钱,生意这回事,现金是王,一旦囤积起来,很容易就会成为麻烦。

    在罗用这些弟,许家兄弟几个与他走得最近,罗用有什么事,他们往往也都跑在最前,去冬大伙儿一起牡丹坐垫的时候,许二郎他们就没少给罗用跑,既如此,罗用这边有什么好事,自然也就会先想着他们兄弟几个。

    近来听罗大娘说,许家人常常叫他二人一起吃饭,罗大娘两想要给些钱粮,对方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肯收。

    “这鱼香丝也不难,我过一回,你们看过便知。”

    还在二十一世纪那会儿,罗用就是光一条,偶尔自己开火,也不会什么复杂的菜式,就喜买几样蔬菜回来和丝一起炒一锅,一吃就是两三顿。

    这鱼香丝正宗不正宗他也说不上来,总之的次数多了,手艺练来了,滋味总不会太差。

    先放油和葱姜蒜到铁釜炝锅,然后炒丝,炒得差不多了放一小勺酱去,再翻炒味,之后再放蔬菜去翻炒几,火候差不多了就可以勾芡装盘了,生粉淀粉这时候没有,用面粉勾芡倒也是可以的。

    没有泡椒,罗用便将那咸菜切得细细的放去同炒,又因罗家的豆酱得咸,有那些咸菜豆酱在里面,竟是连盐都不用放了。

    油则是用的豆油,罗用这会儿还没有开发豆油皂,所以这豆油的价钱倒也没怎么涨,猪油太贵了,只好换了豆油来吃。

    豆油也不便宜,这时候的榨油技术落后,一石豆也榨不许多油,榨油之后所得的豆粕,用来喂牲畜倒是很好,罗家时不常就要榨一次豆油,所得的豆粕,大多都了五对的肚

    鱼香丝这起来简单,滋味却也相当不错,许家兄弟将这盘菜端到厅堂之分与诸位客人品尝,反响颇为烈,当日便卖去好几盘。

    也就没两日的工夫,离石县便有传说,言那许家客舍近日又推新菜,滋味颇

    话说鱼香丝这菜之所以能够风靡二十一世纪,那也都是凭借自实力,换了公元七世纪,人家照样混得风生起。

    第87章 荒地换劳力

    许氏兄弟几个,去年冬天修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