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 分卷阅读10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的枣虽便宜,特特过去运一车枣过来卖,却也不一定能挣多少,像你们这般顺路带些过来,那就划算了。”许家大嫂细想想,又

    “若是能从离石这边运了东西过去卖,回来的时候再带些枣,那也是划算的。”王大嫂也说。

    两个素昧平生的妇人,坐在火炕上聊得十分投机,从枣聊到粮,又从粮聊到这城里的营生。

    对于许家这忙碌殷实的生活,王大嫂是很羡慕的,言及自家那边,便:“像我当家那样的,常与人脚夫,只那脚夫的活计,也不是常常都有,若是天气不好,往来商贾少了,活计也就很少,我当家还算好的,壮,又有一众弟兄帮衬……”

    第61章 西坡村东坡

    王当媳妇带来的那些红枣,罗用却也不肯白拿了他们的,用方斗量过这些枣的数量,又从家取了相应的粟米与他。

    这么远的路途,能帮他带枣过来也是有心,如何还能让他们自己钱,又不是什么殷实富裕的人家,那些定胡汉们挣的也都是辛苦钱。

    那王当媳妇是个利的,刚来西坡村没两天,就把那院里院外都收拾过一番。

    来往于罗家院那边,见罗家兄妹几个穿得虽也保,只那上的衣看着终还是虎了些。里穿的那个羊绒,不用说她也能看来是好,外边穿的那可就杂了。

    四娘她们在屋里的时候,就在羊衣外两三层新旧大小不一的领短褐,要的时候再把羊上,那彭二要活,也叫她穿那个兔袄。

    最让王当媳妇看不过的,还是那几双松松垮垮灰扑扑的布鞋,平日里见四娘五郎他们甩着脚丫在村里跑,那鞋又旧又破的,跑几步鞋掉了只好又折回去捡,看着哪里像是殷实人家的娃

    那鞋穿着的袜也是好,虽是没染,到底也是羊绒的,那样的袜王绍也有一双,是郎君给的,用手摸一摸,着实是又,难怪那些个安来的贵人都争着要买。

    “二娘,你若有那破旧不要的衣裳,便拿些与我,我帮你们几双鞋。”这一日,王当媳妇完那边院里的活计,便来罗家院这边,帮他兄妹几人一起扫了院里的积雪,复又如此说

    “怎好再劳烦阿贺。”二娘推辞。

    时人对于女的称呼,除了某某娘,阿某也是比较常见的形式,这王当媳妇姓贺,人皆称其阿贺,只那些与王当拜过把的,便要喊她一声嫂

    “有甚劳烦,横竖闲着也是闲着。”王当媳妇笑

    “那我便去拿些旧衣,阿贺若是得空便,不得空便先放着。”罗二娘也知这王当媳妇是个善针线的,他家那几个娃娃穿得虽不多好,却也收拾得十分齐整,不像他们罗家这般虎。

    王当媳妇拿了旧衣,便回那边院去了,倒不是她不在罗家院闲坐,只是罗家这几个兄妹,一天要吃三四顿。

    在她看来,那一天到晚都不带停歇的,吃完早饭吃午饭,吃完午饭吃晚饭,吃过了晚饭常常还要再一顿宵夜,王当媳妇每回过去他们那边,生怕又遇着他们吃饭的时候。就连王绍都不怎么叫他往罗家院跑了,文书都已办好,如今王绍已不再是罗家仆从,怎好整日里还在他家吃饭。

    拿着那几件旧衣回到院了自家暂住的屋,见她那正教两个弟妹数数,他在罗家那几天,也跟那罗三郎学得了一些,学得虽还不,磕磕,勉也能数到一百。

    几个孩都在炕稍待着,炕那里,烤着一溜儿布鞋布袜,那都是王当与他那些兄弟的鞋,自打王当媳妇来了以后,他们就都能穿上脚的鞋了。

    自打十二月以来,天气愈发寒冷,到都上了冻,路面倒是不怎么泥泞了,只是踩在雪地上行走的时间了,鞋依旧会

    这些天,王当媳妇叫他们门的时候都多带一副鞋袜,走到城里了脚,便把那袜除了,换上的穿,等回来西坡村这边,那两副鞋袜便都给王当媳妇,她第二天便拿去井那边,撒些草木灰锤锤打打洗净了,再拿回家放在炕上烘烤,一天时间也就得透透的。

    将炕上那些鞋袜理了理,又将旁边正孵着的几个翻了翻,王当媳妇抹抹手,拿了工来,坐在炕上开始裁鞋底。

    那火炕孵仔的法,还是跟四娘五郎他们学来的,喂的饲料他们这边也有。前些天她当家的帮人清理了两个猪圈,那家人就给他一斗豆渣作为工钱,后来也有其他村人喊他们帮忙清猪圈的,也都是两个猪圈一斗豆渣的价钱。

    就这活计,竟就舍得给一斗豆渣,对于从小就穷惯了的王家媳妇来说,这地方简直都要富得油了。所以虽说他们只能在这个院住到来年开,她却也是不准备走的,到时候这个院若是不能再住了,便另寻一个地方。虽是在异乡,但是待在富裕地方,日总是要好过些。

    他们这些人的到来,也给西坡村带来许多便利。

    罗用现在也请他们们帮忙清理猪圈,他家那么多个猪圈,清理一回,王当他们原也只肯收一斗豆渣,罗用实在没那么大的脸,当面争不过,只好过后再叫五郎给他们补了半升酱油过去。

    这回这批酱油是赶上了时节的,的酱块,缸以后,又在缸里酵了大半年,那些大缸就搁在罗家后院,每天早上搅一遍,然后再晒上一整天,夜里怕淋了,就要把缸盖上。罗用从那制陶坊订了一批盖,那些盖盖在缸上,就像是一个个倒扣的大碟,就算是雨天也不怕雨酱缸。

    村里的人要吃酱油大酱腐,就从自家拿了豆渣到罗家院去换,因只是一些自家用不完的豆渣,换起来并不觉得可惜。

    罗用现在每天也能挣不少豆渣,每日里煮猪,就先用当日收来的鲜豆渣,用不完的再掰成小块放在炕上烘了收起来。

    待到开以后,村人又要忙田里的活计,再加上天气变豆腐不好储存,那时候家家豆腐都少,又要喂又要喂猪的,也就没什么多余的豆渣拿来罗用这里换东西,到时候罗用再把自家仓库里屯着的那些豆渣拿来喂猪喂

    因那六万株杜仲苗的货款带来的压力,罗用最近过日也是比较仔细,每日里除了活就是算账,也不怎么从城里买吃了。

    只不他怎么算来算去,这钱依旧是不够,除开那批树苗的货款,他还得买呢,开前若是买不来健,明年的耕又该如何行?

    王当的那个山羊胡团,得知罗用最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