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重生记 - 耍non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幼金在周氏来之前将银票给藏被窝里。

    周氏刚在门外,总算想起这人是谁了,可不就是之前同齐圭来家里的那位先生,姑怎么偷汉偷到他上去了。

    “短命哟!我的幼娘哎,你且说说你跟这人是怎么回事,你兄要知我放了汉屋,非要打死我不可。”周氏站在门哭天喊地。

    幼金坐在床边捻着被角,低声说:“嫂嫂你不要嚷,他先前纳我,让我给推拒了,今日的事你我最好都烂在肚里,否则命难保。”

    明明她坐在那儿,也没有什么过激的言辞。

    周氏没由来地让她这话给唬住,心虽还有疑问只得先

    永安地小民富,距临安也不远,光全寺的晨鼓刚鸣,各家商贩已将铺开了,街喧闹得很,还有老妇拎着竹筐叫卖,筐装的都是刚打捞来的鱼虾。

    车停在街已有会儿,将原不怎么宽阔的街挤得更为狭促,但陈元卿自回来后一言不发,郑或不敢擅作主张。

    郑或跟着陈元卿多年,比谁都清楚他这位主向来喜怒不形于,然而自从来永安后,他动怒的次数似乎多了些。

    十有八九都与那小娘有关,只郑或觉得奇怪,这永安齐家祖上虽与陈国公府沾亲带故,但这门远亲连老夫人都不记得了,大人怎会亲自来这么一趟。

    却像是特意为这小娘而来。

    郑或心想,这妇人毕竟乡野,不识抬举,哪知自己错失天大的造化,大人可非京那些靠祖宗庇荫的世家可比。

    他至今未婚,还是同一回说要主动纳个妇人,偏这妇人不知趣。

    直过了许久,车厢里方传来男人低低的嘱咐:“走罢。”

    “是。”郑或应了声,车在青石板路上哒哒走远。

    陈元卿背倚靠在厢,常年持笔的指无意识在左手帕搓着,帕极差,他往日连碰都不会碰一

    他原本有些闹不明白这民妇的心思。

    这会儿却是想清楚。

    他怎就忘记,她既同他一般,怕前世早从哪里听过他的死讯,当他是个短命的。想他陈元卿半生大权独揽,善舞权术,临了倒让个庶民给耍、嫌弃。

    她倒是能耐。

    陈元卿离开十来日后,陶幼金方发觉自己让他骗了。

    齐圭毫不知,且九月初九送来了节礼,她与齐圭的婚事定在明年二月。

    齐圭已决定明年临安府参加秋闱,但说到时新婚燕尔,若幼金不舍,也好一同跟了去。

    陶家上都很兴,唯有周氏腾空看了心事重重的小姑,论来她这小姑果真生得好,纵然荆钗布裙也叫人挪不开,难怪齐圭地要求娶了去。

    幼金但觉得自己蠢笨,陈元卿从来未应承过她什么,她怎就那么断定他会帮自己。

    况他走时留了五百两银票。

    她们一家就是数载也赚不到这些,够在这十里街买上好几个铺

    假若她还有命的话。

    陶幼金两辈都活得稀里糊涂,上辈所托非人在齐家,这辈慌不择路又匆匆攀上陈元卿。

    她本寻思不到别的路。

    律法明令对女苛刻得很,男若毁约只无权收回聘礼,而订婚约后女方不能反悔更许他人。

    假若她现在不愿嫁齐圭,似乎除了杖刑没有别的路可走。

    陶母从街上家来时拎了好些个纸包。

    幼金见她手上的那些东西,闻到的药味儿,焦急上前问:“娘,这是怎么,家里谁不适么?”

    陶母想着小女儿几个月后就要嫁,迟早清楚这些,遂也没有瞒她。

    “你嫂不是一直未有么,我这去买了几副药回来给你嫂先服用,乖儿,这嗣才是女人等大事,等你去了齐家,也得先生才立得稳。”

    幼金皱着眉:“娘,你怎又这些,嫂嫂好得很,你不要折腾。”

    “你与她好娘自然兴,可哪有你这样胳膊肘不拐向自己娘和兄的,这事儿你就别。”陶母赶她,“赶明儿个你也跟我去医馆里把个脉。”

    陶母知自己女儿的脾气,断不会答应,说完话便往屋里去了。

    幼金没应她,走到天井边汲,低用手捧着喝了才冲屋里喊:“行啊,娘,那我们什么时候去。”

    却把陶母惊了回:“那敢好,恁得我儿想通,你在家里父母兄弟能护着,以后嫁人了不就要指着齐圭的。”

    幼金明白跟她没法说,心里有了计较,也不与她争执。

    -

    九月旬,陈元卿回到京师。

    南方便比不上京师闹,夜里三更方闭市,白天这会儿各家商铺鳞次栉比,人群还有不少从安息来的商贾。

    “先去茶汤巷。”陈元卿嘱咐郑或。

    郑或知老夫人最喜宋五嫂家的鱼羹,路是走惯的,大人向来孝顺。

    陈国公府在东华门附近的北堂巷,陈元卿自车上来时,恰有小轿从左侧门抬了去。

    “那是何人?”陈元卿蹙眉看了

    门房鞠恭敬:“回大人,那是大夫人的娘家亲戚,说来府寄居几日。”

    陈元卿面无表“嗯”声。

    他这两月未在府,回来自然要先去给老夫人请安,陈元卿让人伺候着沐浴完,便往林氏院里去。

    林氏这儿却有客人,如今正拉着个小娘说话,陈元卿过来,忙叫边的老嬷嬷迎过去,笑着:“可不是巧了,今早小丫鬟在院里听见好几声鹊叫,这便应了,二郎回来怎也不提前报个信。”

    “二弟总算回来,母亲可盼着的。”说话的是陈元卿庶兄的夫人王氏,如今府没有女主人,便由她代掌着馈。

    “大嫂。”陈元卿淡淡回

    林氏招呼他过去说话:“二郎似乎瘦了些,也是赶巧,你大嫂这远房妹来府里小住几日,也是今天刚到。”

    陈元卿坐在林氏边,径自将鱼羹递给她后的丫鬟:“刚经过茶汤巷买的,让人给您在炉上温了。”

    那女郎不过十七八岁模样,穿一绢衣,闻言站起作揖礼:“国公爷。”

    陈元卿,又与林氏说了会儿话。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