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春 - 第五十五章 丁香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丁香结



    二月海棠胭脂,太极云蒸霞蔚,香雾袅袅。西北一角阁殿,草斜木日芳菲不及此,浅碧覆,幽暗森冷。

    孤灯昏黄,朦朦一光亮,书案解开一捆寸许的木条细均匀,横七竖八摆了几行。女拈起一支,手书卷看了又看,眉蹙,拿不准主意。

    笃笃笃

    后知后觉抬了,十六七岁的小姑娘,稚气未脱。门外响动转瞬即逝,恍惚听错,她将书册捧上前,仔仔细细又看一遍。

    笃笃笃

    依旧叩门声。

    是谁?照例问一句,放算筹与书册,起开了门。

    墨灰斗篷,整个人裹得严严实实,烛火微光,映半张脸。

    淑淑妃

    淑妃不多言,抬脚便了屋,小姑娘四张望,悄悄闭拢门扇,不敢惊声响。

    大半夜的,淑妃为何似是兴师问罪,小姑娘觉察不妥,改夜禁森严,稍有不慎便是殃及命的大罪,一来一回着实凶险。

    桌案灯油浅浅,燃了大半,一本书,若筹策铺展。淑妃除风帽,几步行近,还她幽禁阁殿,郁结于心,起卦占问吉凶,定睛一看,筹策纵横错,有序,乃是计数之法。

    今有上禾二秉,禾三秉,禾四秉,实皆不满斗。上取取上各一秉而实满斗。问上、禾实一秉各几何?[1]

    书册旁置,淑妃扫一,素手探斗篷,书卷轻薄单手可持。淑妃翻去封面,红绢暗沉,应是有年的旧,题字庄严端正。

    《九章算术》,第八卷。

    贤妃妹妹当真好兴致。啪一声掷回案几,烛焰低颤动,忽明忽暗,淑妃冷冷开,笑意隐约。

    贤妃,贤国公汪沛舟第七女,汪嘉雁。

    虽说汪嘉雁年纪尚小,多年耳濡目染,亦知淑妃所言绝非夸赞。

    指尖摆数筹,改了加减的数字,淑妃侧:贤妃妹妹替我算一算,得数几何?

    八百二十三减一。

    汪嘉雁:八百二十二。

    淑妃:汪家夷三族,共计八百二十二人。

    汪嘉雁脑一空,险些站不稳。

    怎会三族双褪尽血,面容惨白,汪嘉雁语无次,如遭雷击,三族、三族父、、孙为三族,父昆弟、己昆弟、昆弟怎、怎会

    《周礼》谓三族为父、、孙,《仪礼》谓三族为父昆弟、己昆弟、昆弟。前者以父言,后者以言,义皆同,三族不一氏,不旁支,放诸汪氏理应不过数十人。

    淑妃嫣然浅笑,她本就生得妩媚,这一笑更是明艳动人:陛从前待贤国公与众不同,后事自然亦是前所未有。所谓三族,乃是父氏一族、母氏一族、妻氏一族,凡族谱记录在册,无论男女,嫁与否,皆诛之。

    汪嘉雁栽倒在地,一冷汗。

    淑妃:你的五,未便由禁军压天牢,郑家奔走多日,求告无门,饮补药也送不生死难料。

    汪沛舟公务繁忙,后女无暇看顾,汪嘉雁自小为五汪如雁抚育,二人同母女。其后汪如雁阁,嫁郑家,汪嘉雁,凭借汪家线,二人常有书信往来。汪如雁怀六甲,年节前后生产,汪嘉雁早已获闻,元宵还着人送了一副赤金命锁,并一封问安的书信。

    圣谕夷三族,她自咸池殿迁来阁殿,封号尚在,位份不减,加之汪沛舟送来一句保重自,汪嘉雁心揣测,嫁改姓,汪氏女随姓夫家,非属汪氏一族,想来祸无殃及。

    淑妃叹一气:你若不信,大可自己问问,普天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许久未见回信,汪嘉雁只,汪如雁生产耗费心神力,正当静养,一时顾不上也是有的,不曾想

    我没有、不是我放的,我不曾暗害许才人。汪嘉雁连连摇首,泣不成声,太后娘娘不信我,陛也不肯见我,不是我,不是我

    淑妃冷笑:事到如今,你竟不明白?

    汪嘉雁愣愣抬眸,泪痕斑驳。

    七小,嘉雁妹妹,纤指上汪嘉雁角,动作轻柔,淑妃指尖一滴清泪,晶莹温,你呢,正是宇文序铲除汪氏的一步杀招,不负所望,一击毙命。

    目光呆滞,泪淌过脸颊,静谧无声,汪嘉雁遍冰凉,桩桩件件如碎珠串起一线,条理分明。

    我汪嘉雁张了张,脑嗡嗡响,凑不成一句整话。

    她时不到十二岁,汪白二人选送女眷,举世皆知意在何方。汪沛舟适婚的女儿悉数嫁,只余小女儿汪嘉雁,他又信不过旁人,一番斟酌仍定了她。宇文序二话不说,大大方方封了贤妃。

    后嫔妃,汪嘉雁年纪最小,形瘦弱,撑不起厚重的翟衣,七尾凤冠大过两个脑袋,偏偏端坐妃位,成了满的笑话。

    先前汪沛舟吩咐几样事,汪嘉雁虽不明所以,一一照,统统办砸,汪沛舟也就随她去了。

    半大的孩,众人与她说不到一,碍于汪家权势又不敢怠慢,索躲开,阖唯有淑妃与她好。淑妃虽对汪嘉雁多有照拂,里瞧着她仍是一个小丫,不足与为谋,往来便已全了面,谈不上亲近。

    阖疏远冷落,换了旁人必定消沉乖僻,汪嘉雁醉心算术,无人相扰却是最好,五年贯通《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学至第八卷方程,自得其乐。纵使移居冷僻之地,有数筹与书相伴,不觉凄苦。

    方程一卷疑难颇多,汪嘉雁反复推敲,熬了好几夜,今夜稍有眉目,淑妃不请自来,兜满门抄斩的罪名,八百二十二人。

    可想救你五?淑妃问

    双手颤巍巍攀上淑妃裙角,汪嘉雁缓不过神,有气无力:什么法

    你怕死么?

    我不怕。

    淑妃:宇文序登基,收缴四方兵权,独留贤国公一只虎符,以示恩。月前抄检汪府,大理寺将之呈上宣室殿,我探得消息,宇文序去往九成避暑未携此

    二月初,宇文序起驾歧州九成,宸妃随侍。

    成太后听闻是南婉青的主意,死活不愿去;太后不去,皇后自不会去;后二主不去,妃嫔亦无人敢去。

    汪嘉雁:你打算偷兵符?

    不错,淑妃搀起汪嘉雁,扶去熏笼歇息,我打算烧了万寿,声东击西,禁军救火之际潜宣室殿,取回汪家的虎符。

    取回一词,汪嘉雁眸闪动。

    我要怎么?汪嘉雁

    禁军布防图已到手,放火的小太监我也寻了,淑妃,如今只差一队掩护的人

    白家数年前了兵权,我爹一手带的人,宇文序一圣旨调去外,其名曰护国之师,以至京兵士无一系与白家有瓜葛。

    汪家不同,一来贤国公手握虎符,实打实的兵权,二来宇文序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