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 - 二.第六~第九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

    更半夜,陶澄独自回了陶府。

    换衣裳,皱皱的也不敢随意扔,万一被他娘看去,或是被陶澈看去又告诉他娘,一准儿连番令人疼的追问。

    陶澄把衣服收布袋里,把自己摔床铺,怔怔的神了半晌。

    今晚...陶澄抿一笑,今晚啊,今晚真是一言难尽,回味无穷。

    以前的轻陌是什么样的?乖巧,话不多,即使与他和陶澈待在一起,也是喏喏的离得很远,若是陶澈走了,他便会一挨蹭到自己边来,会说些可而不自知的话惹人开心。

    陶澄闭上,嘴角仍噙着笑,再看今晚这个嘴又溜又会叫的人,啧,简直讨打。

    翌日,天光大好。

    陶澄稍稍睡了个懒觉,比平日里晚起了一个时辰,推开门就看见陶澈已经在院舞剑。

    他伸着懒腰走近,神格外好,神清气,随,“右须得再压五公分。”

    陶澈转剑,直取陶澄脸面而来 ,被轻松的躲开,一招不得再跟一招,剑尖收回半分又朝腹攻去,被陶澄后仰抬起膝盖接住,剑的弹起,陶澄形一动,贴到陶澈前,手往握剑的手腕上绕了半圈,再一推,一把好剑便落自己手

    陶澈后退两三步才稳住,拍拍衣摆,,“哥,今日心似乎不错?”

    陶澄把剑扔还给他,“非也,睡得好罢了。”

    “昨夜我都睡了,也没见你回来。”陶澈跟在陶澄边,一起往主院走去,“可是去见哪位朋友?”

    陶澄一笑,“嗯,昔日旧友。”

    “原来如此,那应是会有许多话说。”陶澈说罢用手肘碰碰陶澄,“七夕要到了,去年你躲到寺庙里听和尚撞钟,哥,今年还去么?”

    七夕,也就再过三日,陶澄却问,“去年我不在,府里是怎么过的?”

    “能怎么过?和以前一样,有我们两个香饽饽在,明里暗里说亲的要踏破门槛,都有娘来应承着。晚间大街小巷放灯,府上每人赏了些银两,各自游玩。”

    陶澄想了想,心有了主意,“还是去,听方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陶澈扁嘴,“那不若听父亲的话,财源广。”

    这就是两人的志向不同,陶澄对从商毫无兴趣,虽然每隔几日会被拎去听陶老爷亲传经验,但他全当是听打拼奋斗的故事罢了,不至于痛不生,可也无聊无趣。

    主院里陶老爷正喝完茶准备门,乔二在一旁叮嘱些什么,脸上带着笑,见两个儿一同前来,便招呼,“今日你们父亲要去商谈果园事宜,你们可愿随行旁听?”

    陶澈毫不犹豫的表态,“自然是愿意的,前几日咱们的常州果园因连绵大雨害涝灾,我当时就寻摸着应如何理,又思考父亲会如何应对。”

    乔晴颇为欣,对陶老爷,“看来你平日里的悉心说教没有白费。”又问陶澄,“澄儿呢?”

    “我便罢了,今日我还有要事。”陶澄,“答应了私塾的先生,今日会去帮忙带两节课。”

    陶老爷摆摆手,“那你去吧。人各有志,不必总是勉。”

    陶澈兴冲冲与陶老爷门,留乔晴和陶澄相对无言,气氛一时有些张。

    乔二抚着自己六月的肚,慢慢踱回椅前,在陶澄要言告辞时,说,“坐。”

    陶澄依言,倒了杯茶递给乔晴,自己也满上一杯,心不在焉的小抿。

    乔晴悠悠一叹,说话一贯是细声细语,“不愿从商,不愿从政,你将来想要如何?”

    “有陶澈愿意就行了,不必担心家业无人承继。”

    “娘是在问你,在为你担忧,”乔晴微微皱眉,“你为何要这样回答。”

    陶澄晃悠着茶杯,垂眸不知在想什么,倏然一笑,“浪吧,浪街,桥底,山野寺庙,总能有容。”

    乔晴听罢就怔愣住,陶澄问,“这个回答是否十分俏?”

    “胡说八。”乔晴心微怒,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痛心表,“你可知其实为娘更加看重你?”

    陶澄放茶杯,正经起来,“那烦请娘亲多多看重陶澈,否则定是会满腔失望。”

    乔晴气的把茶杯摔在桌上,“越发胡闹!你小时候,哪怕到十五六岁都是听话、省心的乖孩,到底是哪一步娘没看住,竟让你颓废至此!”

    陶澄也不愿惹他娘生气,搬陶老爷的话来安抚,“人各有志,不必勉。”

    乔二抚着心,“罢了,你也二十了,年纪正好,过三日乞巧节你可再不许跑,给你寻一门亲事。”

    见陶澄一言不发,乔晴接着,“官商一条船,咱们陶家是商,你最好能娶个官家的女儿。”

    从主院来,陶澄拦了一位侍女,刚要开询问,想了想又称“无事”把人放走了,他自顾憋着一肚气往偏院方向走去。

    亲事?从商从政都不愿,没能从了她的心意,于是用结亲的方式来利用他,陶澄似是苦笑又似嘲笑,也不知去年的今日是谁跟他说,不他,叫他只去遇见自己喜的心上人。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女人又何尝不是?女人也许更甚,至少他这位娘亲是如此。

    偏院有些远,走了约摸半香才到,院里景象与印象并无太大差别,陶澄边边打量,一直走到轻陌所在的房间前才停来,侍女嬷嬷没见一人,倒是听闻些许哭声。

    陶澄寻声靠近,站在门,看见了周姨正掩面而泣。

    这位周姨,是陶府里年纪最大的嬷嬷,年近五十,陶澄记得第一次见轻陌,乔二便介绍说,“这是周姨的侄,从小跟在姨母大。”

    当时陶澄刚五岁,气的问他娘,“为什么要跟着姨母,轻陌哥哥没有爹娘吗?”

    轻陌抓着周姨的手躲在后,拿一双溜圆的黑睛盯着前的三人。

    乔二,一手揽着小陶澄,另一手揽着小陶澈,温声细语的叮嘱,“不必唤他为哥哥,你们是陶家少爷,他只是仆罢了,离他远些,他克死了自己的娘亲,他也没有父亲,是一个倒霉胚。”

    小陶澈惊慌失措的躲乔二怀里,“那我不要跟他一起读书习字了!我不要倒霉!”

    乔二安抚的两人的脑袋,站起,垂着一双冰冷的睛看向轻陌,“要知德,老爷破天荒让你同少爷们一起受教,知些尊卑分寸,离两位少爷远一些。”

    周姨赶忙称“是”,“二放心,小的会告诫小侄儿,不会让他惹是非来。”

    那还是他第一次,也是目前唯一一次唤轻陌为“哥哥”,陶澄在心里轻笑,,又改为轻扣门扉。

    周姨被惊的一抖,赶忙站起,看清来人时猛的愣住了,“大、大少爷!”

    陶澄“嗯”了一声,“周姨。”

    “大少爷,您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4】【5】【6】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