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不想死 - 分卷阅读18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磷矿,目前发现的这些,用来在皇庄实验是够了,但于推广普及则是杯车薪。

    发现并开采磷矿,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于是这一日,贺卿召见顾铮时,少见地没有让秘书监的人随侍,而是两人在殿密谈。

    从制定“五年计划”开始,顾铮就已经在准备此事。所以贺卿此次召见他,便是要问问事展如何。

    “都已经安排妥当了。”顾铮将几份书信和文件上呈给贺卿,“西南当地,土汉杂居,本来就矛盾重重,时有冲突,要激发矛盾,一举解决,并非难事。”

    他安排了可靠的官员到西南去,又给了调动军队的权力,想来要镇压武装糙的土人,并不困难。

    但顾铮脸上的表并不见轻松,“难的是之后如何置。若是继续如今的局势,早晚还会新的。”

    “我打算移民。”贺卿

    “怎么移?”

    贺卿一边斟酌一边慢慢,“将西南的土人迁移到湖广,令他们离开山林,学习汉人开垦植之术。否则,一直保持着从前的生活习惯,就算归化再久,也是野难驯。”

    “此事必然会遭遇大的阻力,而且途跋涉迁徙,恐怕……”顾铮皱起眉,“再说,湖广也没有那么多土地供他们耕。”

    “可以自己开垦。”贺卿,“只要愿意动手,新开垦来的土地,朝廷承认为他们的永业田,五年免除赋税,官府,派人指导他们植。”

    百姓们的土地由官府给,照规定,人死了土地就要收回,增加了新丁可以分到新的土地。但永业田则是世代继承,不在官府的辖范围之,可听其自行买卖。

    有了永业田,就有了传之孙的基业,在这个时代,应该能引许多人前往。

    至于途跋涉,这一实在无法避免,只能路上注意些。

    这个时代,江南是整个国家的产粮基地,民间有俗语说“苏常熟,天足”。但是贺卿记忆,明清两代叫得最响亮的,却是“湖广熟,天足”,连江南粮亦要靠湖广供给,可见这片土地上的潜力。只要有足够多的人,开垦足够多的土地,就能产足够多的粮

    而江南一带,蚕桑盛行,又临近海地。丝绸和茶叶是海上贸易最受迎的东西,如果湖广的土地产足以供给全国,则江南便可以大面积植桑苗茶树,扩大规模,产更多丝绸用于贸易。

    “可是这样一来,西南的人就少了。”顾铮,“蜀有天府之国的誉,同样有良田沃野,殿要弃之不用?”

    “自然不是。可西南民风彪悍,难以掌控,所以我想将之变成军垦之地。那里矿藏极为丰富,将来肯定要开采冶炼,建立工厂。这些都是十分要的东西,朝廷必然会派遣大量军队驻。让军队来理,正好能够自给自足,更合适些。”

    在相当的一段时间,煤铁的矿产都必然要收归国有,运用在发展科技,提升各方面实力上。西南地理条件复杂,易守难攻,将重要的工厂建立在这里,由军队驻扎保护,自然更为安全。

    如果实在是需要人的话……贺卿忽然想起来一件事,“那些铁狼族的俘虏,起事来手脚也很麻利。西北那边已经没什么大宗的差事了。若实在缺人,就把他们送去西南。”

    无必要让这些家伙在大楚境发光发,造福于民。如此几代之后,他们或许也会在大楚安居来,渐渐

    顾铮闻言,面上几分复杂的神,“殿早就想好了?”

    “我说是刚刚才想到的,顾先生信么?”顾卿无奈地

    她事虽然也有计划,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依靠临场发挥。实在是那份记忆虽然已经被她收,但到底不是属于自己的,总要事到临,才能“灵光一闪”,她也很绝望呀!

    ☆、第111章 本职工作

    顾铮是相信贺卿的。

    她如果早有打算, 这件事本不需要瞒着他, 毕竟他心里虽然有疑虑, 却也不得不承认,在当, 贺卿这理方式更合适。

    而且归化的异族仗着地利之便,往往桀骜不驯,被朝廷打压了就主动归附,等朝廷放松了,或是日好过了,又反叛作。如此时常反复,才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判语。

    说实话, 顾铮虽然是个儒生,却也对这十分腻味。

    只是朝廷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又要现天-朝上国的风度, 也只能容忍了。

    但是现在, 贺卿无疑提了另一解决办法——不是划一块地盘让这些落聚居, 而是直接将之打散, 混普通大楚百姓之。如此,他们没有了族人支持,也就不怎么敢闹事, 只能适应和,久而久之,心思自然就转移了。

    既然如此, 尝试一也未为不可,若真能解决这些问题,将来其他地方的异族也可比照此办理。比如西北的归化州,就聚居着好几个归附的草原落,时常闹腾些事来,令当地官府十分痛。将之迁原,移风易俗,想来就会好理得多。

    这些事,贺卿必须要靠他和面的人去安排,完全没有对他保密的必要。

    所以她说自己是刚刚想到,顾铮是相信的。有时候他觉得,贺卿其实并不算是个明的政客,却总是能够另辟蹊径,人意料地把事解决。这是她的天赋,或许也是她的奇遇,所以顾铮也没有追问的意思。

    他,“既然殿已经了决定,臣回就去安排。争取年将他们迁移完毕,今冬和明年天便可垦荒地,赶上耕。”这迁移的人,如果不能自给自足,就只能靠官府供养。若能尽早开垦土地养活自己,自然是好事。

    接来,就是等西南的局势酝酿发展了。

    又跟顾铮商量了两件事,贺卿忽然问,“今日是初几?”

    “六月初三。”顾铮回答了这个问题,话一,立刻意识到贺卿想说什么,,“殿没有记错,今日便是江南船队海的日。”

    赶慢赶,终于赶在了六月海。

    这效率,顾铮自己想起来都仍旧有些不可思议。固然是因为这只是初次航行,许多商队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并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