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 分卷阅读23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语带过。

    他没有细说的是,辽东的动静来自朝鲜,从兵那边遣在朝鲜的细作回报来看,日本频频扰朝鲜沿海,虽然动作不大,但没有间断,如今的朝鲜王朝承平已久,国小人穷,但朝廷党争一儿也没落后于明朝,同样勾心斗角,互相倾轧,在这,军事力量当然不可能大,朝鲜国王李琈去年才刚刚登基,原本听到日本海船不断扰边,还好一阵慌无措,结果久而久之,看到对方似乎没有登陆的意思,也就麻木了,听之任之,只要不是闹得太严重就不去

    但朝鲜不,明朝不能不。一来朝鲜李氏王朝对大明毕恭毕敬,自称臣属,虽然这个臣属国并不争气,但对于宗主国来说,朝鲜要是太过争气也会让人警惕,所以一直以来,明朝都睁一只闭一只。二来倭国叩边,最终的目标明显不是国土狭小,资贫瘠的朝鲜,而是原王朝,亡则齿寒,从战略的意义来考量,为了辽东的安宁,一旦日本真的打到朝鲜,明朝也得手相助。

    所以当朝鲜细作向朝廷报告了倭国这一动态之后,上引起了兵的重视,并上报给阁和皇帝,好巧不巧,就在这个时候,已经占据了爪哇的荷兰向明朝提借台湾,也就是澎湖地区作为居留地行通商的请求被朝廷拒绝之后,又提租借濠境的要求,这一回朝廷没有明确拒绝,只说此时濠境由牙占领,荷兰可以自行与之协商。

    这只是一个权宜的借,皇帝和阁的目的在于希望荷兰与牙最终打起来,朝廷好找机会收复濠境,而此时广东沿海往来荷兰商船之,发现倭人的影,而且看那模样,不似寻常商贾,广东巡抚不敢怠慢,连忙上报。

    这一南一北,同时滋生是非,在戚继光这等久经沙场的老将来说,却巧合过了,明显有些刻意,是以在赵肃离京之前,还曾就此事与戚继光商讨过,皇帝当时也在场。

    所以赵肃这句看似寻常的话,实际蕴着极为丰富的义,一旦辽东有战事,很可能荷兰也会跟着不安分,这个时候,无论是掺和还是观战,天皇帝远,那些总督巡抚一来一回的奏报,也要上不少时间,而赵肃坐镇福建,就能起到居调度的作用,免得浪费时间途请示,为己方赢得宝贵时机。

    薛夏则想得更多,他见赵肃并不意外,就知他早已知,那么陛为何不亲自把密旨给他,而要通过自己去传达呢?无非也是要告诉他,赵肃在圣上心目的地位,让他不可怠慢。

    想通了这一层,他对赵肃就越发敬畏起来。

    一行人了福州府,脚程便缓了来,赵肃虽然归心似箭,但考虑到带了一大帮妇孺老幼,自己不用休息,别人也要休息,再说这帮锦衣卫,虽然受命随行,也不是赵家的仆役,就跟薛夏说了一,准备找间大客栈投宿一晚再走。

    天还早,而且晴朗,他们走的是大路,沿途路两旁挤满了人,别说轿了,就连骑着要通过也难,只有间留一条路来,唢呐声由远及近,嘈杂闹,一队穿大红衣裳,鲜艳夺目的队伍行了过来,八抬大轿前面一匹白,上坐着个年轻人,顾盼风,喜气洋洋。

    赵肃:“看样是今日有人迎亲,我们避让一吧。”

    薛夏答应,让手到后去吩咐一声,赵家的车也连忙靠着路边停,只是路宽度毕竟有限,对方轿队伍又很庞大,加上两旁围观的人群,等到走近了才发现还是堵住,一时半会是通不过了,除非把人群疏散了,赵肃他们的车才能再往旁边避一避。

    旁边就有路人哎哟一声:“今日是知府公娶亲的大好日,知府大人早就吩咐去,轿途径之,全城车都不准通行,你们怎么还驶到这条路上来?”

    上的新郎官见状,皱了皱眉:“怎么回事,不是清路了吗?”

    轿后随即有人小跑上来,对着他赔笑:“公见谅则个,估计是城门的卒忘了说,不小心把人给放到这条路上来了,小的的上去让他们避让,您别生气!”

    新郎官沉:“我事先提醒过你多少遍了,这大好日,误了吉时,你担当得起吗?”

    “小的上把他们拿!”

    “现在是拿人的时候吗?先把他们赶到一边,回查查他们是什么来路,再和他们算账!”

    “是,是!”

    那人被他骂得唯唯诺诺,一边带着一些衙门官差过来清路,对赵肃他们自然没有什么好脸。“快些到一边去,知府公大喜的日,不与你们计较!”

    薛夏和一锦衣卫也变了脸,锦衣卫三个字,在京城素来是横着走的,虽说近些年收敛了很多,但也轻易没有人敢掠其锋芒,听到这三个字,避之唯恐不及,哪知来了这南边,居然被人撞了上来。

    薛夏怒极反笑,本发作,思及赵肃还在一旁,他才是正主儿,而且赵阁老还赶着回家给夫人奔丧的,便忍住了气,看向赵肃,轻声问:“大人?”

    赵肃一笑,对方的轻慢在他看来浑不在意,完全不值一提。

    “他难得大喜日,让一让也无妨,只是劳烦竹石了。”

    竹石便是薛夏的表字,他闻言忙:“大人说哪儿的话,应当的!”

    说完就指挥着手和赵家的人路边的人疏散一些,将车往里靠了靠,直到足以让对方的轿通过,可就这样也耽搁了一些时间,新郎官脸沉地看了赵肃他们一,也没说什么,继续往前行去。

    他那个神,摆明了是不肯罢休的,这群锦衣卫哪里还有看不来的,薛夏手边一个叫余善的笑:“哟呵,就一个小小的知府的儿成亲,也敢摆这样大的谱,还想来找回场不成!”

    另一名锦衣卫黄永也笑:“怕他作甚,兄弟几个自从跟着阁老京,就没好好活动过骨了!”

    “偏就你们话多,还不赶走!”薛夏瞪了他们一

    几人嘻嘻笑着,重新让车驶上大路。

    赵肃是个不喜摆架的,跟这群人混久了,别人也都知好,不会斤斤计较,更不像其他文臣那样自恃份,所以一锦衣卫都与他相愉快,言语之间也亲近随意得很。

    见他们要走,旁边有老人家好心提醒:“几位是外地来的吧?这知府公可不好相与,各位还是趁早离城吧,免得多生事端。”

    谁知这些“外地人”闻言犹面平静,似乎不当一回事,车里还有小孩儿掀起车帘往外探看嬉笑,老人家摇摇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