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 分卷阅读22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走一段路,赵肃正想与他们辞别上,却听后面一阵快疾奔之声,数十骑锦衣卫飞驰而来,为首正是当年随同赵肃一广州的薛夏。

    “大人请留步——!”

    薛夏大喊一声,动作利落地,却是额见汗,想必一路行来赶得很快。

    “大人!”他气,“皇上有令,命我等随保护大人归家,在大人返京之前,护卫左右,以策安全!”

    第143章

    此话一,在场众人脸各异。

    赵肃辞官京,私底揣测的人不少,都皇帝为顾全大局,放弃了自己的老师,又赵肃这一走,只怕再要起复,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结果京郊折柳亭,无论是别有用心,还是惋惜遗憾的人,都看到了这一幕:快加鞭的数十骑锦衣卫受皇命而来,即将护送赵肃南。这殊荣,谁人有得?看来赵阁老不仅没有失了圣眷,反倒以退为,加了在陛心目的地位。

    既然是帝命,那就推辞不得,赵肃心知那人的用意,不免暗自苦笑,可又熨帖动。

    “赵肃微末之,岂敢劳烦诸位随行?”赵肃拱手,薛夏是老熟人了,但客气话还是要说的。

    “大人客气了,我方才怕追不上,所以赶路赶得快了些,您且与诸位大人叙别,无须理会卑职等。”薛夏自然也客客气气,自从当年跟着赵肃在广州转了一圈回来,他的傲气就收敛很多,这些年在京里磨练了一遭,迁至锦衣卫指挥同知,仅次于锦衣卫都指挥使,在锦衣卫里,也是个一人之的人了。

    皇帝派他来保护赵肃,他心里一丁埋怨也没有,因为他很清楚,当今圣上从来就不会随心所,毫无目的的事,以自己在锦衣卫里的地位,还派他随行保护,那就说明赵阁老在这位皇帝心目的地位非同一般,而且极有可能日后还要起复的,没辞官前,赵肃就已经是次辅了,如果他日真又卷土重来,谁能担保不是一跃而上首辅的位置?早打好关系,有利无弊,何况他这些年与赵肃关系也不错,这趟差事,自然乐意之至。

    这边叙完别,赵肃等人上路,二十骑锦衣卫,两辆车的小娃娃和女眷,一辆车的书籍杂,加上赵肃、赵吉几个,就算赵府人简单,这么算来,也是蔚为壮观的一群,况且薛夏等人上还穿着锦衣卫的飞鱼服,简直就像钦差京办案,绝对无人敢惹。

    回家奔丧,脚程不能慢,但是带着小孩和女眷,也快不到哪里去,这一路来,过了将近两个月,才算到达福州地界。

    此时赵肃已经让薛夏他们换了常服,毕竟千里迢迢,他现在的份也是白衣,再让锦衣卫堂而皇之走街串巷,就太过招摇了。

    福州官平坦,赵肃骑着跟薛夏在前面,其他人在后缓缓跟着。

    离家越近,赵肃慨越,转间也已十数年过去,恐怕母亲陈氏鬓边的白发也多了。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陈氏一片慈母之心,不因贫贱富贵而改变,但在他当了京官之后,却不肯跟去京城享福,即便封了诰命,还是待在乐那个小县城里,听说这几年又在自家后院辟一块田地,了些青菜瓜果。

    而对妻陈蕙,赵肃说不清是什么样的觉。

    从这个时代的标准来看,她弱多病,而且常年不在边,自己不但没有纳妾,还亲自抚养儿,已经十分对得住她,但赵肃骨里,毕竟永远也无法彻底成为一个“古人”,一对夫妻十数年没见过面,这放在后世正常吗?当然不正常。然而在古代,这是十分常见的事,丈夫放外任,妻留在老家照顾公婆女,只不过陈蕙是自愿的,她不好,也无法适应京城的生活,更不想与那些官宦家眷应酬。以赵肃的份,她到了京城,说不定还会被里接见,这对别人来说或许是求都求不到的殊荣,可放在陈蕙上,却避之唯恐不及。

    这么多年的分离,就算原先有什么也早就消磨殆尽,更何况赵肃对她一直只有夫妻之义而已,陈蕙也只有在每几个月寄来的信,在婆母陈氏对儿絮絮叨叨的问候和关怀,夹杂着一两句淡淡的话,一如她的人,淡得几乎剩,了无痕迹。

    薛夏见赵肃有神,心知他是想起自家病故的夫人了,便凑过来闲聊,有意让他分分神,也免得伤心过度。“这一路走来,虽然已是秋,但从北到南,叶却越发绿了,让人一丁也看不临冬。”

    赵肃:“南方便是如此,再怎么冷,福建也不会雪,不过南方的冷和北方不一样,北方是冷,南方是冷。这冷,有时候比冷还要难熬,许多北方人便说到了南方过冬,一都不习惯,来年二三月的时候,还有回南天,那个时候才是最难受的,家里柜桌椅,像蒙了一层雾,摸上去都是漉漉的,连被也是,伸手一摸,都像刚洗好没晾的。”

    薛夏想象了一那个景,哎哟一声:“那可不是难受极了,大人都怎么过的?”

    “过了那段时间就好了,靠海的地方都这样,广东那边也不例外,不过就算这样,我也乐意住在老家。”赵肃笑了笑,“这靠海,海鲜就多,首先吃是一绝,洋的船只来来往往,新鲜玩意也多,要玩,也不逊于京城。这些年倭寇几乎绝迹,海患也慢慢平息,师已经初规模,待我大明将海疆都建设起来,把包括台湾在的海上列岛都涵括来,让外不敢窥视,才是真正枕无忧的时候。”

    薛夏疑惑:“台湾?”

    赵肃喔了一声:“便是澎湖。”

    薛夏想到临行前,皇帝给了他一密旨,让赵肃可以在必要时,节制两广、闽浙一切兵权事宜,包括师,代天行事,先斩后奏。届时,连总督巡抚也得听命于他。当然,这旨意在他们上路之后的第二天,薛夏不敢耽搁,就已经给赵肃了,只是他不太明白皇帝这样的用意。

    如果是为了表示对赵肃圣眷未衰,何不明明白白昭告天,赏赐财或封号于赵肃,这在本朝也不是没有过先例,反倒是以这样暗授命的方式,越发令人琢磨不透。

    赵肃仿佛看薛夏的疑问,淡淡:“陛唯恐这几年,南边会有战事,到时候朝廷离此地千里,消息传递未免不及,也是以防万一,以策万全。”

    薛夏大吃一惊:“南边要有战事?”

    第144章

    “只是推测罢了,近来辽东和南边都有些动静。”赵肃轻描淡写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