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 分卷阅读16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言,保你升迁。”

    穆华叹了气:“大人这是要把官往火里推啊!”

    赵肃摇:“本堂这是要救你一命,否则大可让御史弹劾你一本,何须绕这么一大圈!”

    穆华苦笑:“大人是放过我,但如果把他们供来,我照样没什么好场罢。”

    “凤章,何须如此悲观,”赵肃着他的肩膀示意他坐,又亲自端了茶递给他。“你今年多大岁数了?”

    穆华一愣:“五十有八。”

    “你可觉得自己有如当年严嵩徐阶一般的圣眷么?”

    穆华皱眉:“大人就别揶揄官了。”

    “非是揶揄。”赵肃的语调如和风细雨,慢慢他的心。“朝廷有制,官员年满六十则需致仕,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严嵩那样,令嘉靖帝青有加,耄耋龄还在首辅位置上。满打满算,你也还有两年而已,很多人到了你这岁数,想的不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而是怎么尽可能为孙后代多着想些。你说对吗?”

    穆华想到自己还在国监当监生的儿,心猛地一:“大人……”

    “别急,你回去好好想想。”赵肃善解人意地拍拍他的肩膀,没有迫他立时作决定。

    穆华心翻江倒海,作着天人战,许久才慢慢起往外走,竟也忘了向赵肃告退。

    “等等。”

    赵肃见他瞬间受了惊吓的表,不以为意地一笑,把那盏琉璃灯笼到他手里,霭声:“好好收着,别再碎了。”

    穆华手一抖,只觉得他话里有话,却又挑不病,对上赵肃那张温和无害的面容,他的胃就一阵痉挛。

    现在他才发现,前任尚书朱衡是多么好的一个人啊,可惜这么好的一位老尚书,竟然被他们联手走了,结果接任的这位……

    哎,悔之晚矣!

    穆华回到家,越想越觉得胆战心惊。

    赵肃说得没错,朝廷风云变幻,谁也摸不清以后是个什么形,他在这里几十年,见多了人走茶凉的凄凉景况,从严嵩到徐阶再到拱,谁不是这样,官场无父,他虽然着张四维同乡的名靠着张居正这棵大树,可赵肃那边也有一同年和拱旧党,真掐起来,谁赢谁输还不知,他自己肯定要成为赵肃杀儆猴的对象,在工这些年,他也私吞了不少钱,可要是没命,一切都白搭。

    穆华又想到穆玉臣,这个独自幼被捧在掌心,读书不成,当然也没法通过科举当官,这才靠自己的关系成了国监荫生,如今的国监祭酒是王锡爵,听说还是赵肃的同年好友……

    他想了整整大半宿,直到两,脑袋嗡嗡直响,才终于定决心。

    第二天一大早,赵肃刚到工衙门,就瞧见自己办公的屋站着个人,而且看模样,已经等了一段时间了。

    “凤章,这么早……这是怎么了?”

    招呼还没打完,对方一抬,赵肃就被他的憔悴形容吓了一

    穆华脸灰败:“大人就别调侃官了,官这是来请罪的。”

    赵肃声不动,仿佛早已料到:“呵呵,来说罢。”

    了门,只有他们两个,穆华也不拐弯抹角:“大人,官可以把这几年工的账目明细一一奉上,但是官想知,大人昨日说的那些话,是否还算数?”

    “自然算数,我保证绝不让你被牵连去,而且此事一了,就会保举你到南京六,也算是善始善终了。”

    穆华苦笑,事到如今他也不得不相信赵肃,更何况官场也是讲信用的,正所谓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答应了别人的事,如果没有办到,反而赶尽杀绝,就会被视为不守承诺,这样的人,以后也没有人敢相信他了。

    “大人是叫人来记,还是想亲自记?”

    赵肃讶然:“没有账簿?你都背来了?”

    穆华坦然:“账册这东西,一旦被查来,就是真凭实据,最安全的作法,自是铭记于心了。”

    “那你说罢,我来记。”

    穆华便说了起来,某年某月某日,因什么工事用了多少材料,其每份实际费银两,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事后赵肃找人对,确实也分毫无差。这样过目不忘的本事,即便放在后世,也是罕有,可惜他这份聪明才智,却没用在正上。

    有了这份册,整顿人事自然不再是难题,赵肃趁机把工都清理了一遍,该走的走,可以罪立功的暂时留,当然吞的银也要吐来,不过半个月时间,工左右侍郎都已换人,苏正被擢为右侍郎,而复职的潘季驯则被任命为左侍郎。前者擅算,后者于治河,赵肃就让他们各自负责一块,又将各司职责明确来,这其还裁了不少无用的职位,罢了不少冗员。

    自然有些人不甘心,上疏皇帝,可都没掀起什么风浪,因为这次整肃让工生生从赤字抠五十万银两,原定拨给工的一百万两,直接可以省一半,挪作军费,这阁里皆大喜,人人开心,张居正自然也不会去找赵肃的不痛快。

    到了年,张居正看条件成熟,便正式向皇帝上疏,提考成法。

    第94章

    考成法,说白了,其实就类似于现代公司里的绩效考,年初官员们把今年各自需要的事罗列在折里呈到京城,就是工作计划,京城会有专门的人员将这些工作计划记录在册。比如你说去年县里洪泛滥,今年要修筑堤坝,等到年底检查,好,堤坝没修,分。分程度也因你的完成程度而不同,如果大分完成了,可能就是降职,如果完成率很低,那就是革职了。

    大明虽然有针对官员考的京察和外察,可除非是像太祖皇帝那样睛里不得沙的人,才能震慑百官,否则这些考只是于形式,甚至成为排除异己的工,隆庆六年曾经利用京察清楚拱余党的张居正当然再明白不过,所以“工作考”的实施就成了当务之急,只有把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淘汰掉,提一批会事的人上来,他后面那些改革才能实现。

    这是张居正的得意之作,在他之前,几乎从来没有人明确提这样一个办法,而且对于那些只会埋事,却不会讨好上司的人来说,考成法无异于一件好事。——当然,这人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就算张居正为首辅,也压不住许多怨声载的声音。

    赵肃也赞同考成法,只不过他旁观者清,却也看到一些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