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下有火 - 分卷阅读12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稳还容易坏。由此也能看,虽然扎看着简单,但要得结实又稳当,还是需要一定技术的。

    无论什么木工,都应该先有图纸。而扎的图纸对于王小树而言,也是小菜一碟了。把八木条的尺寸确定来之后,就可以分“工位”了。第一个工位是要先把原木照留有余量的尺寸切成木板,而后第二个工位把木板刨一个确定的厚度,这就确定了一个维度。第三个工位拿墨线把确的尺寸画在木板上,第四个工位照尺寸切好木条,于是另外两个维度也确定了。第五个工位对木条行抛光,在木条上打好钉孔,使得第六个工位能够照图纸把木条组装成扎的主架,再蒙上厚麻布,这扎就算是完了。

    每个工位的工作都很容易理解,多加练习也能够很快掌握。而由于每个工位的工作量都是不同的,后组也没有直接照不同人分不同工位,而是首先讨论了各个工位的记工方式。费的时间不同,对于同一个扎的工作而言,不同的工位所记的工应该不同——如果把第一工位记为三个工,那么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也应当记三个工,而第四工位则应该记四个工,第五工位记三个工,第六则记两个工。

    平时大家虽然是以线的形式活儿,但也不是非要每人都固定某一项工作,而是可以随时换工位,只要能保证六个工位投的劳动量比例在“3:3:3:4:3:2”即可。并且,虽然组里的张玉荷才是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儿,但像是第三和第六工位的活儿他却也能。因此,他在互助组里也能和别人一样的一份儿活儿、赚和别人一样的一份粮

    别看这似乎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小事儿,它却是证明了男孩儿在其余组员全是女人的互助组里也能去。在这个有女有男的互助组里,张玉荷没有成为他的拖累,而是能够跟他一样挣一份应得的收。这也成为了一个同工同酬的好案例,让那些还受到旧思想影响的人意识到,男人虽说力上弱些,但活儿却不比女人差。

    后扎,不光是卖给村里的其他乡亲们,也卖了丘村外,特别是接了许多邻近的村的订单。而除了扎之外,后组也从解放区的城里接了一些例如桌、椅之类的订单。同样由着这标准化和线的办法,由王小树预先画了图纸,而后组员们分工位地一起,既能得快,还能得合乎标准,而且大家一起活儿还不觉得累。

    冬天结束时,后组把木工赚的钱拿来了一分用于购新的生产资料。由秋穆负责去买了两半大的骡,又找丁福多打了四整铁农。这儿,后地的工总算是真正齐了。

    注释:

    草木灰:植燃烧的残留,主要成分为钾盐、钙盐、碳酸盐、磷酸盐等,其浸呈碱;传统用于施,也可用于化工制造。

    作者有话要说:  周末休息,不存在的。

    辣学校,辣课。

    ☆、第一百二十一章:担忧

    这儿,后组终于能脱了这个“后”的名号。虽然在生产上还谈不上先,但在生产组织上却是让人刮目相看了。

    相比之,一些原本生产工不缺乏的互助组,却因为记工、分方面的不合理,甚至是因为先犁谁家的地这样的小事儿而闹矛盾。有一个互助组还因为其一个农组员就好把自己家的驴借给别的组员来换工,而自己不工,别的组员看不惯她,最后把她踢去了。

    然而从实际况上分析,其实秋穆所在的这个后组之所以组织生产得好,并不是因为他们采用了什么先的组织理念,反而就是因为一开始组员们都很穷。因为从一开始大家都穷、没什么生产工,组织生产的优势才格外明显。原本后组的组员要么只能靠借农、完全靠人力地,要么就是连靠人力地的力都没有,而组织起来之后,大家不仅能靠牲地了,还拓展了别的副业,这样组织生产的好是十分明显的。

    而正是因为组织生产的好十分明显,组员们才不太在乎一开始必然存在的分不合理的问题。尤其是随着互助组公有的生产资料越来越多,之前大家各自贡献来的分已经显得微不足,组员们显然都更认同照各自工的数目来分最终的成果,也就是所谓的“劳分”。

    除了客观上穷的原因,主观上组员们的自发组织倒也有些贡献。除了“劳分”之外,因为后组里的组员们都在一起活儿,关系也得很好,谁有什么困难,组里的其他人也会帮忙。以前每家每如果有余的粮,都会存一分当作应急的储备,而不会全都投副业生产。后组成立之后,组员们也逐渐有了些余粮,要说各家存起来当作储备怕还是不够,于是就脆存在了张八全的生前住的那间房里,组里谁有急用就可以拿来。

    由于从概率上讲,后组是不太可能同一时间有很多组员急用粮的,所以每家都存那么多粮实际上是阻碍生产的。如果把应急的粮一起存着,就能在满足组员应急需要的同时,减少储粮的总量,把更多的余粮投副业生产,这样显然是更有利的。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组员们的安全。正是因为这两,后组的组员们在村里虽然依旧比较穷,但却没有现过不敷况,互助生产组织得很有秩序。

    质生活上的问题逐渐解决了,后组的组员们又开始关心起神生活上的问题起来。

    张玉青从前当地主小的时候,从来不心养家糊方面的事儿,之后经历了清算地主、又经历了组织生产,这个年轻人倒算是改造成功了。或者说,她给改造得有儿过了,之前是藐视普通农民的劳动,而现在倒是过分担忧普通农民的生活起来。

    整个后组没有哪个姑娘比她更关心后组未来的生产目标。去年秋天打来了一车玉米,别的组员都兴兴的,她却担心得立刻开始算这些粮是否能够全组人过冬。冬天过年时张八全咳嗽了一声,她立刻又开始思量治病开药需要多少粮。这个年轻的姑娘似乎过分担忧后组的生产目标没法达成,每天完活儿都要到别的互助组去看,看到别的组也跟自己组差不多才能安心。

    秋穆在后组负责记账,时常调侃她:“玉青,你天天在这儿嘀咕,是要钻钱儿里去了?要不我这会计不当了,你来当个试试?”

    张玉青毕竟是个孩,有些不服气地说:“我哪钻钱儿了?我不是担心生产目标完不成嘛!”

    “完不成能怎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