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山泉有点田 - 分卷阅读7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账。

    周送了一百去县衙,又送了邱五爷五十,剩的就放在家里自家吃了。

    她对赚钱虽然非常心,但自己生活得舒适才是最本的追求,所以之前卖土豆也好,现在卖玉米也好,周并不死扣那一边角银,宁可少赚钱,也不能少了自己那一吃的。

    ——她只卖两千斤土豆给齐世云,剩的两千斤里卖掉了五百多斤,送人的加起来也有两百多斤,邱家是大,再有给冬叔家的二百斤,这剩的就只有一千一百多斤了。其有八百斤是选来留的不能动,等过了年周还打算在村里卖一波。剩的这三百斤,周都有些担心不够吃。

    卖完了玉米,周的存款就有五十两了。

    这还是今年的地少,明年将开来的其他土地都上,要赚五十两不太容易,但二三十两想来总是有的。到时候再压压价,应该能在陈县尊离任之前将买山的事来。

    算完这笔账,周便觉得轻松了许多。

    虽然她也清楚,山并不是买来就算完的,之后要将之利用起来,要投的钱并不会少,但总归最难达成的一步差不多了,其他的慢慢来就是。

    从穿越过来开始,她肩上始终压着沉甸甸的担,如今总算可以放来歇一歇了。

    这一歇就歇到了秋节。

    八月十五,团圆之日。

    这天周亲自厨,了一个锅兔,一个土豆烧,再加上各冷盘素菜,居然也凑够了八菜一汤,摆了满满当当的一桌,十分有过节的氛围。

    这顿饭吃得很久,也十分尽兴。

    每个人上都能够觉到一与往日截然不同的生气,一看就知过得很好。

    因为心好,周甚至还跟齐老三喝了一酒。她这之前本没沾过这东西,结果可想而知。半碗酒肚,周就觉得意识都昏沉起来。虽然没有醉得意识不清,也没有到看不清人,但她知,自己醉了。

    也不知是醉在酒里,还是醉在这蒸蒸日上的日里。

    耳边是齐老三和安氏说话的声音,但周觉得听不太清楚。她半靠在桌上,虚虚的眯着睛,盯着不知什么地方,目光似乎能够穿越时空,看向另一个世界里的家人。

    又是秋,失去了她之后,他们过得好吗?

    周很少让自己去想这个问题。因为这完全无解的问题,怎么想也都只是让自己徒增伤,如果真的是为了家里人好,那就要过好的日,不让他们为自己担心。

    但这番话,清醒的时候骗骗自己也就罢了。这会儿喝醉了,周就没办法将那些翻涌的心思压去。

    就算她过得再好又如何?哪怕有一天挣成了全国首富,另一个世界的人又怎么可能得知?

    这一刻周忽然想起了一句从小就会背,耳熟能详的词来。

    人有悲离合,月有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当年学的时候只喜它的音韵之,余味无穷。但有一天真正懂得这其滋味,才明白究竟有多苦。

    这世间最痛的事,生离,死别,她都占全了。

    一滴泪蓦然来,将周惊醒。她撑着占了起来,扯开一个笑,随了一句,“我好像醉了……”然后便步伐凌的回了自己的房间。

    一墙之隔外,静默片刻后,齐老三,“已经很晚了,就到这里吧。”

    其实并不晚,天才刚黑不久,月亮才刚刚爬上树梢,正是赏月的好时候。前几日邱家来人,送了一盒工异常的月饼,原本要留着今晚吃,也还没有开封。

    但没人反驳,安氏和石安静的将桌面收拾了,然后各人洗漱之后,便回了房间。

    周静静地躺在床上,银白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床前,又让她想起了“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望明月,低思故乡”。

    这一明月啊,不知寄托了古往今来多少人的相思相望,所以与它有关的诗句太多,又都太愁。

    “吱呀”一声,是门被人推开了。周微微侧,便听见石低低的叫了一声,“阿?”

    “怎么了?”她糊的问。

    石便走了来。他站在床前,正好站在了那一片月光里,微微侧着,所以月光照亮了他一半的面孔,稚已隐约显了几分沉稳。他沉默片刻,才低声,“阿,爹娘和我都在,我们一家人在一起。”

    这安来得十分突兀,但周沉浸在自己的绪之,并未察觉。这番话石说得认真,也稍稍冲淡了几分她心的郁,她不由轻轻,“是啊,我还有你们。”

    第38章 丰收之喜

    秋节过后, 天气就一天比一天凉了。虽说捂秋冻,但周向来怕冷,夏天的衣裳早就穿不住, 换上了更厚的夹袄。

    今年手里有钱了,周自然更不会亏待自己, 早早就已经采购了布料, 让安氏制成新衣, 上之后括又和, 平常跟那些小妹们见面时, 不少人都闪着羡慕嫉妒恨的光彩。

    其实如果有可能的话,周还是很愿意带挈这些乡邻一起发财的。

    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如果村里只有她一家赚钱, 难免引人注目。天月久,跟村里人也就有了隔阂。但如果大家能一起发财,关系自然会更亲近, 而且承了她的, 自然也就会站在她这一边。

    一样米养百样人,大分人见了别人好, 估计只是红一就算了, 日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但总有些野心家见不得旁人好, 会生不该有的心思来。而且不止是村里, 周边其他几个村, 说不准也会有人蠢蠢动。

    但只要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站在自己这一边, 周就不必理会这样的犬吠之声。

    再说, 衣锦还乡,造福乡里,也是华民族的老传统了。

    只不过现在她自己也还在奔小康的路上,能力有限,能的实在不多。不过在周看来,世上笨毕竟很少,这些村民们之所以世世代代穷苦,无非是界不够,只能看到前这一亩三分地,所以也不知如何变通,但有了她带,很多人的心思也都活络了起来。

    至少,经过今年这样的阵仗,明年肯定有不少人家植玉米和土豆。

    虽然不可能卖上今年这样的价钱,但总归是一个项。而且实际上,这时候很多人家都是在吃不饱的状态之。这还是丰年,一旦闹了灾荒,只会更惨。玉米和土豆都是产作,而且抗旱,又不挑土地,至少吃饭的问题不需要太担心。

    至于别的,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天气一凉,周就在家里烧起了炉。虽然安氏一直嘀咕这样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