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妇 - 分卷阅读14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你得答应,我别把我在京的事儿跟你家的人提,成不成?”

    崔凤林愣了愣,才,碧青拿过笔在纸上飞快把答案写上,就跟二郎走了。

    等碧青几个没了影儿,后几个小:“凤林,这丫真是你师姑啊。”

    崔凤林看着那张纸了会儿神,才,把那张纸折起来放到怀里,脸一肃,跟几人:“以后不许再为难二郎,谁敢为难他,就是为难我,听见了,听见了?”

    几人明白,只要崔凤林发话,在太学就跟皇上的圣旨差不多,从今儿往后,王二郎就是太学里的大爷,想想,几人都跟梦似的,谁能想到王二郎这么个庄稼汉,竟有个如此的嫂,再想想旁边王二郎那个大哥,这一家还真是有儿不搭调……

    ☆、第60章

    二郎住的屋不大,两个人住却也足够了,同屋是个兖州府的,年纪有三十多了,大概因为年纪大,看上去很是稳重,跟大郎说了两句话,就拿着书去了。

    碧青这才仔细打量二郎的住,收拾的极净,折叠整齐的被褥放在炕两侧,书籍都摆在炕柜上,对面窗两张不大的书桌,碧青一看就知左边是二郎的, 桌上的文房四宝是自己亲自挑的,摸了摸石砚:“走的时候匆忙,这方石砚却有些,回寻着好的,叫人给你捎过来。”

    二郎摇摇:“这方石砚比家里的那块好多了,我使着也顺手,什么还买,白白浪费了银。”

    碧青笑了笑,这些事儿不用跟二郎说,自己给他预备了就是,这里是太学,从这儿去的,都是大齐的官儿,可以说,这里就是大齐的初级官场,官场最是势力,崔凤林那些人,不就是看二郎是个没儿没叶儿的庄稼汉,才敢欺负的吗。

    哪怕刚那个同屋,见了自己跟大郎也是冷冷淡淡的,虽言语未表来,可那轻视还是相当明显。碧青琢磨着,自己是不是走走东篱先生的门路,给二郎换个舍友。

    二 郎又问了好多家里的事儿,碧青一一跟他说了,见二郎一脸思乡之,不禁:”听师傅说,过年的时候太学里会放年假,到时我叫江伯来接你家去,过了大秋,咱 家就搬新家了,莲咱家新房盖的差不多了,你的屋想怎么收拾,就给嫂捎个信儿回去,若不跟嫂说,嫂可瞧着收拾了,到时候你别嫌不好。“

    二郎咧开嘴笑了:“嫂收拾的哪会不好。”

    大郎忽:“不用江伯跑了,今年过年俺也家去。”

    碧青愣了愣:“你们骁骑营也有年假?”大郎摇摇

    碧青:“没有你回去啥?”

    大郎没答碧青的话,反而问了句:“咱俩的屋得好好收拾。”

    一句话碧青的脸腾一红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厮是说圆房的事儿呢,碧青想想,过了年自己也十六了,在乡十六的丫都生了,怎么着也该着圆房了,再说,不定那会儿大郎就去北胡打仗,这一去不知几年呢,也不能再拖了。

    大郎见她没摇,睛都亮了:“俺回就去跟统领大人请假。”说着自己嘿嘿的傻乐起来,二郎也跟着笑,哥俩笑的碧青有些不好意思,白了大郎一:“笑什么,就知傻笑,走了,去找个馆吃饭,好容易来一趟,该给二郎打打牙祭。”

    刚要往外走,二郎:“嫂,不用了,外的馆也比不上嫂的饭香,嫂还得在京城待些日,这几日了学,我就过去,吃了饭再回来也不晚。”

    碧青笑了:“成,瞧瞧我家二郎这张脸都瘦成啥样了,可见太学里的饭不好,正好趁着嫂在京,给你好好补补,要不,今儿就跟我们回去吧,午可还有课?”

    二郎:“还有一堂律法课。”

    碧青:“律法是国之重,不可轻忽,当好生学习,那我跟你哥先回去,等晚上叫贵伯来接你。”二郎

    碧青把东西放,嘱咐了二郎几句,这才走,大门的时候,守门的两个侍卫颇的送碧青两老远才回去。惦记着卖汤饼的祖孙俩,碧青叫贵伯绕了儿路,把自己跟大郎放在河边儿就让他回去了。

    河两岸了不少杨柳,如今盛夏,枝繁叶茂的,遮住了上的炎炎烈日,投一片难得的凉。

    有有树总是比别凉快,故此,还不到晌午,河边儿已经有了稀稀拉拉的人,卖茶的,卖冰碗儿的,卖凉糕的,这些摊上都站着三两个客人,只有祖孙俩的汤饼摊无人光顾,大的天,谁不想吃儿凉森的,哪有吃汤饼的。

    碧青侧看向大郎:“你常来这儿吃汤饼,是不是因为看着祖孙俩不易。”

    大郎:“媳妇儿,昨儿咱实在不该白吃那两碗汤饼。”

    碧青白了他一:“叫你说的,我差这一碗汤饼吃不成,昨儿婆婆诚心要谢你,若咱们执意给钱倒不好,人总有自尊,穷人也一样,再说,咱不白吃汤饼,今儿我不是来教凉面了吗,只学会了,不能说多富贵,祖孙俩糊应该不难。”

    大郎挠挠:“俺不懂,媳妇儿你说咋办就咋办。”

    碧青好笑的:“你就不怕像何说的,我把咱家的钱都霍霍去,让你喝西北风。”

    大郎忽的正:“不怕,就是没钱俺也能养活你。”还说这家伙不会说甜言语呢,这会儿说起来让人直甜到心里去了。

    大郎说完忽回过味儿来,偷看了碧青一:“那个,媳妇儿,你,你咋知跟俺说的啥?”

    碧青眨了眨:“这就不能告诉你了,总之,别人跟你说的什么,我都知,你要是想骗我可没门。”

    大郎愣了愣:“都知?媳妇儿你是神仙不成。”碧青抿着嘴笑了:“傻样儿吧。”

    汤饼摊的小叫成材,很聪明,碧青只教了一遍儿就会了,凉面是最简单的吃,只要面够劲儿,调好料儿,夏天菜不是稀罕东西,不论黄瓜还是豆芽亦或是别的都成,用开汆一,放到冷里过凉,就是最好的菜。

    碧青代成材过凉的面记得用油拌一,这样不会黏在一起,来了客人挑一碗,拌上菜,浇上足量的料儿就成了。

    正说着来了个吃汤饼的,一看就知跟大郎一样,不是冲着汤饼来的,是可怜祖孙俩的善心人。

    买卖靠着善心接济,终归不是久之计,还是要有拿人的东西才成,从古至今,那些买卖红火的馆,都有自己的招牌,就如柳泉居的酒,盛月斋的酱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