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芸的舒心生活 - 分卷阅读7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到的事儿都办妥了,接来就要看阿的了。

    阿永远不会让家里人失望。

    依着周芸芸先前的料想,即便彩极为受迎,怎么着也要卖上两天。尤其端午节当日,便是为了应景,也会有人买上一个尝尝味儿,她还叮嘱了阿,要是一日卖不完,索在镇上寻个客栈住一宿,没得来回赶路的。

    结果,等周芸芸睡得昏天暗地醒来后,脑里还嗡嗡响的没清醒呢,就听到院里阿扯着她那标志的大嗓门咋呼:“……煮大啊!把切成大方块你不会呢?要吃咱就吃个痛快!”

    周芸芸一个鲤鱼打就起床,急急的上衣裳连发都没理就了门。

    “阿?”周云云满脸的茫然,她在思考到底是自己一觉睡了两天,还是阿天才到不到一天就将粽卖光了。再一看,阿爹和大金并不在。

    “我的好乖乖醒了?可是肚饿了?来来,阿特地从镇上给你带的馅饼,你不是最馅吗?快来尝尝。”周家阿喜笑颜开的凑过来就给周芸芸了一嘴的馅饼。

    于是,连洗漱都不曾,周芸芸就被喂了一肚的吃。许是饿了许是味真不错,周芸芸愣是保持着茫然的神,任由阿喂完了俩馅饼,这才堪堪回过神来:“阿,粽都卖完了?”

    “青镇卖完了。”周家阿笑得牙豁来了,“好乖乖就是厉害,我才到镇上,就依着好乖乖你的主意挑了几个儿不一样的粽剥开放在大海碗里,也听了你的切开了两个,分给来往路人尝尝。结果你知吗?有个大人家的事经过,一气就买了三百个。我瞅着,这不是现成的好去吗?就让车夫赶着车去了镇上的酒楼,不到半日就都卖光了哈哈哈哈!”

    周芸芸一面咽着嘴里的馅饼,一面消化阿这番叙述。

    不经过如何,等于就是阿将原本计划里的零售改为了批发?的确,酒楼是个好去,可镇上有那么多酒楼吗?

    将自己的疑问说了来,周芸芸成功的获得阿一串嘚瑟的大笑:“咱们家知晓往镇上卖,你当他们不会往县城里卖?今个儿才初三,晌午就从镇发,到县城……该是用不了多久罢?”

    说到这里,阿也不确定了,没奈何她这辈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小姑姑嫁的青云镇,县城真的只存在于想象之

    而周芸芸则关注起了旁的事儿:“也就是说,我一觉睡到的大晌午?!”

    周家阿果断的摇,在周芸芸略松了一气之后,才:“这会儿都快傍晚了,你这孩睡了一整个白日!”

    周芸芸:“…………”苍天啊!!

    “不对,阿爹呢?大金呢?还有阿你卖了多少钱?”悲愤之后是赶转移话题,周芸芸一儿也不想成为家里人懒婆娘。

    好在阿本就不为难她,便:“我叫你阿爹带上大金去寻你大伯、二伯他们了。他们一定是在镇上摆摊,要是也寻酒楼或者大人家,估摸着早就卖去了。”

    “不着急,还有两天呢,肯定能卖完的。”周芸芸随着,同时睛晶晶亮的看着阿

    阿又好气又好笑的瞪了她一,遂拉过她压低声音:“我给稍微调了价,素粽每个十五文钱,荤的每个十八文,单是我这边就收了一百六十多两!因着都是大买家,给的直接是银,都不用去金银铺兑。就算除却本钱,也有一百五十两!”

    卖价之所以会涨,也正是因着成本价了,原本周芸芸着去年的粮价估算来的二十两成本,变成了四十多两,平摊来每一路都要十几两银。好在,利倒也因此提了不少,只要大伯和二伯那两边全卖去了,这一趟买卖就能账四百五十两。

    赚翻了!!

    “阿,赚了那么钱你就只打算请咱们吃?”周芸芸笑着调侃

    “咋会只有呢?我都想好了,回后院的,一人抓一只走,不想要的直接来我这儿领铜钱。再每人簇新的衣裳,不要去年染坏了的土布,全细棉布衣裳,正好天气了,棉布透气。对了,三囡可以多得一,给她阿娘。还有啊,我打算等歇两日,再去瞅瞅村里还有哪家卖地的,咱们庄稼把式最要的还是田地,多买几亩总不会错。”

    周家阿盘算来盘算去,忽的又想起一事:“还得再盖两间房,二山和二河都不小了,得把房先盖起来,回等忙过秋收了,给他俩都将媳妇儿抬来……唉哟,我同你说这个甚?好乖乖,你去吃大罢,改明儿让你阿爹带你去赶场,想买就买啥,阿给你钱。”

    周芸芸原就有些睡懵了脑转不过来,又听了阿这一连串的话,只听得一脑门的浆糊。

    瞅着阿又要走人,她才赶忙拽住阿,急急的:“阿,既然咱家赚了这许多钱,你就没想过让家里的哥哥弟弟去念书?”

    阿登时愣住了。

    见状,周芸芸忙耐心的劝着:“先前咱们家有钱是不假,可到底没过明路。阿你的担心我也明白,不就是怕外人知晓咱们家有钱有粮吗?可这会儿还能瞒住不成?别看镇上离村里有段距离,可这回是大买卖,卖的又是一次现的彩,你说咱们还能继续瞒去吗?”

    铁定瞒不了,最多也就是在方面儿文章,可甭怎么样,外人都能猜到周家赚了大钱,且至少在百两银往上。

    “好乖乖,阿知晓你是好意,这事儿呀……还真不是想要瞒着谁。”阿迟疑再三,才,“其实早十来年前,咱们村里的老秀才也是办过村学的,就是给你取名那个。那会儿,村里也有不少人家节衣缩的把孩送去念书,我也想过是不是将大山送过去,咱们家负担不起所有孩的束脩,一个两个还是没问题的,偏年岁不够。”

    村学原先是不限制年龄的,好些人家送去的娃儿太小,闹了不少事,办了没半个月,就给添了年龄限制,大山大河正好没赶上趟。那会儿,阿还真就心动的,攒了些钱,打算等够年岁了就将俩孩先送过去。谁曾想,不到一年就了问题,那些个了村学的半大小,一个个自诩读书人,本事没学到秀才考不上,却学人家穿衫怪里怪气的说话,还总说要参加甚么诗会,莫说活了,那简直就是着爹娘捧着饭到他跟前伺候着。

    乡人家,就拿周家来说,想要供个读书人也得节衣缩,更不提其他家境还不如周家的。几年来,那些个孩都废了,满的之乎者也,全成了十指不沾的大少爷。

    “……那孟秀才还是老孟咬牙送到镇上去开蒙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