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岁时记 - 分卷阅读16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竖有多会装。

    卫琇话不多,不过言辞谦逊,风度闲雅,与这些家世差他一大截的小郎君们谈也不一丝轻视和倨傲,倒是郑重其事得有些莫名,他一边着意倾听他们的言谈,一边不动声地打量他们的容貌和举止,将屋诸人扫了一遍,最后把目光落在萧九郎上——他在这些人当实在是太显了,无论相貌、才学还是家世都比其他人一大截,只是萧家家风不正,多荒唐之辈,这萧九郎同他没什么往,可他房堂兄萧炎任殿郎,与他抬不见低见,此人的风在整个洛京都是首屈一指的。卫琇望了望萧九郎那双桃,只觉他一脸轻佻,私德八成不怎么样。随即他想起那日在蕣华楼门遇到姜昙生,萧九郎似乎也在,果然是个酒之徒,卫琇心——全然忘了当夜自己也在那儿。

    萧熠想起那清河公主,却是黯然自伤起来——他也曾暗暗觊觎过这位贵不可当的公主,无奈自己门终是差了一截,阿耶了个“庶”字已经够尴尬的了,偏偏还不争气,文韬武略无一拿得手,自己又被继母压了数年,不肖的名声传了多年。若是能够尚主,又何至于要图谋一个屠家的小娘

    随即他又想起姜二娘那惊鸿一瞥的绝世颜段来,又觉得这桩婚事也不差,面上难堪些,里里却全是实惠。旁人也许还不知,姜昙生私里早与他过底,他二妹最得祖母,姜太妃当年盛那些年陆陆续续赏的财货田地都在姜老太太手里着,日后二孙女嫁,私贴补的恐怕比公那份嫁资还多。他们家总共就三个嫡女,光公那份就已经很可观了,这还没算姜太妃和二叔姜景义添的妆呢!

    萧九郎的父亲没息,偏又自诩风,不事生产,不通庶务,只知一个接一个地蓄婢纳妾养乐伎,成日饮酒作乐,靠着公的钱帛和田地的那息哪里够用?便想方设法从她继母手指里抠钱,吃人嘴短,拿了继室的嫁妆挥霍逍遥,便对她苛待一双儿女睁只闭只,甚至为了讨她心责打儿

    他们萧家在丁亥之一举扭转颓势,一跃而跻京师数得上的门,只是他祖父在朝依旧要仰仗裴霄鼻息,这些年留的窟窿太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便大肆敛财,手也依旧很,他们这一房本不受,他这二品还是多亏了妹妹——若不是十娘为妃,依他祖父这不见兔不撒鹰的作派,如何肯舍财替他走通正和吏的关节?

    娶了姜二娘,就相当于搬了一座金山回家,且这座金山还生得如此姣妍,想起初见她时的形,萧九郎的心仿佛被幼鹿轻轻撞了一,那些有条不紊的算计和权衡顿时七零八落,也罢,他乎乎地想,世上哪有十全十的事,门楣低些也不全是坏——真尚了主怕是夫纲难振,纳妾自是不必想了,门酬酢还得觑她脸,这日还有什么滋味?

    不一时宾客到得差不多了,姜家的人便来请诸位郎君移步宴厅,诸人便次第了席。姜家的肴馔与益求的世家大族相比略显糙,不过用料舍得本,海陆珍异应有尽有,又一掷千金地购了上百坛河东颐白,饶是萧熠这样的旧姓弟也对姜家的泼天富贵有些乍,只是席间的舞乐是外请的班,曲目难免俗,比起他阿耶在自己院□□的那些,终究差了不止一星半

    卫琇却是心不在焉不甘味,连的是荤是素,是甜是咸都分不清楚,每当有年轻郎君前来向他敬酒,他便一边端起茶碗应付,一边暗暗思忖,姜家会把二娘许给这人么?

    众人都知卫十一郎外应酬极少饮酒,即便是御宴上,也只是浅尝辄止,所以见他以茶代酒也不以为忤,姜家父自然不以为自己面大得能叫卫琇破例,正要去敬他,却见他端起酒杯朝自己走来。

    卫琇端起满满一杯酒,对姜景仁:“恭喜足,仆先为敬。”便仰将酒一,又叫仆人满上,再敬了姜昙生一杯。

    姜昙生手里的酒杯就有些端不稳了,原本他觉得卫琇和自己二弟的传闻是无稽之谈,可他如今跑自己跟前大献殷勤是什么意思?真不能怪他想多,单论容貌他比姜悔还胜一筹,且眉生得有些女气,当初在学馆还有好南风的同窗对他一个劲示好呢!

    作者有话要说:  男主先跟男同个框~

    第111章

    女客的宴席摆在后园的桂月堂。

    曾氏着一绛紫对雉纹织锦褂衣, 脸上带着喜气洋洋的笑,早早与三个女儿站在门迎客,无论关起门来如何,她在人前总还是一副慈的模样。

    后园距姜家大门有些脚程, 那些官宦人家的夫人娘不乏弱的, 曾氏想得周全,一早将府的十来抬肩舆都换上了新的罗帷,来回将那些贵客接到桂月堂来。

    曾氏正与北郎将韩贲的夫人蔡氏叙着寒温, 一抬肩舆在门前停, 一个遍绮罗曳珠翠的年夫人从舆来,曾氏的胞方姨妈到了。

    跟在舆后的两名婢立即疾步上前,一个扶着她的手,另一个轻轻提起她的裙摆, 无微不至地伺候她了舆。

    这位排场了得的夫人着宝蓝襄邑锦衣裳,浑珠光宝气, 在太动一动便是光芒四, 周围的夫人小娘们原本衣着打扮也算面, 生生叫她衬得黯淡无光灰土脸。

    只见她生得腰圆膀,极是富态, 两腮鼓,像是随时都着两个包, 偏生眉描得又弯又细——实是有眉无,原本生着的眉全剃去了。她这张脸活似照着永宁寺南门外泥人摊上的泥娃娃的,钟荟每一回见都得忍着才能不笑来。这位姨妈如今虽是这副尊容, 当年据说也是个罕有的人,凭着貌嫁了从事郎方平,品级虽不见得比姜景仁多少,但京兆方氏是正儿八经的旧姓世家,虽一直不了一,她夫婿也是庶,可门楣比姜家不知到哪儿去了。

    当年两人的母亲杨氏为了促成这桩亲事,将压箱底的私房全贴她嫁妆里,还挪用了小女儿的嫁资——两姊妹只差了两年,曾氏那时候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因此生生拖了几年,最后只能嫁到屠人家作填房。

    故而姊妹俩的龃龉由来已久,不过只是曾氏这么以为,她阿姊并不放在心上,占了妹妹嫁妆也不觉亏心,没事还往姜家串门,对曾氏指手画脚一番。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