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岁时记 - 分卷阅读14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照司徒姮的本意,上课时钟荟该随侍左右红袖添香,随时给她斟茶倒,不过因她脸上涂了黄粉,又将眉画得一边一边低,常山公主觉在前晃有些伤,加上忙着看钟蔚顾不上她,便放她去园里顽了。

    钟荟小时候顽劣得很,常在钻,对钟府的地形又了若指掌,接连避过几拨钟家仆人的耳目,被书房外的阍人拦盘问也不慌,只说是新来附读的苏公的家仆,奉主人之命来给钟老太爷传话,了钟氏的家学与钟熹便有师徒名分,钟家的人虽觉这新学生冒失了些,却也不好阻拦,盘问一番,又验过她所持的苏晢的名刺,便将她放了去。

    这么轻而易举就得逞,钟荟忍不住得意地弯起嘴角。

    上回来是几个月之前,那时院的梧桐还是一树碧玉,亭亭如盖,如今已经是黄叶飘零的秋景象,这株梧桐树自她年幼时就在了,看着十分亲切,钟荟忍不住上前伸手挲了一,才收回手,便听到竹帘掀动的声响。

    她回一看,只见一个着绯绫袍的年轻人从门里走来,钟荟一愣,随即恨不得找个钻起来,这不是卫琇么!

    第102章

    算起来钟荟已经有三四年没见过卫琇了,说来也奇怪,小时候她难得一回门,仿佛到哪儿都能见到他,而年岁渐,四时八节外游玩的时候逐渐多了,偏偏九六城这么掌大的地方一次也没遇见过。

    如今她已经很难将前这个姿修的男与记忆的少年郎联系起来了,眉目依稀能看小时候的影,只是眉宇间的稚气已然无存。

    如今的卫琇锋芒毕,仿佛一把鞘的宝剑,一举手一投足,不经意间俱是风华。

    钟荟突然就觉得无法视,脸颊微微有些发,又怕叫他认来还得费劲解释,连忙低,仿佛突然对自己的鞋尖生无边的兴趣。

    卫琇从她边经过时脚步似乎微微顿了顿,一阵风来,他的衣袂翩然飞,几乎拂到她脸上,不过只一瞬便若无其事地与她肩而过了。

    钟荟松了一气,这才想起来自己的模样也和小时候大相径了,又打扮成这样,卫十一郎那样枝大叶的如何能认得来?不由暗笑自己杯弓蛇影,本是杞人之忧,便把这意外的邂逅抛诸脑后,迈着轻快雀跃的脚步朝祖父的书房走去。

    钟熹年轻时便是放诞的名士派,单看这书房的陈设便知他与严苛古板沾不上边。这里的窗开得比一般房舍大,窗前没有栽竹木卉,日光毫无阻挡地透过素白轻容纱照屋里,温又敞亮。

    钟荟走去的时候,祖父正背对着她斜斜歪在窗边竹榻上,一手托腮,一手握着一卷东南地理志,正读得神——她一个人时坐没坐相躺没躺相的病,就在这里了。

    钟荟促狭之心陡起,也不声,蹑手蹑脚地走到他背后,猛然将书卷从她阿翁手里来,不等他恼火,甜甜叫了声阿翁。

    祖孙相认之后只见过寥寥数回,钟熹蓦地听到这声音还觉得有些陌生,愣怔了片刻才明白过来,既惊且喜,连忙坐起:“是阿来啦!”又忍不住埋怨,“隔了这么久才来看阿翁,真是没良心!噫!都说女大十八变,人家都是越变越漂亮,你怎么倒比上回丑了?”

    钟熹总是躺着看书,年轻时神就不太好,如今年纪大了更是远近都看不分明,能看孙女的变化也是难为他了。

    小娘哪个喜听人说自己丑的,钟荟当即不太乐意,拿手指蹭了蹭脸上的黄粉给祖父看:“是画上去的呀,喏!”

    钟熹打量了一上的僮仆装束问:“这回想的什么法?能待久一些么?”

    钟荟毫不犹豫地将常山公主卖了个底掉,只将她看上钟蔚那一节隐去。钟熹对这位公主的不着调有所耳闻,他自己也不是个墨守陈规的人,有些想法可以称得上惊世骇俗,并不觉得女就得囿于方寸后宅天地,一生相夫教

    他对常山公主女扮男装一事没什么看法,若有所思地:“她投的文我看了,学问底有些浅,你阿兄的意思原是不打算收的,不过我看她行文洒脱风,且时有奇思妙论,足见胜趣与开阔襟,故而破格将她录取。”

    钟荟心您还真是误会太,司徒姮能看上钟蔚这人,趣大约不到哪儿去,襟倒是比江海还宽广,不过这话就不必对她阿翁讲了。

    “那个……”钟荟又小心翼翼问,“阿耶阿娘最近有寄书信给我么?”

    钟熹笑:“怎么没有?阿翁一封封都替你收着呢!”一边说一边弯腰从案个大竹笥,笑眯眯地打开,只见里面十来只鲤鱼匣摞得整整齐齐。

    钟荟心虚地取一只——那匣大约是定制的,比一般匣厚得多,不大像鲤鱼,倒有像河豚。她解开缚住盒的彩丝带,从案上取了未开锋的小银刀剔去封蜡,将鲤鱼分成两半,从鱼肚里取两封帛纸信笺来。

    她先展开比较薄的那封,果然是她阿耶的字迹,信照例给她描摹了一番番禺的风地貌和人:最近去了哪里游山玩,又品尝到什么北方从未见过的蔬果,声并茂地讲述了树上刚采摘的荔枝多么可,末了叮嘱她好好孝顺姜家辈,若有机会便过钟府陪陪阿翁,替他们尽尽孝。

    钟荟将她阿耶的书信来回读了两遍,依着原来的折痕悉心叠好收回匣里,这才战战兢兢地展开另一封——钟夫人没有钟禅的好脾气,她的信从到尾就一个主旨,引经据典换着样数落她,汹涌的怒气从她那力透纸背的行草。好容易读到纸尾落款,钟荟仿佛挨了几十个耳光。

    她的如意算盘打得好,阿耶阿娘既然一时半会儿在广州回不来,先让阿翁作个人,写封书信把她的事告知,待回京时想必也消气了。

    钟熹一向这孙女,打也打过了,想她已经得了教训,便修书一封将这离奇的事与儿说了。

    钟禅收到信一读,心坏了,老爷该不会思念儿孙太切,空虚寂寞服上寒散了吧?叫来钟夫人一合计,越发觉得就是这么回事,赶写了两封信,一封给父亲,满纸的养生之,旁敲侧击地痛陈寒散的危害,另一封给儿钟蔚,将他痛骂一顿,又勒令他看祖父。

    钟熹哭笑不得,第二次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