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极人臣 - 贵极人臣 第76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肚里。传旨太监也暗地里抹了一把汗,他得朱厚照的示意后,象征地问了一句:“有奏章班,无事朝散!”

    本以为,大家都会安静如鹌鹑,迫切要朝去压惊。谁知,异变又发生了。翰林院谢编修突兀地列,表示近日与同僚编了一本书,希望当堂献给万岁。

    朱厚照的太突突直,他用尽他所有的修养,才没有叫谢丕,而是给了他开的机会,然后,他就收到了这些日以来最大的惊喜。因为谢丕献得书不是寻常典籍,而是《功臣袭底簿》。

    谢丕生得一表人才,材修,在金殿不徐不急地放雷:“启禀万岁,爵位世袭本有祖宗法制。但功臣之家,息绵延,人丁兴盛,承袭混之事多次发生,徒添烦扰。譬如广宁伯刘荣后裔两孙争爵之事惹得朝野上,议论纷纷。”

    这说得是,广宁伯刘荣有三个儿刘湍本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但他英年早逝,还没有嗣。其弟刘淮就继承爵位,可惜刘淮也是个短命鬼,他去世之时,自己的儿刘瓘还年幼,本该属于刘瓘的爵位就被他的三叔刘安凭借着守卫大同的军功借袭而去。刘安死后,他的儿刘璇就和本该袭爵的刘瓘争执不,多次上书要求宪宗爷主,把宪宗爷扰得烦不胜烦。在朝不少也是三朝元老,对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袭爵之争还有印象。

    谢丕接着:“为防旧事重演、僭越冒袭,臣与董玘、穆孔晖二位共同对勋臣世系严加查,遂成此《功臣袭底簿》,特献于万岁。”

    勋臣世系严加查?!这是什么意思,各勋贵大臣一时面面相觑,心忐忑。

    朱厚照则是前一亮,他一招手,自有太监将书接过呈上,他略一翻了翻,却发现前几页都是空白,他不由问:“何故如此多空缺之?”

    谢丕躬:“万岁恕罪,这是臣等对承袭之制,尚存疑惑,故而不敢擅自书写。”

    朱厚照立刻会意:“这有甚疑惑,太祖一朝早有典制,须以嫡男承袭,如嫡男事故,则由嫡孙承袭。如无嫡次孙,方许庶孙承袭。不许擅自僭越。但如若继承者品行有失,则可剥夺继承之权,转让贤能者袭爵。朕要是没记错的话,太祖爷不就曾经以‘罔思报国之意,亏忠违礼’罢黜开平王常茂郑国公的爵位,改封其次为开国公吗?”

    此言一,朝野沸腾,武定侯郭聪当场就栽了去。朱厚照得意洋洋,洪武爷的剑就是好用啊。

    武定侯郭聪为何如此惶恐,还要从永乐年间说起。第一代武定侯是开国功臣郭英,他共有七、八婿、诸孙数十人,但是没有一个是嫡郭镇是妾室何氏所生,郭镇娶了明太祖的女儿永嘉公主,生了一个孩名唤郭珍。理说这个有皇室血统的孩是理所应当的爵位继承人,但可惜郭珍患有风疾,因而郭英的次郭铭的后代就动了心思,开始与房争夺爵位。

    郭铭本人虽然为建文帝自杀,但是永乐爷为了拉拢这一脉,并未究,反而将郭铭之女许给当时的太,也就是仁宗皇帝。仁宗登基之后,郭氏成了贵妃。仁宗爷虽然仁厚,但也是常人,对自己的小舅,当然要多加照顾。于是,他居然弃房郭珍不用,反而让二房的郭铭之郭玹袭爵。永嘉公主岂肯善罢甘休,她和儿郭珍一直为争夺爵位而努力。终于等到了明英宗第二次登上皇位时,他为了收买人心,让郭珍的儿郭昌承袭武定侯。

    爵位终归房并不意味争夺战的结束,郭珍的次郭昭为了袭爵,居然告自己的亲哥哥郭昌不孝。郭昌因此被狱了,但是郭昭自己并不能成功袭爵,爵位反而又回到了二房郭玹之郭聪上。

    但是,郭聪再怎么说,也是二房之。郭氏家族的人一直不肯服他。郭昌的妻曳氏就一直上奏,请求让郭昌的庶郭良袭爵,但是迄今都无结果。

    然而,正德爷拿祖制,金一开,局势立刻就逆转了。如果照洪武爷时的典制,这个爵位应该归郭良所有啊。

    只是一本书,就能够更换一个侯爵的承袭。猴军对垒时,不论是红队赢,还是蓝队赢,对朱厚照来说,都无甚影响。朝堂对垒时,也是如此。他只要听话的势力,不论是谁来当这个侯爷,对他来说都无所谓。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这些不听话的换掉,给听话的一个机会呢?勋贵家族斗已然频繁,如此再给他们一希望,只会更一发不可收拾。至今日起,勋贵集团便成了一盘散沙,成了皇权手的提线木偶,不足为惧了。

    谢丕看着厥不醒的郭聪叹一声,这才真真正正的釜底薪。李越之才,真若鬼神。

    矮人看戏何曾见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4】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