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嫁千金(墨雨云间) - 第72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校验台上喊:“第十三位,姜梨。”

    全场静悄悄的。

    姜梨走上了校验台。

    “快看,你妹妹上去了。”姜景睿边,有个好事的少年推搡着起鬨。

    “别吵。”姜景睿有些生气。

    那人瞧着他的脸,奇:“怎的,你还等着听你妹妹弹一首仙乐?姜二少,你可没病吧?”

    少年们都晓得姜家二小八年前的好事,也晓得姜二小在庵堂里呆了八年,人人都默认了姜二小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便是在明义堂里得了魁首,一时之间也难以撼动这个固有的印象。加之书、算、礼大约在庵堂里也能学,但琴、御、,就不是庵堂里能学到的东西了。

    姜景睿面如锅底,心里虽然也没底,但听到旁人这么说姜梨,也很是不忿,怒:“没睛啊你们,看看不就知了?”

    “看看就看看。”少年们笑嘻嘻的回答。

    他们兀自说的闹,却没有发现自己边的宁远侯世,目光却是追随着台上的姜梨,久久不愿离开。

    姜梨在焚香浴手。

    她初学琴的时候,哪懂什么焚香浴手。香是贵重的东西,是大人家用的。桐乡穷,薛怀远那俸禄压儿不够用,更别提好一的古琴。薛怀远用木刻了一把琴给她,那把琴是姜梨初学时候用的,弹起来十分晦涩,音沉闷。当姜梨学会弹琴后,就再也不肯用它了。

    她的第二把琴,是薛昭和人比武得来的战利品。当时薛昭被人挑衅,对方家家业丰厚,还有一把很不错的七絃琴。薛昭晓得她心心念念一把好琴,就将计就计,和人立赌注,若是那人输了,就要把那把琴给他。

    那琴对薛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对另一家却算不得什么。姜梨甚至还能记得起那一日,薛昭兴冲冲的从门外跑来,一把将背上的七絃琴搁在桌上,得意的对她:“,送你的琴!”

    后来那把琴跟了她很久。

    她用那把琴弹过《渔舟唱晚》,也弹过《白雪》,弹过《平沙落雁》,也弹过《梅》。

    宝剑英雄,初学的时候,只觉得要用好琴,才能的上好艺。可越到后来,心境反而越豁达,世上哪有那么多绝世好琴,好琴常有,而好琴师不常有。

    可惜啊……

    可惜后来,她随沈玉容嫁到燕京,沈母说已为人妻,当担起家府重任,不可如从前一般月。那把琴就被锁沈家的库房,落满灰尘,遗憾的留在黑暗了。

    听说薛芳菲死后,沈家一把火烧了薛芳菲的所有品,想来那把满载着她回忆的,充满了父亲和弟弟关的七絃琴,也在那把大火灰飞烟灭了。

    姜梨垂眸,很奇怪,这一刻,她的心里竟然异常平静。

    “她这是怎么了?怎么还不开始?”有人见她迟迟没有动作,不耐烦的问

    “姜二小不会是不知怎么用琴,现在傻了吧?”

    有人分析:“确实有可能,庵堂里又没有学琴的地方。”

    “要实在不会就算了呗,何必非为了争一气,得自己不了台。”

    “是为了面吧,说不会,多丢脸呀。”

    “喂喂,现在站在这里不动,难就不丢脸么?”

    耳边充斥着各嘲笑、讥讽、怜悯和同,叶世杰看向姜梨的目光里,带了些焦急。姜梨是怎么回事,上次看见她,不是很机灵,很会算计么?怎么现在束手无策,她的聪明都到哪里去了?姜梨在校验台上迟迟不说话,姜幼瑶和姜玉娥同时心一喜。若是姜梨在这校验台上什么都没法,即便之前上三门得了一甲,也掩饰不了她是个笑话的事实。

    季淑然担心的开:“梨儿这是怎么了……”

    “二该不会是不会吧?”姜幼瑶摇自语:“这怎么可能?二最是聪慧,上三门都得了魁首,此番琴乐定然不会差。”

    她不说还好,一说,惹得众人又开始怀疑姜梨上三门的魁首,是否真的名副其实。

    孟红锦见姜梨在台上迟迟不动,心也是乐开了,连日而来的霾但是一扫而光,恨不得姜梨再顺势在校验台上摔个跟,丢脸到家才好。

    就连台的萧德音也皱起眉,示意小童上前提示,倘若姜梨再不动作,就要被驱逐台了。

    正在红巾小童准备上前提醒的时候,毫无预兆的,姜梨忽然开了。

    “光风月初,新林锦舒。人戏月,窈窕曳罗裾。”

    这是一首民间小调,姜梨的歌声也并非燕京的官话,像是某个地方的方言,带这些活泼的味

    “这是什么?”姜幼瑶问季淑然。

    季淑然摇了摇,她也未曾听过。

    “听上去像是某个地方的小调,”二房的卢氏睛一亮:“莫不是梨丫在庵堂的时候,跟山里人学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4】【5】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