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家 - 分卷阅读5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然,一听这话舅太太就想到当年被收拾的场景,忍不住哆嗦了一,勉:“这,咱有才可是平安的亲舅舅,可比别人都亲。”

    姜氏挑了挑眉,淡淡说:“可不能这么说,平安到底是姓章,跟你们孙家能是一家人吗,虽说是舅舅,统共这才第一面呢,其他的更是谈不上了。”

    说完也不听舅太太的狡辩,淡淡问:“成了,你们到底来什么的,谁还不知谁,也就别兜圈了,兜了也没用。”

    “是啊。”孙氏这会儿也柔柔弱弱的抬起了,满是埋怨的看了看对面的亲哥哥,低声说,“家里那么艰难的时候,也没看见亲舅舅上门来搭把手,这会儿好话坏话都说遍了,倒是让我心里更加不踏实。”

    这话更是说的孙有才低,他哎了一声,看了看自家儿和婆娘,咬了咬牙说:“你嫂就是想问问,能不能让志借住几天,我们想让他上镇上读书。”

    听见这话,孙氏神古怪的朝着兄嫂俩个看去,他们家什么况她是知的,断然不可能有那个钱来读书,“让志读书?可是找好学堂了,说不定有校舍呢?”

    孙有才更是抬不起来了,讷讷说:“还没找到,很快就能找到了。”

    舅太太更是说:“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好的,想着平安不是跟着李老先生读书吗,咱志也是聪明的,就算不能拜在老先生名,跟着平安先学一些也是好的啊。”

    孙氏心憋气,说是借住读书,学堂学堂没找好,老师老师也没有,这是要赖在他们家,望着他儿给教呢,说不定还想占了儿的老师。

    孙氏平时脾气好,这会儿也忍不住动了怒,冷笑:“嫂打的好主意,只可惜平安年纪小,当不了老师,再说了,志也快十五了,半大小住在我们家,那不是让人说闲话吗,到时候平白害了我们一家的名声,我是断然不能答应的。”

    舅太太一听,起脚来骂:“小妹,你这是什么意思,人家都能帮衬娘家,你倒是好,恨不得把你大哥踩在泥潭里,不就是借住几天,有你这么当姑姑的吗?”

    姜氏冷冷一笑,猛地拍了一,骂:“她既然嫁了我们家,那就是我们家的人,行了,这事没得商量,你要是觉得不成的话,我这就让族过来,让他跟你说。”

    36.踏青

    孙舅舅一家来势汹汹, 走的时候却灰溜溜的, 但凡他们提的意见,孙氏只是低垂泪不说话, 姜氏就冷嘲讽不合, 章铃兰一脸气愤,剩那个小的不溜丢, 看似客客气气,一脸尊敬,却压不帮忙不接招。

    舅太太倒是想要撒泼,但她嗓门一, 章元敬就扶着姜氏大喊:“, 你没事儿吧,别因为这些事着急,可别气坏了。”

    姜氏更是捂着心直喊疼,一边又要让李婶去喊人救命,孙家吃过章家大族的亏, 哪里真敢闹什么动静来, 最后什么好都没讨到。

    等了章家的门, 舅太太忍不住唾了一, 骂:“什么东西,真以为多了不起呢, 哼, 什么读书?读书能当饭吃?我儿还不稀罕。”

    孙志刚才沉默不语, 这会儿倒是气呼呼的说:“娘, 你现在说这个有啥用,那我还能不能留来啊?你不是说我能留在县城了吗?”

    舅太太脸尴尬,愤愤的骂了一句自家男人:“真是没用,八都打不一个闷来,怪不得你妹妹都看不起你,留什么留,她们能让你门吗,能给你饭吃吗!”

    孙志撇了撇嘴,心却暗暗的想着那个表妹大不错,比他们村的姑娘好看多了。

    孙家来闹了一场,姜氏不觉得有什么,孙氏却心羞愧,好几日都不得开颜,但羞愧过后该过的日还是照旧过,看着两个孩越来越大,孙氏心倒是安定了一些。

    至少她现在有儿有女,只要孩们平平安安的大,她的好日还在后,再也不用回家看哥嫂的脸,再也不用担心会被卖给人家妾。

    章元敬倒是并未把孙家放在心上,说到底,孙家家底薄,跟章家是不能比的,虽然是舅舅,但左邻右舍都知当初的事,就算是两家断了来往,也是都说孙家事不地

    倒是李老先生听说了这事儿问了一句,只是摇了摇没有说话。

    大概是丢了脸面,孙家再也没上章家的门,连带着过年的时候也没有来人,孙氏全当娘家人死净了,提也不提回娘家的事

    章元敬也习惯了,从他生到现在,他娘压就没有回过娘家,相比起来,他们跟族里的关系倒是越来越亲密,族有意为之,倒是显得两家越发亲近。

    章元敬知族为何如此,在读书上越发用心,如今他认识的字多了,却还不能练字,就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来看书。

    李玉山主张读书万遍,并不让他看闲书,但挡不住当初他爹留来许多书,每次念得累了,章元敬就找一些自己兴趣的看一看,别的不说,至少对这个世界知的更多了。

    等到来年意正的时候,李玉山倒是来了兴致,带着孙和弟门登山踏青。

    青州是丘陵和平原界地带,所有的山都不,附近最有名的是一座桥盘山,谁也不知为什么这山叫这个名字,毕竟山上一座桥都没有。

    桥盘山也不,但上却有一座很灵验的寺庙叫青云禅寺,寺庙修建的并不富丽堂皇,但后山的石屋坑崖石刻十分有名,常有文人游历至此的。

    前朝有名的大诗人也曾到此一游,还留了“惯游山住青州,行尽天台及虎丘。惟有桥上舍寺,最堪游未曾游”的名句。

    作为文人,李玉山也为家乡的这名胜骄傲,他带着两个弟几个人,并未走常人走的大石阶,反倒是绕到了最里的青石小路上。

    青石满是岁月的痕迹,坑坑洼洼的随意铺成着,路旁多是松树,其间夹杂这一些野野草,虽是错无章,却也显得生机

    章元敬婉拒了人要抱他上山的意思,自己一步一步慢慢爬着,李玉山见状也放缓了脚步,边走边说:“这青云禅寺已有百年历史,前朝的时候也有名人大家前来拜访,只可惜这些年有些败落了,战的时候,后山的石刻都毁了大半。”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