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162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村现在各家苎麻确实不算多,之前都想着搓麻绳,备那么多嘛。现在想想,以前村守着‘金山银山’,却完全都给浪费了啊!

    而且县太爷描绘的前景也太妙了吧。

    到时候他们村的布,在江县各个村去,那得赚多少钱呐!

    张庆和村民们合计后,一咬牙,这个生意,他们了!

    哪有不投资的生意呢,只有前面先投钱去,后面才能见到回钱呐。好在一个村集资钱,各家分一分,也不算多。

    因此这天过后,整个县前村都行动起来。

    他们去木匠铺定了一批拨锤,以及两台织布机。等织布机送来以后,一台让吴四娘用,另一台让其余村里的女人跟着她学习。

    天温度回,风轻盈盈的,冬日的寒冷彻底消退。

    县前村在村搭了个棚,吴四娘和一群村里的女人,在棚一边笑着聊天,一边纺纱。等纱纺好了,几个女人再用纱来织布。梭织布虽然效率不,但相比于之前,已经好太多太多了!

    男人们则是或蹲着,或坐着,默默用捻麻线。

    这时候,已经到了农忙的季节,该去地里草了。

    大家互相谅,谁家地里有活儿就先去忙,忙完了赶回来换班。有时候实在忙不开,那就等傍晚了田,饭都来不及吃,先去棚区里再忙活一阵。

    纺车吱吱呀呀开始工作。

    日西落,傍晚的时候,整个世界都被浸染上灿烂的辉芒。人们忙着手里的活儿,在心里喜滋滋憧憬着,等织来布以后,卖去,家里赚到钱了,也能盖砖瓦房嘞!

    心里想着这些事儿,活的时候都利落,嘴里更是不停歇的说闹。

    连一些平时话少的汉,都难得参与来,聊聊李家村在盖新房,聊聊那波新来的民安顿好了没,聊聊到时候大江村的砖瓦畅销,还是他们县前村的布卖得好。

    一片闹声

    就见吴四娘站起来,激动:“好了!第一批布织来了!”

    哎呦我的娘!

    这一嗓,让周围所有的闹声都停,然后不是大人小孩,都围过来看新鲜。

    那纺纱机织来的纱,细均匀走线扎实,没有一瑕疵。因此织来的布,质量也是极好的。

    虽然这麻布本质地劣,但对于县前村的人来说,已经是足够大的大惊喜了!

    “这布摸着可真和。”

    “四娘真厉害啊。”

    “比我在商铺街店里买的布都好。”

    “咱们村这次肯定能赚大钱!”

    吴四娘被夸得脸通红,可看着前的一匹布,她同样兴奋到难以自持。

    趁着这段时间,再多织一些,就能拿去卖了。

    他们村也能赚大钱咯!

    -

    县前村的人在织布,李家村和大江村的人在忙着烧砖,另一边,百余位和乡绅们辞工的佃,则是把荒地开垦了来。

    这群佃和大江村不同,他们是有自己的房,而且有少量耕地的。

    所以辞工的时候,也很有底气。

    这些人,属于各个村里比较穷苦的村民,所以才会选择

    现在开荒,当然不能像是先前大江村那样,一整块地好几百亩连在一起,所以只能分开,在各个村开荒。

    这就导致县衙工作量加重,孙成负责这个事儿,最近忙的脚不沾地。

    而胡铭,则是接过了【家禽养】推广的工作。

    去年从凉州购买的那批活鸭,后面陈庚年用它们培育了一些小和小鸭来。鸭目前对于江县来说还是个新奇玩意儿,但养算是比较容易的。

    只要好公/事宜,一般都能收获到能孵化仔的

    江县现在人人家里都有小菜园,菜园是最容易生虫的地方。

    用来养最合适不过。

    想来再过段时间,家家鸭成群的况就会现了。

    不仅如此,这一个月里,县衙又新招了二十位差役,以及三位打扫清洁工,和两个后厨帮工。

    这,县衙的人手终于充裕了,以后再办差事,就不至于手忙脚

    佃们在开荒,江县一些人家在养鸭,陈庚年也没有闲着。

    他谎称自己过年的时候认识了一些胡商,并从胡商手里买来了一批棉、大豆的。这两样,一样各一千斤,他让系统把放在距离江县不远的官上,然后再让厂的员工过去,将带回来。

    虽然奇怪为什么去拉的时候,那群胡商提前走了,但厂的人还是将给带了回来。

    时间一晃来到四月初。

    佃们参考先前大江村开荒的办法,先用曲辕犁耕地,然后再蓄起田埂积累雨,将田地里的盐洗了去,拌好淤泥,又施加了一次堆,足足晾晒了大半个月,确保这些田地能真正沃起来。

    他们本来是预计,等六月份的时候植小麦的。

    但县太爷却给佃们带来一个更大的惊喜——听说县太爷在胡商那里买到了新的农作,大豆和棉。这两样农作,一年只能植一次,四月,八月收,虽然一年只能一茬,但赚到的钱,能比两茬粮都要再多一

    佃们闻言惊呆了。

    于是大家现在都盼着县太爷过来,听他讲一讲这棉和大豆是什么东西。

    -

    棉大豆的事,暂时还没有在县区里传开。

    因为大江村的砖瓦,和县前村的布,先一步开始售卖了!

    最开始售卖的,是大江村。

    田大山这人稳重,还有主见,砖瓦窑开窑的当天,他就让村了两架板车,用牲拉着红砖瓦,去各个村叫卖。

    “一文钱五块!质量绝对好的红砖瓦,有要盖砖瓦房的吗?可以选择我们村的砖瓦。”

    这么多年了,除了县衙的商铺街,村里大家都自给自足,太久没有这走家串买卖的事了。

    田大山拉着车,车上放着砖瓦,和同村几个人,一个个村走过,引来人们各议论凑闹。

    让大江村人激动的是,这个办法真的有用,那天一共有三人家买了砖瓦,打算盖新房!

    消息传回来以后,人们都兴坏了。

    刚开窑第一天就买了三人家,他们这绝对是属于开门红啊!

    相比于大江村,县前村的人就腼腆许多。

    生意就是这样,第一步还难跨去的,尤其是主动喊着叫卖,完全张不开嘛,怪难为的。

    张庆学着大江村,也拉了一辆车,车上放着布匹,还坐着一个村里德望重的老爷,以及吴四娘。

    可这俩平时把村事务理的井井有条的男人,这时候完全张不开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