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83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天秋节假期一晃而过。

    差役们带着‘节后综合征’神恍惚的回到县衙。

    “兄弟,你还好吗?”

    “暂时死不了。”

    “休息了三天,突然觉得早起上班好痛苦。”

    “是吧是吧,我觉自己好久都没这么休息过了。县太爷发的节礼太丰盛了,这三天在家不是躺着睡觉,就是吃好吃的,舒坦!”

    大家卡着辰时的啰声走大办公房,坐来互相闲聊。

    陈庚年已经先到了,正在主位坐着,表瞧着神抖擞,半没有跟他们似的蔫儿吧。

    县太爷真的好,似乎永远都是这副力充沛的样

    大家互相对视,都看懂了彼此睛里的佩服。

    这时候。

    赵从外面匆匆走来,手里拿着一封信:“县太爷,凉州刚刚快送来的文书。”

    凉州快送来的文书?

    一句话,让整个办公房都安静来,众人皆绷神经,这是什么事了吗?

    陈庚年同样神郑重。

    他接过那文书,问赵:“来送信的驿卒呢,可安顿好了?”

    一般上官来信,单看信的容是不行的。

    还得看看送信人的态度。

    结果就听赵:“那人放文书就走了,走的很快,连都不肯喝。属觉得,对方好像生怕我拦住他似的。”

    陈庚年有些纳闷,迅速将那文书拆开,等浏览完信件的容以后,神顿时变得十分古怪。

    “县太爷,发生什么事了啊?”

    “您倒是说话啊,急死个人!”

    “该不会是凉州那边因为您受贿买官的事,要查您吧?”

    “呸呸呸,说什么晦气话呢!”

    看众人一片焦急,陈庚年摆摆手,将手的文书放,轻声:“信是凉州同知写的,上面盖着凉州知府的官印。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免了我们江县今年夏季的粮税。”

    啊?免粮税,为什么啊?

    众人都觉得摸不着脑,唯有孙成愣声问:“凉州同知是什么官,凉州知府又是什么官?”

    陈庚年无奈扶额。

    但从其余二世祖的表来看,大家似乎都没搞明白这俩官是什么。

    “凉州知府是凉州最大的官,相当于江县咱们的县太爷。至于同知,是知府的副官,官位仅次于知府,相当于咱们江县的县丞。”

    一片安静,就听坐在办公房窗边看书的富轻笑:“至于为什么给江县免粮税,我猜这个不是重吧。娄献那人没什么本事,格也绵绵的,估计是怕咱们跟他哭穷要粮。”

    娄献是凉州知府的名字,照官员等级,这位可是正经的四品大员。

    但在富的评价里,竟然是‘没本事、’。

    陈庚年有些惊讶的看了一富老

    看来他爹当时说的没错,这富,可能还真大有来

    随后,陈庚年,笑:“富先生说的不错,娄知府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知今年大旱,江县不容易,所以免了我们的粮税。但他还有个意思就是,虽然旱粮收成肯定不好,但他也没粮,让咱们别去凉州哭穷。”

    啊这?

    办公房里,众差役听懂了,于是一个个脸也跟着古怪起来。

    怪不得刚才那驿卒放信就跑。

    原来是怕他们这帮‘穷鬼’纠缠啊。

    前些年,郑文峰每年都要去凉州要救济粮。

    今年娄知府脆先发制人了,看得来,凉州的收成估计也相当不理想。

    但,问题是——

    江县今年安全渡过了旱灾,县太爷还研发耕犁、耧车、农药等等利民的好东西,今年是个大丰收年啊!

    裴宝来问:“那今年咱这粮税,还收不收啊?”

    问这话的时候,大家互相对视,都有贼兮兮的。上官免了粮税,那他们如果照样收粮税的话,这些粮就全都能留在衙门了啊!

    陈庚年也在思索这个问题。

    慎重考虑过后,他:“收,还是得收。粮税这东西,今年一旦不收,到了第二年再去收,百姓们可能就不乐意了,因为尝过不缴纳粮税的甜,谁还乐意再缴?这样,等到时候大家来缴粮税的时候,咱们照缴纳的数量,每人再返还十分之一。再让丁晴辛苦些,给来县衙送粮的民众们顿大锅饭。到时候剩余的粮,都囤放在衙门里,找个机会去凉州卖去。”

    众人闻言一阵呼。

    “那咱们是不是有钱把衙门重新修缮一?”

    “我想要单人宿舍!”

    “再加费,加费!”

    陈庚年立刻抬手示意他们安静:“好了好了都别想这事了,衙门得留一些钱,帮助民众渡过接来的寒冬。到时候视况而定,如果粮税足够多的话,那可以考虑重盖县衙的房。”

    但就这,已经足够兄弟们兴奋的了!

    谁不想住新房,住单人宿舍呢?

    陈庚年笑看着他们闹腾,心里却在想着大概需要多少银钱,能规划着帮助民众过冬。

    他也并非贪图这些粮税。

    但真等过冬的时候,让每家每钱,肯定是要得罪人的,而且大概率也收不上来钱。不如将这批粮税都收上来,到时候当衙门福利再发去。

    毕竟等冬天的时候,不是发粮救济,还是修缮房屋、炭火柴火等等,都得用到大量的银呐!

    窗边。

    富坐在小办公位上,听到陈庚年的决定以后,笑呵呵

    有时候,绝对的‘清廉死板’反而会固步自封。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是真正的治世良方啊!

    这个收粮期,反而是差役们最清闲的时候。

    因为江县一切其余事务全暂停,大家都在争抢时间收割麦粱。

    而裴宝来等人,则是将衙门后面的两座粮仓清理净。

    再过些天,大家就在这里等民众们来缴纳粮就好了。

    -

    全江县最先收割粮的,自然还是李家村。

    经过足够久的暴晒之后,地里的麦早就一片金黄,还散发着淡淡的麦穗清香。

    午日太晒。

    所以张阿和儿李泉起了个大早,着草帽,拿着镰刀去地里收割粮

    衙门最近相对清闲,县太爷恤属,几位农的差役,都被批了收割粮的假期。

    他们母到田地的时候,已经有很多村民们在活了。

    “阿,你这块田,今年肯定能收特别多粮。”

    “说不定能多收50斤嘞!”

    张阿闻言笑的合不拢嘴:“哎呦,净瞎扯,哪能多来50斤?”

    想都不敢想啊!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