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215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最名的还是那首《破阵·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大家可能不知陈同甫是谁,但一定会记得这首词的容: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事,赢得生前后名。可怜白发生!

    当年上学的时候光记得这首词雄伟的意境,以及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了。可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才是他写这首词的原因啊。

    还有《青玉案·元夕》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永遇乐·京北固亭怀古》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宋孝宗时期

    还没有写这些词的辛弃疾瞪大睛,和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易安就不用说了,大家同为济南人,易安的诗词他就算没有全看过,也看过□□成。易安大才,他祖父都远不及。

    至于东坡,更是大宋诗坛的代表人,他居然和他们二人并称!!

    方才听歌的时候他以为只是随便写写诗词抒来着,没想到写成了和东坡、易安齐名的地步。

    辛弃疾有些恍惚。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好文学,尤喜辞赋,写过不少辞赋的他听到这些词作,当即拍手叫好,“前面两首倒也罢了,后面这几首可真不错,尤其是那句‘了却君王天事’和“众里寻他千百度”写得当真不错。”

    简直就是两截然不同的风格,还写得一样

    这样的人居然还拥有和去病一样的军事才能,文武双全啊!

    霍去病听到最后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心一叹,他不能想象从少年等到老年,甚至老年时还抱有成为廉颇的希望是一件多么难受的事。

    “可惜他没有生在大汉,成为陛的臣。”

    刘彻以为然,“确实可惜。”

    霍去病难得:“臣能遇到陛,是臣之幸。”

    刘彻大笑,锤了锤霍去病的肩膀,“你小终于学会了说话。”

    霍去病无奈:“陛,臣一直会说话。”

    大秦

    秦始皇:“好词!”但是一千多首诗词是不是太多了?这得有多闲才会写这么多诗词?

    这么怀才不遇的吗?

    就这样的文采,就算不打仗也能别的吧?大宋居然舍得让他就这么隐居,让人闲到去写诗词。

    秦始皇:“……”人多可以给他,他缺人。

    唐太宗时期

    “了却君王天事,赢得后名,”李世民将这句话过了一遍,笑:“这人到底多有本事,才敢写这么狂妄的诗词。”

    “不过宋朝的臣是真的忠君国啊,前有岳飞至死不反,后又有辛弃疾。”今天也是羡慕大宋富裕的一天,各意义上的富裕的。

    贞观群臣尤其是自世家的臣闻言心里顿时一咯噔,这是什么意思?是说他们没有宋朝的臣忠君国吗?

    自认为忠心耿耿的杜如晦等人已经在讨论辛弃疾的词作了。

    房玄龄称赞:“好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写得好!”

    杜如晦:“我觉得另一首更好些。”

    说罢,心有余悸:“幸好我们遇到的是陛。”没有什么比能实现个人抱负更值得开心的事了。

    武将们齐齐,“可不是,要是生在大宋,又没有辛弃疾的才华,不仅郁郁不得志,连寄诗词都不到。”

    人家当不了武将,还能当文官,才诗人。他们这群大老,要是当不了武将,可不就只能回家田打铁吗?

    【文人里最能打,武将里最有才的辛弃疾一生写的传世诗作不计其数。

    可他南归是为了抗金收复故土啊。

    他明明和霍去病一样,都是一战成名,却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霍去病首战率领800骑兵斩获匈2028人,功冠全军,封冠军侯,此后六战六捷,成为一代军神;

    辛弃疾曾率50骑突袭金军大营,万军阵取敌军首级,最后却被迫隐居寄诗词,成为一代词人,郁郁而终。

    临终前还大呼:“杀贼!杀贼!”豪万丈终是落了空。

    因为心有执念,所以辛弃疾不愿意投胎,加上辛弃疾本人的名气,阎王将辛弃疾的名字也写了再就业的名单。】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五十骑?五十骑就能万军阵取敌军首级,还全而退?”这是怎么到的?

    别说刘彻疑惑,就连霍去病都瞪大睛,“他是怎么到的?”

    五百骑还说得过去,五十骑未免也太少了。

    霍去病试想了一,觉得除非大宋面对的金军实力不咋地,不然五十骑本就不到杀。可听天幕的话以及那首歌里写的“金贼铁蹄”得知金军是和匈一样的草原异族,拥有铁骑。

    这,五十骑很难吧?

    刘彻惊讶完,转看向霍去病,“确实和你像,这冒险的和你一模一样。”可惜生在了大宋,一辈郁郁不得志。

    霍去病:“……”

    “千里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刘彻轻叹,“朕这个伯乐怎么就不能多遇见几匹千里呢?”

    大臣们:陛,你够了!上回天幕的书里可没少夸你会用人,知人善用,手人才济济。

    咋?这还不够吗?你还想要多少人?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震惊:“五十骑,万军阵取敌军首级?”

    “辛弃疾绝对有将帅之才!这样的人才居然弃之不用,大宋真是——”亡得一不冤。

    尉迟敬德也瞪圆了睛,“居然这么厉害?”他还以为文采,武艺就不怎么样呢。

    算了,五十骑就敢闯万军阵,宝琳不到的,这名不用改了。

    宋孝宗时期

    辛弃疾怦怦直的心,两放光地望着天幕,全天的人都能看到天幕,官家肯定也看到了,这一世他是不是能如愿以偿?

    临安皇

    和辛弃疾想的一样,赵昚看到了,也心动了。

    赵昚:“天助我也!”他死天幕了。

    想登基,天幕就暴太宗得位不正,重文抑武埋靖康耻的祸,他借着太祖的大旗成功上位。

    想北伐,天幕多次痛骂大宋偏安一隅,激起大宋男儿的血,还有那些神书,现在连绝世武将都透漏给他了。

    赵昚刹那间门自信心爆棚,觉得收复失地指日可待。

    【阎王不仅批准了辛弃疾的再就业申请,而且还是让他去大汉圆梦,想知辛弃疾和霍去病的相遇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吗?辛弃疾在汉武帝手又会立怎样的不世之功吗?

    哦这里个题外话,不世之功真不是夸大其词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