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帮帮忙 - 国师帮帮忙_17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朗又让玄奘过来见了李渊,李渊笑着摸摸玄奘的,法朗便:“容我们带陛在大兴善寺走走。”

    刚迈没多远,吕仲明一个步,与尉迟恭赶到,走在队伍最后面,法朗回过,意味一瞥,吕仲明睡得不住打呵欠,懒洋洋地瞄前面三个菩萨。

    62

    62、第六十一回:心灯

    吕仲明惫懒一笑,微微,穿过队伍时,官员们纷纷让开一条路,让他走到李渊后去。吕仲明意气风发,占着胜利者的位置,朝法朗与吉藏笑

    “一路远来,辛苦了。”吕仲明客客气气

    三名僧人朝吕仲明行礼,吉藏又:“有缘,国师。”

    “有缘。”吕仲明笑

    李渊解释:“当年吉藏法师于原与我汇合,北上一趟,便是特地为了找你。”

    吕仲明微笑,心想还有这回事么?法朗便笑:“国师当年初来,本想请到扬州一见。”

    “现在再见上,也是一样的。”吕仲明笑:“有缘千里来相见嘛。”

    吕仲明绝不提扬州斗法一事,吉藏也当一切没发生过,双方呵呵呵地笑,心里也都在呵呵,吕仲明便加了队伍,开始游大兴善寺。李渊走在前,吕仲明与李世民走在一

    “敬德怎么回来了?”李世民眉目间似有忧,说:“还跑这儿来了,待会被我哥看到了不得了。”

    糟糕,吕仲明被一提醒,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心里咯噔一响,回看尉迟恭,尉迟恭却似没事人一般,大喇喇走着,还与李靖谈笑。

    李世民又伸手指,抹去吕仲明嘴角的迹,吕仲明意识到清早起来脸也没洗,便急匆匆赶来了,忙以袖揩拭。是时大兴善寺正门大开,沙弥列队两侧,三名僧人将李渊迎兴善寺

    李渊只是袖手而立,并不礼佛,正殿供奉的是弥勒,李渊问:“这位是……”

    法朗解释:“佛门有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之分。”

    “过去佛乃是燃灯古佛。”玄奘为李渊解释:“现在佛乃是我佛释尊,而未来佛,就是前这一位,弥勒,世人也称之为弥勒菩萨,以救度众生为主。”

    李渊缓缓,看了李世民与李建成一,示意自便,诸名官员见李渊不拜,也不好有举动,玄奘拿着燃香,无人托,场面甚是尴尬。法朗会心一笑:“无妨,不如……”

    李世民上前,朝玄奘一笑,接过香,朝弥勒佛像敬香,众人才继续朝殿后走,穿过天井,了大雄宝殿,一直缄默不语的金刚智法师在此:“陛,大雄宝殿供奉的是西方教主阿弥陀,佛陀释迦牟尼,与东方药师佛。”

    “释尊也称‘毗卢那遮佛’,意为光曜世间。”玄奘礼貌:“光明普照,遍布十方,是为大日如来。”

    李渊缓缓,法朗又给李渊介绍:“殿旁的乃是地藏王菩萨。”

    吕仲明自来到初唐至今,第一次见到有如此多的佛像被供在同一座殿,金刚智引领众人见过大雄宝殿的三尊主佛,又看十八罗汉金刚,各个雕得栩栩如生,带着怜悯,俯览世间。

    佛门在这一得确实比门好,吕仲明忆起平生所见观,三清像俱是一副不人间烟火的神态,家真祖清雍从容,神位则凶神恶煞。

    李渊依次询问各佛与菩萨来历,玄奘逐一从容对答,吕仲明知这次上元节游大兴善寺,多半也是为了化解佛教之灾,尝试着扭转李渊的印象。这么来一次,或许李渊的本意向不会动摇,但至少能多认识佛门一些。

    游殿时,皆由李世民依次上香,李建成察言观,知有吕仲明在侧,李渊无论如何不能当着吕仲明的面礼佛,且李建成为太,这二人的表态,也相当于支持吕仲明与他后的教。

    吕仲明打量诸佛时,无意与法朗目光对上,只见法朗双带着温和笑意。

    “国师要不要来一香?”吉藏莞尔

    吕仲明一想,笑:“阿弥陀与药师佛我是不认识的,不过慈航真人,曾是我前辈,上香为唐王祈福,也是无妨。”

    吉藏:“……”

    “来。”吕仲明欣然

    数僧本没料到吕仲明居然会在此刻此,半不客气地提佛渊源一事,脸都不太好看,金刚智咳了声,然而吕仲明已伸手去接,吉藏只得给他,法朗笑笑,示意无妨。

    吕仲明在千手观音面前上了三炷香,又:“老君与燃灯度乔达·悉达多成佛,于沙罗双树讲论世间真谛,释尊想来也与我家有渊源,顺便一起了。”

    金刚智:“……”

    吉藏终于站不住了,咳了声,问:“国师大人听谁说的?”

    “听燃灯说的。”吕仲明自若:“回碰了面,您可亲自问他。”

    数人都忍不住好笑,金刚智又:“国师,此话不可随便说。”

    吕仲明:“前晋天师祭酒王浮作《化胡经》,此乃家古早经籍之一,理据都在。”

    吕仲明上了香,数人早知会唱这一,虽担心三僧合辩国师,却又想听听佛两派,究竟是否能辩个是非曲直来,是以都不言打断,反而笑地看着。吉藏开:“国师此言谬矣,佛两家教义不同,天差地远,何来老君化胡一说……”

    吕仲明在铜盆洗完手,笑着作了个请的手势,示意去说,又:“哦?既是如此,便请教吉藏大师,佛家教义为何,家教义又为何?”

    这个问题看似毫无攻击,实际上却是准确抓住了数僧的要害,佛门派别众多,理论复杂,不同于家的天人合一论,吉藏与法朗乃是三论宗,玄奘少时所学甚杂,后创唯识宗,金刚智则是密宗。光是这个问题,几个菩萨就要先掐个胜负,才能回答吕仲明。

    然而吉藏却似乎早就料到吕仲明诈,在前一边领路,一边解释:“诸相心生,佛门真义,一切法终归两说,一是世间万相真谛,二是因果善业修行,唯是则已,与贵教何涉?”

    “那就是了。”吕仲明笑:“世间万相真谛谓之天,因果善业修行谓之人,归到底,不过是天人合一的理。”

    所有人都笑了起来,然而碍着法朗的面,又不好大笑,法朗倒也不在乎,莞尔:“国师所言甚是。”

    玄奘开:“佛门真义分缘起、法印、四谛、八正、涅盘、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三十七品、及密宗持行之说。非是天人合一四字可概括。”

    李世民对玄奘颇有好:“愿闻其详。”

    “释尊曾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玄奘正:“万演化,最初俱是因缘而起,若见缘起便见法。此间诸位,包括陛,两位殿,以及国师,俱因缘际会,来到大兴善寺。”

    吉藏笑:“国师来到此刻,此,要修正的,不也正是因缘而产生的果?”

    吕仲明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