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宋皇太子日常 - 分卷阅读20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拼音?”曹许满脸茫然,“拼音是什么?”

    “就是每个字的音。”赵旸在纸上写曹许的名字,接着在他的名字上标号拼音,“这就是你名字的拼音。”

    “啊?”曹许看不明白。

    接来,赵旸非常认真地教曹许拼音。

    曹许一开始听不懂,但是听赵旸讲解一番后,能听懂了一,然后觉得非常神奇。

    “殿,每个字都有拼音吗?”

    “当然。”

    “殿,这太神奇了吧。”

    “还有更神奇的。”赵旸指了指他刚刚写好的二十六个字母,嘱咐曹许,“阿许,你先把这二十六个字母背熟了。”

    “是,殿。”

    赵旸写好跟汉语拼音有关的东西,就开始给《论语》注音,同时也标注标符号。

    在给《论语》注音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阿拉伯数字。

    平时用阿拉伯数字比较方便些,尤其是算账的时候。他也把阿拉伯数字来吧。

    忙到亥时,赵旸准时去休息了。

    翌日早朝,为皇太的他,第一个上奏,把审计院和钱庄一事说了来。

    审计院和钱庄的事,赵旸不仅跟宋仁宗说过,也告诉了晏殊他们。如今时机成熟,也该正式成立了。

    晏殊和文彦博他们自然支持赞成。

    其他大臣不是很懂,但是见晏相他们都赞同,也就没有反对。

    第88章

    太学堂顺利开学了, 来读书的学生比之前多了十个。

    在开学前,太学堂招收到二十个学生。没想到开学的当天,变成了三十个。幸好太学堂备了一百个人的书籍, 不然书籍不够就尴尬了。

    先生除了柳七,还有五个, 一共有六个先生, 完全能负责教导三十个学生。

    三十个学生, 最小的六岁, 最大的十五岁。不过,大分学生都在十岁以。十岁以上的学生,对家里来说是个不可缺少的苦力, 能帮家里活,还能帮家里赚钱。

    十岁以上的学生,加起来只有六个。

    这些学生都没有读过书,都是普通或者贫困家里的孩。他们被分成两个班, 一个班十五个人。如果后面学生增加了, 到时候每个班的人数自然也会增加。

    柳七不仅是太学堂的先生, 还被赵旸任命为太学堂的教授,也就是校

    在六个先生,柳七的年龄最大, 才学也是最好的, 赵旸觉得他教授最为合适。再者,让柳七教授, 会让他有压力, 这样他就不会懈怠, 会好好负太学堂里的一切事。还有, 给他委以重任, 会让他觉得自己有用,这样他会更加卖力的教导学生。

    开学当天,赵旸特意过去搞了一个类似剪彩活动,办的十分隆重,为的就是让整个汴京城的人知学堂的存在。

    太书局的报纸和杂志也报了太学堂的事,在汴京城掀起了小小轰动。

    见太学堂不仅不要束脩,还免费发放书籍和笔墨纸砚,甚至还饭。这几日,天天都有学生来报名。

    从开学当天的三十人,变成现在的七、八十人。

    对前来报名的学生,太学堂来者不拒,也没有派人去查每个学生的真实家背景。其实,家里有些钱的不会让他们的孩来太学堂读书,会让孩去有名气的私塾。

    学生越来越多,为了以防现□□的况,赵旸还派守卫去守护。

    开学没几天,就有学生和家闹事,这些人是地痞无赖,想要霸占太学堂,不过被赵旸派去的守卫收拾了。

    柳七和其他五个先生制定的校规非常严格,只要犯校规,先是打手心或者罚跪。事不过三,如果超过三次就直接开除。当然节严重者,比如说欺师灭祖,就会直接开除。

    经过半个月的整顿和收拾,太学堂的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这两天,赵旸有空就会来太学堂看看。每次看到孩们认真地读书,一张张小脸上是对知识的期待,他就觉得办太学堂是对的。

    赵旸还请了一些学生们的母亲或者给柳七他们六个先生洗衣服,给学生们饭,给学堂打扫卫生。

    虽然薪酬不是很,但对于她们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收,最重要的是她们也能在学堂里吃午饭。还有,学堂里的剩菜和剩饭,她们也能带回去给家里其他人吃。

    对了,赵旸还给太学堂设计了校服。青衣衫,上面绣着竹。赵旸希望太学堂的学们能有竹的品格,同时也能像竹一样韧不,顽地或者。

    每个学生都有两校服。不止如此,每个季节都会换校服。

    太书局也会搞募捐和慈善拍卖会。凡是捐款的人都会刊登在报纸上,给足他们名声。

    太学堂除了教学生们经史集,还会教算术。

    前段时日,赵旸推行了阿拉伯数字。这一推就非常受迎,如今不是朝廷,还是民间都在用阿拉伯数字。当然,现在并不叫’阿拉伯数字“,而是叫“大宋数字”。

    除了太学堂的学生学习算术,太学也开设了算术这门课。当然,还有算账这门课。

    赵旸让太学堂的学们学习算术,是想着以后他们要是不读书,可以去店铺里当账房的学徒。

    除了文化课,赵旸还让太学堂开设了育课,教孩们锻炼,学习武艺,学习箭,还有踢蹴鞠。

    普通孩是打不了球的,毕竟他们家里买不起,但是可以踢蹴鞠。

    如果太学堂里有不错的苗,赵旸会让他们去杀破狼军。当然,去杀破狼军什么,会跟他们说清楚,毕竟他们大后从事的事会有危险。

    宋仁宗和大臣们对赵旸办的太学堂很兴趣。宋仁宗还特意来太学堂看了看。而大臣们,比如说晏殊和包拯他们还在太学堂当了一回先生。

    学生们不知新来的先生是谁,但是先生们知,尤其是他们看到晏殊和范仲淹他们,一个个差激动地昏了过去。

    柳七十分敬佩范仲淹,见到范仲淹的时候,他就跟后世小迷弟见到偶像一样兴奋。

    范仲淹在教书这方面是非常一,他给柳七传授了很多经验,让柳七受益匪浅。

    苏轼和沈括他们休息的时候,也来太学堂了一回先生,不仅教孩们读书,还和孩们一起踢蹴鞠。

    他们不仅自己来,还带来他们同窗。太学的学们都有一颗想要先生的心,他们非常乐意教太学堂的学们。这就导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太学的学学堂的先生。就连太学的先生们,有时候也会来太学堂来教书。

    柳七虽然知福慧是曹家的孩,但是见他能把晏殊和范仲淹他们这样的朝廷重臣请来角度,心震惊。

    等太学堂一切事安顿好,赵旸这才放心地去猎。

    今年的猎是姚家主持,地在汴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