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台 - 分卷阅读9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骗晋王这个大傻?”

    俞乔亭赞同:“没错,他就是个大傻。”

    赶在傅骂人之前,他赶补充:“不光是唐州军,宁州军直接反了,现在东北、西北防线两失守,就我们被夹在间。乌罗护看样是打算一心拖死北燕军,只要咱们不,乞列和瀚海国上就能打到京城。”

    傅:“嗯。鞑族打的也是这个主意,七年前吃了血的教训,不敢跟北燕铁骑正面锋,如果只拿分人跟我们拖时间,绕开北燕军从其他地方手,就好打多了。”

    俞乔亭:“我们现在基本是被他们联手架空,成了僵局,往一边使劲,另一边立刻会反扑。”

    “都知北燕军是铜墙铁,”傅喃喃,“我当初把甘宁二州兵权还给朝廷,皇上怕旧之间仍有牵连,将原来的几位将军调职他。这些年北燕是稳固了,可是北方边境这的一线,到都是窟窿儿……”

    “是皇上先要孤立北燕,没有他,鞑族柘族也玩不成这一手。”

    什么叫自其果?这就是。

    元泰帝担心北燕军权过盛,担心傅家坐大,担心百年之后儿孙坐不稳皇位,于是把北燕军拆的七零八落,把傅搞成了半残。

    结果呢?

    宁州军就地反,外夷大举侵,他被自己的儿一脚踹皇位,他那傻儿还引狼室,开门揖盗,将京城置于豺狼爪

    俞乔亭叹:“自毁城哪……”

    “我从夔州回来时,看见很多人都在携家带地往南逃。”傅问:“京城如今是什么动向?”

    俞乔亭压低声音,谨慎地吐两个字:“迁都。”

    “我估计也是,”傅,“京城离北疆太近了,打到家门也就是三五天的工夫。我们不开,晋王手里只有一个南衙禁军,还不够人家的。京城守不住,迟早要迁。”

    俞乔亭:“那我们……?”

    “我们拦在这儿,他们还能多气,”傅,“看晋王如何决断吧。提前好收缩兵力突围去的准备。”

    俞乔亭还以为他要血战到底,讶然:“将军?”

    “晋王算什么东西,”傅冷哼一声,“本侯是有家有室的人,没反已经是给他天大的面,还想让我卖命?他的白日梦去吧。”

    傅还是估了孙允淳的运气。五月十八,敌军到达密云,与唐州军合兵,京营退守至怀柔。晋王殿这个倒霉终于犯了众怒,被右神武卫将军曹风忱仗剑诛杀,北衙禁军风卷残云般扫了晋王一党,将晋王边的柘族细枭首,悬于城示众。

    元泰帝亲谒太庙,免冠叩首,泣告宗庙,随后升朝,令太监宣旨,将国都迁往安。当日午后,禁军轻骑简从,护卫元泰帝从青霄门,逃往蜀避难。

    第二天,傅在燕州收到了飞龙卫传来的元泰帝最后一封圣旨,圣旨上只有四个字——“去留听卿”。

    五月十九,京城大,百官万民,仓皇奔逃,几致路阻

    五月二十,京营溃退,贼寇朝。

    江南,临安。

    数日前。

    “父皇已将皇位传给了晋王……”齐王气得手都在哆嗦,在屋里走了几圈,喊:“来人,去备!本王要即刻回京!”

    “殿息怒,”立在一旁的严宵寒立刻声劝,“您先别急,晋王能杀了太得皇上传位给他,手必定有兵,您现在毫无准备地回去,无异于自投罗网,依臣之见,不如静观其变,再打算。”

    齐王只是一时血上,被严宵寒拦了一,逐渐冷静来,对闻声赶来的侍从:“再去探京城消息,有什么异动,立刻报给本王。”

    后来严宵寒不止一次想过,倘若时光倒,他一定先给自己一个大耳刮,把那句“静观其变”吃回去。齐王是死是活关他事,就让皇们去争去斗,皇位谁坐谁坐,只要他能回到京城,回到他家将军的边。

    严宵寒怎么也没想到,他的静观其变,等来的却是国破家亡,山河沦丧,以及,漫的分离。

    第62章 鱼雁┃分开的第六天,想他

    元泰二十六年夏, 反贼大破京师。

    元泰帝仓皇西狩, 文武百官及眷、京城百姓等一分人随元泰帝西去蜀,另一分则拖家带地南逃至荆楚、淮南一带。

    北燕铁骑收缩防线, 从西线突围而途与宁州军正面遭遇, 窝了一肚火的北燕军大败宁州叛军,傅亲手挽弓, 一箭死了叛军首领, 两个北燕将士摸上了宁州城,趁着月黑风, 将那颗人挂在城门楼上。

    一战立威, 北燕铁骑凶残依旧, 所过之,无人敢直撄其锋。七月初,北燕军与甘州军在武威会师,傅一边收拢西北各地残兵, 重新整军, 一边以甘州为据, 垦荒屯田,休养生息,以待反击。

    北方防线已破,鞑、柘、渤海三族再无阻拦,驱直原腹地,半江山沦陷于外敌之手, 朝廷不复存在。在这局势,淮南节度使岳风率先举兵抗贼,拒渤海军于淮之北,挡住了蛮夷南的脚步。随其后,西平郡王段归鸿称“西南以自保为要”,只接收北方逃难百姓,不再兵勤王。有这两位先例在前,各地节度使纷纷效法,以其所辖之地为限,自成一,各自为政,除抵御外敌之外,约定互不侵扰。

    看大周即将四分五裂,国祚不保,同年秋天,齐王孙允端在金陵自立为帝,尊元泰帝为太上皇,国号为周,改年号为“治”,定都金陵,遍告天

    新朝由北方亡而来的旧官员和江南素有名望的贤达士人共同组成,治帝未设宰相,而是仿元泰朝旧例,新开延英殿,与重臣共决国事。

    登基当日,江南节度使、荆楚节度使、岭南节度使、福建节度使及东海师同贺表,拥立新帝。严宵寒自荆楚跟随齐王至江南,先是拦住没让他回京,后来又与各地节度使斡旋,殚竭虑地搭起了新朝的架,一手扶持齐王登基称帝,论功足可封侯拜相,但他以自己以往行事遭人诟病为由,宁愿当个隐于幕后的功臣,故治帝仍令其统领禁军,特许延英殿议事,视为左膀右臂,倚重非常。

    曾经明里暗里骂过严宵寒的旧臣们算是开了了,屹立两朝而不倒,从权臣佞摇一变,成了临危不、匡扶新主的功臣,这鹰犬不但心机手腕了得,运气也是相当了得啊!

    经历过这一番风波,严宵寒的形象与“心机沉的权臣”越发贴近,那过去常常微笑的嘴角如今很少扬起,气势敛威严,喜怒莫测,但总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郁,让人更不敢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