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 分卷阅读76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免占地不稳而铺陈兵力的风险。这使金军想以劫掠战术反制宋军的打算基本上落了空,虽然给占领区造成了一些扰,但损失并不大。

    相反,金军对这些寨的袭掠引起了汉契平民的憎恶,印证了宋军之前宣扬的“金国除女真外无民”,意思是女真人不当汉人和契丹人为民,所以可以肆意掠杀。对比宋军之前从不劫掠汉契寨驻后军纪严明的景况,这些汉契平民的反抗心思便少了许多,平日防女真劫掠更甚于防宋人。

    在宋军有意的克制,一直到十二月初,才陆陆续续接收完大分寨,并且只在位置重要的寨留守兵员。主力大军这才开始攻打拱卫盖州城和穆州城的卫城寨。

    十二月,第四军和第七军几乎是同日打到盖州城和穆州城,在南城三四里外择地扎营。

    通常攻城,除非有信心一举攻破,否则都必须在靠近城池的地带择合适的地方立为营盘,一方面能让攻城将士得到充分休息,另一方面给城守军压力。要到这两,扎营的地最好是在离城三四里。而对守城方来说,只要有余力,都不会容许敌军在如此近的地方扎营。但宋军能到离城三四里扎营,可见是将金军得无可奈何了。

    就在攻城的前夕,天上起了鹅般的大雪,飞扬的雪片弥漫了整个天空,铺天盖地的迷糊了人的视野。这样的天气不适合攻城。大雪连续了三天三夜,到第四天清晨,还不见停的势

    卫希颜已经到了盖州前沿的军,登上营搭建的望楼,眺望一片白茫茫的盖州城。城上人影幢幢,金兵正忙着扫雪,重新显灰褐的墙垛。而在望远镜看不到的城民屋房上,也有很多人正在清雪,很多屋不结实的民房已经被雪压塌。

    卫希颜看了一会,将望远镜递给叶清鸿,慢悠悠说了句不着边的话:“临安,大概也雪了。”

    她后立着第四军的军统制和监军,闻言都有些疑惑,军统制师旦便接了句,“这时节,应该是雪了。”

    卫希颜:“若是这般大的雪,民宅大概会压塌不少……有得忙了。”

    二人只当她是说“朝廷有得忙了”,不由心生敬意,心卫帅在前沿,还心忧后方,真是忧国忧民的忠臣。

    只有叶清鸿知,她这师傅哪里是忧国忧民,八成是景思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章战事视角小休一,镜转到临安……

    ☆、不期而遇

    临安这时,确实正在雪。

    往年每到冬十二月,临安都会降雪,若此月雨雪连绵,则百姓多有不易,朝廷往往要赐钱钞,以济贫民。今年这场雪从初十四夜里起,到天明时已如扯絮般铺天盖地,直到十七日才小来,飘飘洒洒扬着雪粒

    因这场连绵大雪临安城受灾的民不少。大人家的屋挑大梁铺青瓦,不会被雪压塌,但家里没多少钱的平人家,房铺不起瓦只能铺茅草,还来不及清扫积雪便被雪压塌了。受灾轻的,房只破个大窟窿,受灾大的,便连不结实的屋梁也一并垮塌,甚至压伤压死了人。

    京城武安军的军巡铺忙得脚不沾地,从十五日起便响救灾警号,赶往倒塌的房屋救人。这些军巡铺原是为防烟火而设,因临安城繁多,民居屋宇森,接栋连檐,多有风烛之患,官府遂在每坊巷隔二百步便置一军巡铺,以兵卒三五人为一铺,遇夜巡警街巷烟火。并且又在诸坊界置立防隅官屋,屯驻一队武安军,并建望楼,值卒朝夕差守望,如有烟,敲锣鸣警,以旗指方向为号,夜里则易以灯。而后不久,这些隶属武安军的军巡铺和防隅官屋又因铺隅连通的便利,便也承担了雨雪救灾和分缉拿盗贼的职任,给临安府分担了不少压力。

    然而即使如此,临安府也不得松活。府尹朱跸从十五清晨起便率领曹和衙役巡视京城,尤其是北城的坊巷,多是平区,贫困的坊郭又居多,房屋不结实,若逢雨雪连绵的季节便是临安府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今年的腊月雪降看势就是个让人无法省心的冬月……这一忙就忙到了十七,这雪还没有停的势

    为临安府尹,朱跸要的事很多,除了安排夫役清扫街积雪、保障通之外,会同武安军援救因房屋倒塌而困于的民是首要重任,之后便省不了派人登记受灾民的簿册和受灾景况,安排曹发放救济钱粮,造粥棚放粥,建临时棚屋区安置灾,构划受灾民屋重建……这些事仅靠临安府一个衙门显然办不了,须得会同、工、司农寺、武安军等衙署一起措置,其间便少不了协调周转的心力,累人又累心——京府官这个位置不是这么好坐的。

    所幸朱跸“上有人”——在京朝官,这位临安府尹是丁相公一手擢起来的亲信,无论六还是诸司衙门,都是给几分面的——协调安置起一应济灾事宜来倒也顺利,没有遇到多少人为阻碍,最烦心的倒是接踵而至的新城迁事宜。

    临安还是杭州的时候,就是东南最富之州,朝廷南渡时城已有三四十万人,至北民南迁,又立都于地,才只五年,人便已增至六十万,使这座原本广阔的南越旧都便显得仄起来。如是,便显诸多问题,尤为严重的就是防火和通——

    曾刊文:“……今京城人稠密,屋宇接栋,寸尺不空,一屋着火,则牵连数十屋,危之大矣。而居屋侵,巷陌壅,宵小多匿于其间,行不法事。而居屋侵,街狭小,车不堪于行,来往不利。……如是,烟火、盗贼、通三不利,京城安宁乎?……”

    这篇文章说了京城士庶的心声。临安府很快呈本政事堂,建议扩建外城,以解决人繁多带来的问题。这个奏本恰与工扩建京城的心思合拍,工参政朱震大力支持,同时提上工奏本。明显的,临安府和工事先就已“勾搭”上了。政事堂堂议后,令扩建北外城,也只能向北扩建了——京城西邻西湖,南邻凤凰山,东邻钱塘江,只有北城外接的是平原,可以往外扩建。

    不过,往外扩修一城墙虽非难事,但将坊郭往新城迁移却非易事,若措置不妥便会生民怨民愤。政事堂磋商后,决定先迁移分不适合安置在城的衙司,包括——

    礼辖的太学、国监、贡院、蕃学,宗正寺辖的宗学,太医局辖的医学,翰林院书艺局和画艺局所置的书学、画学,司天监设立的算学,临安府辖的府学、小学,兵辖属的太仆寺,工辖属的将作监和分司作,司农寺辖属的京畿常平仓,以及军监、少府监等。

    上述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