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愿餐厅并不想爆火 - 分卷阅读17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廖初:“……”

    真该后颈了。

    吃过早餐,廖初亲自拿着三个零来。

    里面装的是烘糕,刚才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尝过了。

    被折叠成半月形的烘糕是漂亮的金黄

    外壳薄而脆,里却十分柔

    咔嚓嚓咬去,一就能吃到里面满的馅料:

    白糖芝麻淳朴而悠远,仿佛跨越时光的古老钟声,在了一又一

    桂红豆沙甜而不腻,淡淡的桂香,就像夏日西瓜里最心的一,清新

    偶尔吃到大颗的豆,令人尤其惊喜。

    一盒自然是果果的,另一个是倩倩的,那么还有一盒……

    被骨节分明的大手推到余渝面前。

    喂猫的。

    余渝十分惊喜,又有不好意思,才要说话时,脖上就被掐了一

    廖初忍笑,看着他恨不得发都炸起来的样,心十分愉悦。

    别以为刚才你在外面说我坏话我不知

    余老师捂着脖落荒而逃。

    明天要穿衣,他愤愤地想着。

    *****

    “娘啊,到了,咱去吃个早饭吧?”

    应天对副驾驶上的老太太

    老太太约莫七十来岁年纪,白,但神很好。

    听了这话,她就撇了撇嘴,“有啥好吃的,都不如咱自己家包的大馅儿饺、大包。”

    应天哭笑不得:“这家可有名,网上吃的人都说好,咱去尝尝。要是实在吃不惯,咱就买了材料回酒店自己包!”

    带着老娘门自驾游,已经有将近一个月了。

    老太太从一开始的半推半就到后面的兴致,再到如今的兴致缺缺,变化非常之快。

    从几天前开始,老太太就嘟囔外面的饭菜吃不惯,不香,闹着要回家。

    风景固然好,每天跟儿吃喝玩乐也不错。

    但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终归四个字:

    故土难离。

    应天好劝歹劝,又从网上看到最近特别火的廖记餐馆,这才连夜清江市地界。

    快八了,习惯了早起的老太太也真饿了,就自己了车。

    母俩的脚刚一落地,就本能地动鼻翼:

    “哎呦,什么这么香?”

    廖记餐馆的官方Talk账号正式运作后,廖初就开始把每天的特菜品拍照上传,一天三顿引得网友嗷嗷叫。

    应天手机看了,顿时喜望外,“娘啊,这不是巧了吗?今天早上他家卖山东大包!”

    老太太立刻探往他手机上瞅了,“嗯,看模样倒是不糙……”

    那就去尝尝!

    只是闻着……咋还有味?

    娘儿俩到时,店里已经人攒动。

    应天疾手快,正好瞅见一对侣吃完了要起,忙先过去放背包,又回来搀扶老娘。

    老太太,一脸嫌弃地避开他的胳膊,“我又没!不用你扶。”

    正好隔桌就是宋大爷和李老爷,听了这话就笑,“老寿?朗嘛。”

    老太太一看是同龄人,心里畅快,就把左手的拇指,指和在一起,“74啦!人都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也是快土的人啦。”

    众人就都笑,纷纷

    “您耳不聋的,少说还有30年大寿,怕什么!”

    老太太连连摆手,一脸惊恐。

    “可不敢,可不敢,能动弹得动自理了就行,也不求什么命百岁,成儿女的负担……”

    “听音不是本地人呐,跟儿来探亲?”

    一说起这个,老太太老骄傲了。

    “那是俺儿,”她指着正在跟服务员详细咨询的应天,“说俺累了一辈了,也没机会来玩玩,非拉着什么自驾游。”

    虽是抱怨的话,可老太太满是皱纹的脸上仍放着光彩。

    去年老伴儿去世,儿吓坏了,见天守着她,生怕有个什么。

    她自己倒看得开。

    人生来就是奔着死去的,早晚有那一天,怕什么呢?

    可儿不愿意,又懊悔父亲在世时没能好好陪伴。

    后来还是儿媳妇主,撵他带着自己来玩……

    正说着,应天回来了。

    “娘,我问过了,人家今天早上卖三样包,新疆的烤包,还有咱们山东的白菜猪和素三鲜包。我先一样的要了俩,又要了一罐小米粥,不够咱们再加。”

    老太太闻言十分稀罕,“那包还能烤着吃了。”

    刚才跟她说话的几名客就笑,“羊的,能吃,好吃着呢!”

    自从又招聘了几个厨房帮手之后,一应洗菜,切菜,菜等零碎活都不用廖初再沾手,偶尔几样简单小菜也可以付。

    他反倒清闲来。

    不过,他偏偏又是个闲不住的人,于是店里的饭菜品越发多样。

    就好比今天早上,光包了三个类。

    有烈的羊,有大众化的猪,还有照顾素主义者们的素三鲜。

    甭什么,来了总不落空。

    等包的过程,周围的客们又跟应天娘俩闲聊。

    “你这么带着你娘来,你媳妇乐意?”

    应天就笑,“这主意还是我媳妇儿的呢。”

    话音刚落,老太太就竖起大拇指,“俺那个儿媳妇真是没得说。”

    她又指了指人大的儿,“孝顺利,有文化,比俺儿。”

    众人便都善意地笑起来。

    应天显然已经习惯了母亲的偏心,只是挠憨笑。

    有人就羡慕,“老太太开明,有福气啊!家和睦是福。”

    老太太就,“是呢,一家人和和过日最好。”

    顿了顿又:“俺就看不惯那些把儿媳妇当仇人的,图什么?闹的全家上飞狗的图什么!俺不,俺活这么大年纪,从来就不多闲事。”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说你个老帮菜了,那么多闲事什么!

    撒手就好!

    不多时,包上桌。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