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平凡人物 - 分卷阅读1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店,店里的伙计都穿着得,看到穿着贫穷的安歌和冬荣也是有礼相迎,完全没有厌恶的神

    在店里走了好几圈,安歌挑了一把折扇,折扇有两面,一面是空白的,一面画了一幅画,画的是非常好的田园风光。

    据安歌所知,这个时空的诗词已有了北宋时候的诗词,到南宋时期的还没有。安歌很喜的一位南宋时期的诗人,辛弃疾,他有一首写得很好的田园词,像二哥这样的雅文人应该也会喜

    第11章 木制

    老板看得安歌钟意这把折扇,笑了笑,从远走过来,称赞:“姑娘真是好光,这把折扇上的画是本店数一数二的好画。姑娘再看看这折扇的纸,也是品啊!”

    老板说的是实话,和其他折扇比起来,这一把确实是最好的。

    “价钱?”安歌直接问

    “一百两。”老板毫不客气,“本店拒绝砍价。”

    “有免费题字吗?”

    “有,不加钱,只是本店的伙计字不好看。”

    厉害,起码都会写字。繁字多难啊,她也只会看不会写。如果她从小学的是繁字,她也就不觉得难了。

    看安歌神为难,老板又:“姑娘若是不嫌弃,我可为姑娘免费题字。”

    看老板那自信的模样,安歌也是半信半疑,看向冬荣,她也摇摇,表示不知

    “姑娘若是担心,我可写几个字,姑娘一瞧便知。”老板转对店里的伙计喊到:“青竹,拿笔墨来。”

    笔墨是早已磨好的,但墨依旧均匀黑,看着是好墨。

    老板抓笔的手法也很娴熟,看来是写过不少笔字的。老板在纸上写了四个字:起承转合。

    安歌记得小学的时候老师说过,能把“承”字写好看的人,写字都差不到哪去。这老板,把这“四个字”都写得很完,没有什么好挑剔的。依安歌的光来看,老板的字写得已经很完了,不过比之二哥的,貌似差了那么一

    “姑娘觉得如何?”

    “满分。”安歌如实大

    老板乐了,“我平时从来不降价,看在姑娘的份上,这把折扇七十两买个姑娘。姑娘需要题什么字?”

    “就写一首词,这首词分为上两阙,上四句,四句,约莫每句六个字。”这首词是安歌完整记得的为数不多的一首词。她记诗词向来都是只记得一首诗词最经典的那几句。

    老板看看扇面,心已明白如何划分,“姑娘请说。”

    为了合老板写字的速度,安歌念得很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山雨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好诗好诗啊!这诗叫什么名字?”

    这首词的题目叫什么来着,西江月·夜行黄沙?记得不太真切了,等她回去再好好想想。

    “不记得了,很多诗词都无题的。”

    “姑娘?”老板看着她,语气更加柔和:“要不我不收你钱了,这首词我日后写到店里的折扇上,以便让更多人欣赏到这好词如何?”

    老板说的有理啊,好东西应该一起分享,可是这是送给二哥的礼,怎么能重复呢?

    “可以是可以,不过有一个条件。”

    “有什么条件姑娘您尽提。”

    “你起码得在半年后才能让这首词抛面。”

    “这……好吧。”

    回到府里,安桦院的院落牌匾已经装好,安歌回到自己的院落里,一抬就看到了那块比丞相府大门那块牌匾还好看的牌匾。心里又是一阵动,日后要是离开了这里,多么舍不得它啊!

    换上一的服饰,梳一个简单的发型,洗去脸上一层一层黑乎乎的脂粉,安歌首先找到杨锦竹,打算还她借的三百两。

    杨锦竹看到安歌是被冬荣扶着过来得,心里疚又重了几分,死活不肯收她的钱。

    互相推脱着那三百两,说好一定要好好对安歌的杨锦竹又爆发了:“说了不用还就是不用还,你给我,你是不是瞧不起我!”

    你不想让我还钱早说啊,还你钱不要就不要,为什么还要一幅施舍的样?你越是施舍我就越不想要,哼!

    “冬荣,拿着,五小给你的零钱。”安歌把钱给冬荣,懒得和杨锦竹伤和气。

    冬荣老老实实的拿过钱票,杨锦竹莫名其妙的又生气了,对着安歌骂:“杨锦桦,我是你五!不要叫我五小!”

    本小真实年龄二十二,才不你个年方十八的人叫,要是叫了也纯属无奈。

    “走了走了,别理她。”安歌拉着冬荣就走了。

    杨锦竹在她后气得直跺脚,不过看到安歌一拐一拐离开的背影,气又慢慢的消了。

    到了锦年院,杨锦年竟然真的在,他旁站着几个小厮,和他一样在削木,老样,好像是在,还有,难椅?

    “换到银了吗?”他依旧单脚跪地,抬笑着问安歌。

    安歌不顾形象的蹲,打开折扇,首先让他看那幅画。他仔仔细细的看过后,赞许的,“还不错。”

    转过另一面,他认真的看着扇面上的词,看完后莞尔一笑,问:“你作的词?”

    “不是,是一位叫辛弃疾的人写的,这是一位很伟大但是不名的诗人,我和师父偶遇他,他就送了这首词给我们。”安歌一本正经,一本正经的胡说八

    “词写得很好,二哥都写不这样的词。”

    “二哥不必谦虚,你可是当今的文状元。”

    他笑笑,仿佛对此不在乎:“虚名而已,七皇才是真正的博学多才。”

    总是听到他们说七皇,安歌也越发的好奇这个人了,不过上次的那本书却怎么也找不到介绍七皇那一页了。

    “为什么昨天太后六十大寿,七皇没有现?”

    “六妹不知吗?民间传一句话:绝代公真容无人知,见皇帝不见七皇。”

    “这两人有什么关系吗?”

    “没什么关系,不过同样是尘绝绝的人,一个在江湖,一个在皇室。一个最神秘,一个比皇帝还难见,所以百姓们把他们放在一起。”

    “七皇不是二哥的朋友吗?听说二哥前几天才和他一起游玩。”

    “是啊,六妹也想见见七皇?”

    “听你们把他说的神乎其神,我也是很好奇的。”

    “我与他相约明日午时游湖泛舟,你若是好奇,明日我带你一块儿去。”他说得那样温和,安歌差答应了。

    不知于什么样的心理,明明很想去的安歌拒绝了:“还是,不去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