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云端的一万公里 - 分卷阅读5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看房,却挑不到合适的住,我和杨千瑞如今货真价实两个穷光。如同武侠小说,我们的燃眉之急很快得到贵人相助。

    在少年,我见到了赵岚,提着琴盒。我识相避开,留给母俩人单独谈话的空间。不一会儿,杨千瑞开开心心地回来了,珍惜地抱着怀里的琴盒。

    我怀疑地问:“你妈就这么给你了?没有其他附加条件?”

    杨千瑞笑着摇:“你要是这么担心我逃跑,不如拿绳把我捆起来。”

    我摸他衣领里,勾项链晃了晃,“这不是已经捆着了吗?”

    第二天赵岚又来了,杨千瑞与她谈了一会儿,神秘兮兮地捧着什么回来了,小跑到我面前哇的一声展开。

    是一把钥匙。他说是他外公外婆的故居,虽说房老了,但好在宽敞亮堂,最重要的是,免收租金,只让我们帮忙照看院里的草树木。

    我不曾住过四合院,严格说,我祖籍并非北京,而是河北。爸妈撞大运发迹后,才迁北京,住的也是楼房,那时我刚有了记忆。

    木质的房门与家,复古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和杨千瑞住在偏房,他小时候来过寒暑假,就住这屋,更早以前是他妈的闺房。床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张大的家合照,画面的赵岚也不过十五六岁,扎着俩小辫。

    这不得不让我分神,艰难声:“杨千瑞……你能不能把那照片摘了。”

    “怎么了?”

    “太奇怪了……觉他们看着咱俩……”

    杨千瑞转过,不好意思地挠脖,搬了张凳站上去,拿防尘布盖住了,“你这么一说,觉还真是。”

    我说:“那还继不继续?”

    杨千瑞拽着我往一拖,“继续。”

    杨千瑞后背的疹总算有消退的迹象,我松了一大气。不然他总叫着让我帮他挠,语调百转千回,哼哼唧唧的不知多招人。我看着他的背,不去手,可他平躺着又闷痘,找不到个合适姿势。

    说好的公平原则,又让他占尽了便宜。

    我并非那么在意谁上谁。以前不上他是不想许无望的诺言,现在又是执意要从他上讨个承诺。

    不是说信不信任,只是现实就在面前摆着。他后退一步,大可重回家的怀抱,过优渥富足的生活,不用和我苦哈哈地为柴米油盐发愁。

    每次,我看着杨千瑞在院里练琴,都会想他不该被困在有我的笼里。他应该展翅飞,飞向全世界。有几次,我看见路过的飞鸟都驻足屋檐上,听他拉琴。

    我陷泥潭,他自甘堕落也来,完全大可不必。我和他提过几回,他打着过去,本不打算认真谈。巡演归来就天翻地覆的影仍笼罩着他,重逢以后,我们几乎没有一刻分开过。

    有一次,我受到嘱托送一个小朋友回家,就在附近十来分钟的路程,就忘了和他说。杨千瑞找遍了场馆没找到我人,崩溃地缩在教室墙角痛哭,那段尘封的噩梦又卷土重来。

    我搂着他歉保证,不停安不停哄,那番景象被不少同事瞧了去。再说我们是表兄弟,恐怕除了同恋之外,还要被扣上的帽,得不偿失,索就摊牌了。

    主任没有为难我们,但我主动提了辞职。不光我自己,杨千瑞的我也替他擅作主张了。主任再三保证不会有人说闲话,极力挽留我们留。我说还有别的原因,把话说死了,志不在此。

    大萧条的娱乐市场渐渐复苏,我和杨千瑞还是更倾向于以前的行当。劝他与我分开工作也是个技术活,一要甜言语地哄,二要对天起誓拿命作保,三要万分留意不错过任何一通电话。

    临近年关,雪越,院里的梅树开。青砖绿瓦,疏影横斜,真有几分像古诗里的场景。

    我往炉里加完煤球,顺手折了一枝红梅,找了个瓶去,增添年味。又去菜市场买了鸭鱼,为除夕预演。杨千瑞从剧院回来,对着一桌丰盛大餐惊呆了。

    “你嘛啊你……还没到三十呢,年夜饭也没这么早吃的。”

    “自然是有喜事。”我笑着递上录取信,“老婆,我北京电影制片厂的面试通过了,庆祝庆祝。”

    “唔……那是好的。”杨千瑞翻着纸张碎碎念,“但你也不能这么奢侈浪费啊,我们两个人哪吃的了这么多,瞎钱。”

    他可真会挑时机泼冷,于是我也冷着脸坐,“再不吃冷了。”

    杨千瑞这才察觉到我的不兴,快速洗了个手,搬着椅挤到我边,胡吃海夸一通:“好吃好吃,都快赶上酒店大厨了,你手艺越来越见了。”

    “也不看看是为了谁,挑又嘴馋,生怕把他养瘦了。”

    “嘿嘿,老公你最好了。”

    没吃完的菜放冰箱,我们一边洗碗,一边讨论起节期间去哪儿玩。无外乎故鼓楼城逛一圈,虽说早都去过无数次,但以我们现在的经济条件,这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放假第一天,就给我们挤了,上推翻计划,决定剩的假期都躺在床上聊天度过,温又闲适。看着对面遮盖的大红布,我突然想起:“杨千瑞,这儿有你小时候的照片吗?”

    “没、没有。”杨千瑞结

    “那就是有的意思。是你给我找来啊,还是我自己去翻啊?”

    杨千瑞一咬定就是没有,我哪会被他两句话糊过去,于是开始了翻箱倒柜的历程。他幼年用过的迷你小提琴都给我找来了,我就不信还没本相簿了。果然,再拉开几个屉翻翻,犹如探

    我举到他面前,拍了他脑门,“骗我呢?”

    “不、不是……我真忘了。”杨千瑞捂着脑袋小声狡辩。

    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藏着掖着不让看,明明每张都拍的不错。从光着的百日照到穿着蓝白校服的初,应有尽有。

    乎乎的脸正适合那个年纪独有的可与童真,单纯澄净的神从始至终。再大些,可褪去了几分,腼腆占据首位,一看就是不会惹事的乖小孩,与我那叫一个天差地别。再往后翻,棱角更加分明,与前俊秀的容貌贴合重叠。

    不经意间,在一张穿着校服的合照,我认了一张脸。原来我的某个同学,是他初时的好朋友。我与那人一整个三年都没说过几句话,自然也不知这层关系。

    也是,北京就这么小,我们年纪又相仿,都不用六度分割,一两个人就能将我们联系起来。可这之前二十年,我们真的就毫无集。也许某个时刻在人海肩而过,匆匆一瞥,全然未放在心上也不一定。

    杨千瑞不无遗憾地叹:“如果我们能早遇见就好了。”

    我想了想自己之前无恶不作的品气地说:“那你可得被我欺负死,就这么想早恋啊?”

    杨千瑞羞赧:“谁、谁说一定要谈恋了,朋友不也好的……”

    “拉倒吧,”我合上相簿,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