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男妻 - 分卷阅读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老师的睛,学生拜服。”锦翌珲这么说,温知如倒是明白了。

    温彦丰的仕途也算是大锦朝的传奇,他从未有过科举的功名,未过翰林院任职,却一路步步升直至阁大学士,在前朝他还曾在先帝授意,兼任过一年的国监祭酒,锦翌珲大概也是在那时候受过他的指导。

    “皇上的那小心思还不需要浪费老夫的力去揣度。一甲的状元,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正七品的官职老夫还不放在里。就看他坐不坐得稳这个官位了。”

    温彦丰的言之意再明白不过,状元之位不在于官职低,可所带来的名望却是所有世家弟最需要的。薛骏无权无势,父母都是农,给他状元虽说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温彦丰也可以不闻不问,但背后朝堂上那些世家弟愿不愿买他这个帐,就不是他温彦丰说了算的。

    锦翌珲有些尴尬,要不是他和皇帝锦隽煜坐在御书房整整一天都没想到一个合适的对策,他也是不愿意来这里看人脸的,“老师所言极是,皇上正是有此担忧,这才派学生来府上请老师指教一二的。”

    “为君分忧乃是臣的分之事,皇上既然已有定夺,为臣的也会尽量秉公办理,只是官虽阁首辅,却还未有约束满朝文武的能耐。”

    “老师何必妄自菲薄,皇上的意思是,若老师愿意让薛骏拜于老师门,满朝文武总该给几分薄面的。”

    阁首辅温彦丰的门徒,虽不及那些耽之家当世鸿儒的桃李满天,可当今朝堂六九卿曾受过温彦丰提携教诲的也近半数,不说官职低,无论哪一个都算是手握实权,这也是最让皇帝忌惮也疼的原因。

    “圣上确实太估老夫了。老夫一生从未考取功名,又何德何能敢指教一位状元。世爷也别再称老夫为老师了,不过是临时兼任的国监祭酒,老夫也不算是你正真的授业恩师,担不起这句老师!”

    认薛骏为门生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走个形式,皇帝也不会真让那小与自己走的近,可他薛骏是什么份,温彦丰愿意抬举他,怕是他也没命享这个福。本本分分个翰林编修,无非就是三年任期满了也升迁无望,妄想攀上他温彦丰这跟枝儿,恐怕用不到三年就得赔了一条小命。

    前这个小到底还是太年轻了,看事看人不够有远见。

    锦翌珲被温彦丰这句毫不留的回绝说得面又沉重了几分。这位首辅大臣当真是难缠的很。

    “世爷若真想为皇上分忧其实有个更简单的法。满朝公卿侯爵有的是待字闺的大家闺秀,皇上随便指一位家室品德上乘的女与状元郎,有了岳丈的家世相助,还怕他以后不能平步青云么?”

    “这……”

    其实皇帝还真不是没想过这个法,只是这个满朝文武又岂是那么好糊的,那日锦隽煜传了几个礼的官员在御书房商讨这一届的科举之事,不过就是随说了句,薛骏才华横溢就可惜年近二十还未娶妻,在场的几个官员脸都白了,纷纷言官无才无德若是能有薛才为婿自是光耀门楣的喜事,只可惜小女早已定了亲事如何如何……

    可想而知,皇帝若真在朝堂上亲自为状元指婚,满朝文武一个个找不合适的理由来搪,那他一朝天的脸面又往哪儿搁?

    再说了,自古越是穷书生气节越,要他娶一个门大的女,靠着姻亲走上仕途,恐怕这位才会直接辞官不

    温彦丰丢这么个馊主意,想来是准备送客的了。

    此时温知如在门外已经听了有半盏茶的功夫,父亲在会客,他一个女儿家的份自然不方便与一个外男相见。

    他还能记得,前世这个薛骏确实是最后了状元,一个村野农的儿一朝锦袍加还一时传为佳话,只不过他那个翰林编修的职位好像没多久就被人弹劾,丢了官位。

    前世父亲与皇帝的关系已经到了势不两立,否则那位年轻的帝王也不会拿自己嫁这件事大文章,而父亲死后,瑞王一支独大导致了最后的篡权夺位。

    这一世他还想多活几年,总不能让父亲这个祸国臣的盛名传的太远。

    温知如想了想,还是推开了房门。

    “知如给父亲请安,不想父亲这儿还有客在,是女儿冒失了。”

    “嗯。”温彦丰打量着温知如,这衣服若说是素净,倒不如说是寒酸,好在他的一言一行,姿态涵养都不失一个世家弟的气度,也算是不错了。

    这些年钱氏主持府事宜,明里暗里没少为难温知如他也不是不知,这到底是院女人之间的小伎俩,没闹什么大事他也不想手,只不过现今看来,那女人是不是得有些过了?

    自己的女连件面的衣服也穿不起了么?

    “昨日才听你母亲说你病了,怎么不好好歇着,想着来为父这儿了。”

    “躺了几日,今个儿觉得好些了,就想着多日没有给父亲请安了。不想竟是打扰了您。”

    “到不打。”温彦丰看了看还呆站在一边不知该走还是该留的锦翌珲,“这位是贤王世。这是小女知如。”

    温知如欠了欠,“世爷安好。”

    锦翌珲笑:“温姑娘客气了。”

    温知如还记得前世自己第一次见到锦翌珲大约是在两年后。要说起来,其实锦翌珲的样貌要比锦翌轩好看,他的五官优雅却不柔,敛不失张狂,记忆他很少会真正的大笑,嘴角却总是带着浅浅的笑意,让人看得温,眉如画、风姿隽、只是当年自己先为主的迷上了锦翌轩那潇洒,放不羁的劲,跟没有注意过锦翌珲。

    “父亲,女儿刚才在门外就听到您与世爷似乎有些争执,能不能让女儿说两句。”

    温彦丰摇摇,“你才多大年纪,诗书都未必读通几本就想对朝堂之事指手画脚,也不怕贻笑大方。”

    “父亲也知女儿年幼,就算说错了什么,就只当博您一笑,可好?”

    温彦丰想着这十几年还从未与他有这边亲近的场面,心,“随你吧!”

    “若说才学,薛、沈、段三位公应该只在伯仲之间,皇上想重用薛公不过是因为他家背景清白,不会被卷朝堂的党派之争里,能真真正正为皇上所用。朝臣们不看好薛公,除了他的家世之外,其实更重要的是状元这个衔。书上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是这个理。其实就算薛公了翰林院,三年一任的升迁,等到他真正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恐怕也要十年八载之后,更不用说京官难,他着状元这个名必定要被很多人抓着些细枝末节的小差错不放。皇上若只是想让薛公为江山社稷分力,又何必在乎一个状元,何必在乎一个京城的官职,大可卖哪些世家弟一个人。而薛公失了状元的衔,又远离京都,必然也不会糟人羡妒,父亲也可以为他谋一个能历练的职位,让他在任上一番为。”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温尚书才是我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