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烟云 - 第十一章 难断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难断之

    到了十月里,时节已初冬,空气之已经有一寒意,黄品贤这一天站在营门,买了一面铜镜和一把梳,从前以为不必备用的东西,现在渐渐地都需要了,从前在太平军,都是披散着发,上面扎一条巾,若是了,用手指梳理一就好,况且也不用剃须,所以用不着镜,然而现在发要扎成辫,终究是要用梳了,总是用林珑的梳觉有些不太好,虽然林珑倒是并不介意,不但主动将梳到黄品贤的手里,有的时候还自己动手给他梳

    黄品贤选了一面小小的铜镜,面有一枚手柄,拿在手里方便,他将铜镜举在面前,正在检视着光亮度,假如镜开光不好,很快就要找人来磨镜,就又要一笔钱,他正看着小巧镜面之自己的脸,忽然一阵冷风从对面刮过来,直钻他的衣领里面去,黄品贤的肤登时微微一,抬起望着远,“起风了”。

    黄品贤转返回营,之后便是跟随林珑一起参加练,到了傍晚,林珑写好一份公文,转笑着向黄品贤问:“今儿去,买了些什么?”

    黄品贤轻声回答:“一面镜,一把梳。”

    “拿来给我看看。”

    黄品贤便回去自己房,将新买来的件取来给他看,林珑先看那梳,不错,黄杨木的,与那枚两司印章同一木料,黄杨木蛮好,自己曾经看到过黄杨木的摆件,四十年的老黄杨,虽然比不得紫檀梨,也很是值钱,黄品贤的这两件黄杨木的东西,当然并不是使用那样珍贵的老材,不过也是可以的了,质地密,能用好些年。

    林珑又拿过镜,左看右看:“不错啊,明明亮亮的,今后我也有镜用了。”

    林珑虽然有梳,但是一直没有置办铜镜,他确实是净整洁,不过军旅之一切都相当简单,洗脸之后没有照镜的习惯,至于梳剃须,反正有黄品贤一双睛看着,因此便用不到镜,只是林珑不太会给别人刮胡须,黄品贤三天五日自己剃须,不好总是借助盆,便要用到镜

    其实林珑早就有心买一把镜送他,毕竟对着盆刮胡须,有时候容易伤到,黄品贤虽然谨慎熟练,也曾经在颏刮破两细小的,不过黄品贤对自己一直不远不近,倘若送他东西,只怕他未必肯收,反而僵了关系,所以便只等着他自己去买。

    黄品贤微微一笑,林珑借用他的东西,他倒是不很介意,算是抵偿从前使用对方梳的人,虽然用手指也能梳,不过毕竟糙松垮,给林珑看到了,便要招呼自己过去,“快用梳好好理一理,这样松散歪扭,好像乡曲辫,给上海人看了要笑的。”

    林珑跟梅标也很是要好,梅标是绍兴府人,正所谓“豆腐、麻雀、绍兴人”,湘军幕府里也有他一份,另外梅标曾经在上海待过好一段时间,讲起上海的时髦,,很是有兴味,林珑听得津津有味,虽然自己这一并没有去过上海,然而心非常向往,而且有的时候就要拿上海人来说话。

    另外黄品贤还发现,林珑对于乡人抱有一很是轻视的态度,有一次在营门,看到一对外小婆和外小,四十几岁年纪,一土布衣服,挎着篮背着筐,来和兵士们生意,说起话来憨厚得很,“你们离家这么远,在外面当兵,苦啊!”

    黄品贤回来就和林珑说:“真的是很淳朴的人。”

    林珑嗤地一声笑:“就是没见过世面,着营垒的栅栏,死死往里看,看到抬枪跟看着王母娘娘的烟筒似的,都好像能掉来。昨儿温先生还说,还是山里人心清清,没有那样的歪心邪,其实都是什么呀,还赤之心,不过是不读书,也不晓得外面的事,就如同囚犯一样闷在山里面,睛难得往外面看的,这还只是看到咱们的大营,等以后了武昌城,你再瞧瞧她们,走在街上,嘴都要合不拢了,都能来,抻了脖,转着膀左右地看,那脖仿佛就是一,都不会动了一样。”

    黄品贤登时无言,林珑倒是不用抬枪的,他有一把小巧的手枪,当初自己看了,也好奇了一阵,另外想来昨日温采元听了林珑这一番见解,也要苦笑吧。

    要说林珑,本来也并不是城市里的人,虽然家并不是很贫困,在湘乡间有几十亩地,因此林珑幼年时候曾经读过私塾,十四岁之后也断断续续地读书,不过他的家,即使最为化地说,也不过是小小的土财主之类,因此林珑其实也是乡人,而且还不如天王,连科举都未曾考过,没有去过省城,如今却嘲笑乡人。

    其实不仅是林珑,黄品贤观察到振字营的一些兵勇也是这样,从前都是山民,湘军招兵,特意挑选偏僻地区的山民,因为相当凶悍,想法也少,比较好用,这些原本的山民虽然是上战场卖命,然而确实走山,到了外面,见识了许多事,即使还没有上海苏杭那样的锦绣天堂,沿路的市镇也很够一看,所以如今说起话来,提到故土山乡,用词已经是“我们”和“她们”。

    倒是也不怪这些湘军兵勇自傲,远远地走来,确实能够广阔见闻,自己曾听广西老兵说过,当年第一次攻破武昌,来到城里,就好像是一个“小天堂”,从前在紫荆山区,哪里曾经看到过这些,当时两只睛就不够用了,富贵人家的绸缎金银也就罢了,还从洋货行拿了洋表,叫“发洋财”,只是当时并不晓得西洋的怀表是怎样用,将机芯挖去了,留外面绿绿的银表壳,以为很是鲜亮好看,况且银也值钱,到后来当兵久了,见识广了,终于晓得不该挖芯的,不过也无所谓了。

    而林珑则想,黄品贤倒是还罢了,不过是本能地动,可是温采元将这直接发的怀上升到理论,就让人觉得终究是有一书生气,虽然温先生饱经忧患,其实已经是相当通透的了。

    冬节渐渐地了,天气越来越冷,武昌城外,太平军与湘军依然对峙,到了十一月十五这一天,西洋历十二月二十九号,韦俊撤离武昌,湘军城。

    黄品贤随着林珑武昌城,再次武昌,黄品贤心百味杂陈,自从自己前年跟随三十检离开武昌,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这座城市,如今则是跟着湘军一同城,前后的变化实在太大,而如今的天国,也已经今非昔比,不再是从前团结一心的天国了。

    韦俊丞相乃是国宗,是北王的弟弟,天京发生了那样大的变化,他的亲兄被杀,对于韦俊丞相的打击也一定相当大的吧,然而他却仍然守武昌,一直到现在。

    黄品贤是曾经听林珑等人议论军

    “洪秀全杀了他哥哥,他还留在那边嘛?反正也得不着什么好果吃。”

    “听说李大人派人去劝降过,可是他持不肯投降,也不知武昌城的粮还能够持多久,讲真在这武昌城外待了这么久,真的让人有些厌烦了。”

    梅标轻轻一笑:“这韦俊倒是个贞的,虽然是叛逆,但是忠心可嘉。”

    温采元冷淡地说:“只可惜一番忠诚用错了地方,他若是不来归降,早晚又是第二个杨秀清。当年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