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登基三年模拟 - 分卷阅读10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殿,莫要胡闹。”

    她可以不要脸,但林漱容这个正儿八经的官家小却不能不要,只得无奈地伸手去,用指尖戳了戳明昙的侧脸,示意对方见好就收。

    但九公主岂会是个容易说话的主儿?

    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

    明昙轻哼一声,仗着两人之间极近的姿势,抬臂便搂上了林漱容的肩膀。

    她倒是胆大得很,觉得弯腰别扭,便直接侧坐在了林漱容的上。一动作脆利落毫不拖泥带,还不等后者反应过来,狡猾的小公主就已经偏过准地吻住了她的双,用牙齿轻轻舐咬挲。

    陡然间变得近在咫尺的距离,使林漱容揽在人腰上的手臂不禁一顿。她目光微凝,注视着明昙黑亮而隐带挑衅的眸,心微微叹息一声,终是闭上双了这场温柔拉锯率先服的那个人。

    明昙盯着林漱容好似鸦羽般睫,在心底暗笑两声,也阖起,探尖,在对方同时启合之,轻而易举地缠上了另外一条,亲亲密密地挨蹭着,使得阵阵酥随着看不见的电传遍全,让被亲了的腰肢都微微战栗起来。

    明明她是先撩的那个人,但却完全比不得林漱容气息绵。不一会儿,明昙原本攻势汹汹的动作就已经完全被逆转,连都泛起无力,只好任由林漱容反客为主,一边吻她的角,一边抬手扣上后脑,令自己能够吻得更一些、更狠一些,就像是要让对方从里到外都染上自己的气息一样,如胶似漆。

    “唔……”

    也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小公主的角都溢星星的泪时,这个磨人的亲吻才终于结束。

    明昙微微着气,依偎在林漱容怀,被吻得骨了半截,“你……你这人真是……”

    她都有些上气不接气了,可林漱容却依然神如常,甚至还有闲心伸手,抚了抚明昙略显红,挑眉:“我如何了?”

    “真是……不讲理。”

    明昙扁了扁嘴,赌气似的把脑袋一歪,佯装愠怒靠在人肩上,开始渐渐平复呼

    作为得了便宜的一方,林漱容自然是笑着揽好她,还顺势侧了侧,以便能让明昙靠得更舒服些。

    殿登时静谧来。

    终于,碳火燃烧的噼啪声倏然响起,终是让两人相继从这份难得的温存时刻里回过神来。

    明昙拍拍脑袋,打了个懒洋洋的哈欠,依依不舍地从林漱容怀,开始一本正经地和女朋友汇报工作,“之前朝时,我已经把图纸到鲁尚书手了……不咱们所料,白的设计众,他果然非常兴趣,当便决定要召集工一同行修改。”

    “鲁大人是我朝一等一的巧匠,有能生规矩之才,尚在年轻时,便为州行新建了十八座殿,包括您之前住过的烟波榭、积雪小馆,还有皇后娘娘与仪妃娘娘惯常同住的观星阁……”林漱容笑,“他负良工,又一向有好学之心,时常与工共商土木利之事,又怎会不为白姑娘那平甚佳、奇想迭的渠系草图而动心呢?”

    “嘿嘿,”明昙眯起睛,坏笑一声,“投其所好这招真是好用!不仅能将工拉至我派,还能顺带解决沅河引的要事,真可谓一箭双雕啊!”

    林漱容也在一旁合地颔首:“正是如此,多亏殿思虑周详。”

    明昙眨眨,欣然接人的赞赏。

    “——啊,对了,还有一事需告知于您。”

    过了会儿,林漱容忽然似是想起了什么,轻轻一拍掌心,对明昙正:“先前去翰林院商讨刊的时候,杨掌院曾特意代我:先前您让学士们誊抄的编书底本,大约就在近几日便能完成,开始着人校订……若是赶赶工的话,应当在过年之前,就能把编撰完毕的成书送到您手上了。”

    “哇,这么快?”

    听到这个意想不到的度,明昙愣了会儿,顿时由衷:“翰林院的效率也未免太了吧!”

    “《折桂题抄》在民间广为受誉,连带着他们‘放鹤山人’、‘叠溪先生’的名号也在京城远播,还隐隐有传到隶州那边的趋势,”林漱容弯眸说,“杨掌院他们在翰林院拘得久了,哪想过自己也能凭借如此方式扬名天?因此,才一个个的劲十足,都端着一气,非要实绩来答谢您呢。”

    明昙托着,无奈地摇了摇,颇觉有几分好笑:“题抄的编者们被众称颂,那只能说明你们确实是怀大才之人,同我又有什么关系?”

    “那关系可大了。”

    一听明昙又要推诿功绩,林漱容顿时扬起眉梢,上前两步,为她别好鬓角的发,低声说:“如果没有您给的这个机会,杨掌院等人即便有再多的文采,也只得在翰林院碌碌终日,怎能有今日的光鲜?……所以呀,殿,您还是不要妄自菲薄,”她抿一笑,缓缓,“可别忘了,如今天承朝上的这些改变,都有您的手笔在呀。”

    “……”

    明昙的指尖不禁一颤。

    似乎诚如林漱容所说,辖禁军、沅州赈灾、辑佚古籍、开办书斋……这些日里,在不知不觉之间,她确实已经为天承朝了许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既然有了这一番实绩为基,那倒也不算白来这个世界一趟了。

    她心慨万分,低眉敛目,望向自己细白的指尖,角忽然弯起了一个微不可察的浅笑。

    ……小明昙啊。

    从今往后,你我二人共同的名字,便将会随着历朝历代的史册——而传百代了。

    -

    翰林院确实效率很,说话也算话,在坊集街上的商们刚开始忙碌着整理店面、往屋檐上挂起红灯笼的时候,他们就派人给明昙传了话,说是编书的工作已经完成了。

    这次编撰的丛书,共计三千余册,有五百余本古籍,汇集了儒法兵墨纵横等百家经典,涉及文、史、哲、理、工、农、医等等学科专著,容十分丰富:既有广为读书人所知的“儒家十三经”,也有不少关于佛法术数、五行的著作,更有琴棋书画草木鸟兽虫鱼的谱录,以及一些杂学小说、诗词歌赋等名篇。堪称海纳百川。*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其同类书籍,不一而足,有许多容相似、但侧重不同的经典也都被一起收录,譬如《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这四大农书,虽说容总有相仿之,但也全被辑佚于其,一本都不曾漏掉。

    当时明昙派人寻书时,《汜胜之书》因为成书时间太过久远的缘故,在天承几乎毫无踪迹可循。多亏裕王殿愿意手相助,派人到江南搜罗了好些日,才终于在一大族找到了孤本,并费尽力气游说,许诺了不少好,总算让他愿意将此书借与皇家……

    除了这回,类似的况还发生了许多次,明昙都不愿忆及当初的焦烂额,便暂且压不提。

    目前,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