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山 - 分卷阅读17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这,这厮好意思跟他说没钱?

    苗双城何等剔透,自然没忽略薄山的脸,可他还在诉苦,说得比方才薄山说得还苦婆心,还惨。

    苗家真是太惨了,养了自己还不够,因为纂风镇的特殊缘故,当地除了走私以外,几乎赚不到其他银,百姓无谋生,且从去年开始,纂风镇的生意就一直于停摆,他们倒是吃喝不愁,可面那些人怎么办,他能不姓姚的姓严的姓孟,他能不姓苗的?

    他的担都不比薄山轻!

    “行了行了,别说这些,到底想说什么,直说吧。”薄山当然听对方是意有所指。

    苗双城也就不说这些了,嘴角带着讥讽,声音里还有一丝怨气。

    “薄巡检似乎忘了当初答应我了什么?”

    “我当初答应你啥了?”

    薄山有一自己成了负心汉,被质问上门的错觉。

    可很快,一些画面就现在他脑海——

    “如今镇上大变,苗家主作为四家之一的家主,还是应该暂时先面,安抚安抚面的百姓,也免得激起民变。”这是当初在四姓堂,他急着赶回定波,把纂风镇一摊事‘托付’给苗双城时所说的话。

    “苗家主请放心,你既寻我合作,便是信任我,我自然会担起这个重任,不敢保证当地家家富裕,至少让他们安居乐业。”这是当初苗双城去定波找他合作,说要把纂风镇给他时,他的承诺。

    “最近寇四起,此地位置特殊,虽那伙海盗已灭,但难保不会有别人知此地,我实在分不暇,还望苗家主能派人看着些这海门,不要让倭寇从此,荼毒百姓。”这是之前他来定波查看海门,将看守好海门的重任给苗双城所说的话。

    ……

    曾经他也好奇过苗双城为何能如此大方,将纂风镇说送人就送人,真的只是为了寻求他的合作和庇护?

    这个原因肯定有的,但绝不单是如此。

    后来他也曾提过疑问,苗双城没说太详细,只说他想去走一走看一看,当时他还顺来了一句,是该去走一走看一看,免得人生虚度。

    所以——

    薄山终于懂了,苗双城怨气为何如此大!

    他顿时有尴尬了。

    他把自己的‘重任’扔给人家,一扔就是这么久不,还问人家想说什么只说,好像真的有过分?

    苗双城冷哼一声,:“我虽没银借你,但你守着这么大的聚宝盆,却只知别人借银,薄巡检我是该夸赞你,还是该瞧不起你?”

    这时,一个人影匆匆从外面走来。

    他一边走,一边着汗,人还没来,声音就来了。

    “人走了没?这次可不能让他走了,再这么拖去,面的声音不住,总得给个章程啊。”

    正是姚清。

    他形圆胖,估计也是天太,他又着大太走了这么一段路,刚好有一滴汗挂在他鼻上没被掉,着他来后就看见薄山的诧异表,显得有一丝稽。

    姚清倒也不尴尬,反倒薄山比较尴尬。

    “薄巡检,恭喜又升官了,知您贵人多事忙,可您也要想想咱们纂风镇……”

    不同于苗双城较为隐晦的方式,姚清的话就直接多了,大致就是生意停摆太久了,面多有抱怨,开始他们还能压住,现在渐渐压不住了,问他怎么办?

    这一两个态度,且确实是他有太过分了,自打纂风镇到他手里,他就没怎么过,甚至本就忘了这茬。

    有事就来了,没事就扔在脑勺后面,真的真的不是东西的。

    可生意?

    薄山还真不知怎么生意,尤其是这生意,且他现在是官的份,能生意?

    不好明言,他难得蓄一次:“如今寇四起,想必海上也并不平静吧?”

    苗双城看了他一:“薄巡检说反了。”

    如今倭寇都跑大晋来了,这些倭寇其实也不全都是倭国人,还有一分本是海盗,被倭国人雇佣。且倭国派人侵袭大晋沿海一带,又闹得这么大,自然少不了一些喜摸鱼的海盗也跟着后面来了。

    如今海上的海盗少了一大半,正是海商生意的好时候,不然姚清和苗双城会急成这样?

    一个是真拖不了,二也是好不容易碰上这机会。

    纂风镇不同于别的海商,一直是通过海和岛津易,由岛津把货运去六横岛。会这样,当初就是因为海盗横行,又丢货又丢命实在受不了,如今岛津没了,他们自然要谋求一条生路,总不能死了张屠以后就吃带猪的

    当然这借着国难寻求自己生路,在大义上可能有些不对,但对纂风镇的当地人来说,从始至终朝廷就没他们,朝廷禁海迁,断了他们的生路,当地土地贫瘠,明明什么东西,苛捐杂税也没少收过。

    怎么活?总不能不活!如今在能保全自己的况,能帮着不让倭寇从这里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难薄巡检瞧不上这门生意,觉得走私生意损了你的官威?”苗双城又

    “那倒也不至于。”

    “薄巡检还是不要多想的好,别看这大半年来,寇遍地开,地方卫所似乎战力不够,只能被动被牵制,实则你海看看就知了。哪个大海商背后没有大人们的支持?很多海商起家就是卫所军官带着人一路保驾护航,你以为大晋就没有师?倭寇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只是时间久了,的是自己的荷包,损失的是朝廷。薄巡检有雄心壮志,有家国大义,可就没想想养一支军队要多少银?吃喝嚼用不用银备军备不要银?死了人抚恤不要银?如今薄巡检才养了多少兵,就觉得吃力,倘若兵力再增加又该如何?

    “没有银,谈何驱除倭寇。”苗双城就靠在那里,平平淡淡地说着这些话,他脸比起去年要好了许多,至少不是一味的虚弱苍白,而是有了些血,看来‘闲’的这大半年来,对他也不是没有好

    “像朝廷这剿倭的方式,本不起任何作用,战争从来不该是在自己的地盘上打,而是该敌人还在家门之外就该将之驱除,我不信这么大的朝廷,满朝文武满朝栋梁,会没有一个能想到这,可为何一直没人提到这些?”

    第116章

    苗家在四姓, 一直充当的是智的角

    这可能是因为从一开始苗家的祖宗就是谋划策拿主意的那个,也是跟苗家历代男人都不大好有关。

    不够壮就多用脑,再加上苗家后来富裕起来, 为了培养后辈嗣,苗家的男人都读过书。

    知的多,想得也就更多, 再加上因为纂风镇的特殊质,少不了会海上和陆地一起关注, 久而久之,也就勘破了不少真相。

    可这些真相对薄山来说, 不亚于当喝!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