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山 - 分卷阅读15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主枝那边,也觉得我们迁往北方为宜。”

    如今这局势,谁也不知日后会怎样,肃王善战,这是人尽皆知的事,若是有一日肃王打过来了又该怎么办?

    所以明州齐家权衡之,正好齐永宁又和李显耀有这么一层关系,不如就让他去北方投靠李显耀,投靠肃王。

    是时不是南晋赢也好,还是北晋赢也罢,都能替齐家保留一份香火传承。

    齐永宁没说的是,其实李显耀在临走之前也派人联系过他,让他可以考虑前往北晋。

    李显耀的意思非常明显,肃王成立了北晋,如今百废待兴,要建立起一个朝廷,必然需要栋梁需要人才,齐永宁去北晋的前途绝对比留在南晋大。

    且对方言语之间也透,若是他愿意前往北晋,会把孙女嫁给他。如此一来,等于是将两人捆绑在一起,李显耀在北晋站得位置越,越不会亏待齐永宁。

    齐彦现在已经不知该怎么办了。

    不过为了儿好,走就走吧。其实这阵齐家已经在暗准备离开事宜了,只是到底故土难离,让齐彦有所犹豫。

    “那我们什么时候走?”

    齐永宁想了想,:“再等几日,我还有一件事没办,等办完就走。”

    第101章

    齐彦叹了气, 匆匆离开忙去了。

    平安从外面走来,禀:“少爷,顾姨娘请你过去用饭。”

    齐永宁眉心微蹙。

    不过也没说别的, 站起来朝后罩房行去。

    ……

    后罩房

    顾玉芳将齐永宁迎去后, 又转来到门外。

    “快去厨房, 耽误了少爷用饭, 仔细你们的!”

    翠萍忙唯唯诺诺应声去了。

    临门时,顾玉芳撇了安静的东屋一,笑着走了去,去后也没忘时不时发阵阵笑声。

    听见西屋那边传来的动静, 董娥面无表,却了手里的瓷瓶。

    她娘说的话在她耳边盘旋着——

    “她再是嚣张又如何,生不, 一切白搭。这东西你用好了, 先绝了她的后路再说,至于以后, 还不是你想怎么收拾她, 就怎么收拾?”

    .

    就在全城闹的同时, 其实薄山并不在城

    他本就困扰其他镇上的事不好办,当日在镇上的所见所闻, 给了他一些想法。

    如今时间不等人,自然早办好为宜。

    所以今天这样的日,他反而没在城里, 而是带着人快奔赴各个镇。

    去了后,把当地能事的几家都召集齐了, 直接了当跟他们说养民兵要销的银, 可以找镇民们摊派。

    每家不能多摊, 不能行摊派。除过这些,他们只需要保证一,必须守卫好镇,不他们是想什么办法,用什么法,必须保证这

    哪怕到时候,真力有不逮,官府也不是不近人,但倭寇若闯,要死人就先从支起民兵摊的人以及拿钱不活的民兵死起。

    毕竟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如果能办到,就由他主把组建民兵的事给对方,必须保证整个镇的民兵都是一条心,而不是各自为政。

    不得不说,当薄山这一番话来,所有人都十分吃惊。

    吃惊完后就是动心,确实薄典史所提的条件很苛刻,可这件事若是来,无疑利益也是最大的。

    如果能得到官府支持来组建民兵,不光可以得到一大笔银(找镇民摊派),同时还可以握有这支民兵队的指挥权。哪怕日后倭寇走了,民兵队解散了,可光这些日来的威势,就足够这辈受用无穷了。

    当然,前提是能办到官府的条件,敢去应承这件事。

    “不要抱着侥幸心,觉得可以先应,以后再敷衍官府。不怕实话跟你们说,老没当这个官之前,就是个混,官府拿律法治不了你们,老能治得了你们,不信可以试试看看。”

    薄山这一番又是利诱,又是威,前脚耍官威,后脚匪气十足。

    他大金刀地坐在首位,前倾,左臂手肘放在膝上,那架势那气势,真乃现世的活恶霸

    其实能在镇上当得起地蛇的人,怎可能对这个最近风正盛的民兵团兼新任典史不熟悉?

    哪怕没见过人,也把这人的来历摸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无他,说不定哪一日会打上‘’。

    要知典史在民间可有个浑称叫四爷,因其在县衙排行为四(前面分别是县令、县丞、主簿),故有此称。

    而这个‘爷’字,不光是个尊称,也是说明百姓们除过县太爷,最怕的就是这位爷。怎么没听说县丞主簿,被人叫二爷三爷?

    至于为何会怕,这还要细说。

    典史掌整个县里的治安巡逻、缉捕稽查、囚狱刑名等事,自古以来但凡能跟这些牵扯上就没什么好事,是升斗小民能抓得,地痞恶霸见了也胆寒。

    有是八字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来,阎王好见小鬼难搪,典史就是小鬼里的恶霸

    因其没有品级,自然受朝廷制少,又因其不是吏铨选,很多都是在当地选用,而县官到任后为了能掌控地方,多数都会选用那些所谓‘地蛇’来坐这个位置。

    都是地蛇了,能是什么简单人

    那自然是爷,要供着的爷!

    有这么一首十字令,将典史在地方上的威势以及其作威作福,描写得是活灵活现:一命之荣称得,两片竹板拖得;三十俸银领得,四乡地保传得;五十嘴打得,六角文书发得;七品堂堂考得,八字衙门开得;九品补服借得,十分兴不得。(自《归田琐记》梁章钜)

    这首十字令其实是在嘲讽那些为官不贤的典史,因其位置重要,若真是为官不贤,那真是为祸一方民土。若是暂不论是不是当典史的都不是好人,至少这首十字令将典史在地方上‘上能通天,能通地’的本事描写得是淋漓尽致。

    所以一个地方上的地蛇,他可能不认识县官,不认识县丞主簿,但绝不可能不认识地蛇的爷——典史。

    也所以没人会怀疑薄山的威胁。

    一时间,面十分安静。

    “本官还有事,你们可以慢慢想,想好了再来回本官。”薄一撑,站了起来,

    “大人且慢,这事——”说话的人脸颊极红,一咬牙,“这事小民应了!”

    .

    薄山两天时间跑了几个镇,总算把这摊事都安排好了。

    当然后续还要跟,不过能先把开了就好,后续的事后面再说。

    关于后续倭寇还会有人定波,这事除了薄山和刘成知外,钱县令是知的,然后民兵团这熊瑞和钟山也知

    钟山闭门苦思两日,将薄山叫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