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山 - 分卷阅读13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初不清楚不明白的事,并不代表以后也不懂。在后来漫的岁月里,也让顾玉汝慢慢拼凑了当时大概的况。

    大晋一直都有迁都的打算,当初太祖在南方起义,在应天建都,可实际上应天作为大晋的都城却并不合适。

    一直以来大晋的敌人都来自于北方,可应天却在在南方腹地,一旦北方现战,应天本应对不及,各项指令都得经过漫路才能送往北方,一旦延误战机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所以迁都的想法从建朝以来就有,一直酝酿着,到了祖时期才开始付行动,打算在北方修建一座都城。

    都城刚开始修的时候,祖驾崩了,当今圣上接着继续修,至今这座都城修建了三十多年,到近些年才完工,本该早就迁都了,却一直拖着没迁。

    没迁都的原因极为复杂,其一便是来自南方世家门阀的反对。

    这些世家通过家族势力影响到南方籍官员,恰恰这些官员也是朝廷的,所以反对声极大。

    要知一国之都不建在何地,对当地的影响都是极大的,影响的不止是当地经济,所涉猎的方方面面太多。

    就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大晋的都城在应天,应天自然是全天最为繁华的地方,甚至是应天周边也被其影响。每年各地都有大量税银税粮要上给朝廷,这些银粮从全国各地汇集到应天来,不路上是通过路也好,还是旱路,所用的船运匹人力力,这都给南方的百姓增添了无数可以用劳力换去养家糊的机会。

    甚至朝廷南方官员占多数,不光是南方富足,所以学风鼎盛,恰恰也是国都在南方给予的优待。

    如果都城一旦迁去北方,南方一派要损失的失去的东西太多太多,而且谁也不愿意远离权利心,是时必然是北方一派官员的崛起。

    至于另外一个原因,还是与肃王有关。

    肃王并不是当今皇后所生,其母不过是个北方某边关一个总兵家的女儿。当然如何,对里的女人来说其实并不重要,但对皇来说却分外重要。因为历来都有个有嫡立嫡无嫡立规矩,非,是没有继承大统的机会。

    恰恰当今有皇后,皇后也有所,正是肃王的兄,也就是前太

    若是前太是个能人也就罢,偏偏他病弱,行事作风也十分庸,并不亮。若是肃王是个庸人也就罢,大不了成年后封藩前往封地,过自己的逍遥日

    偏偏肃王不是,他文韬武略,战功赫赫,成年后就一直驻守在边关,也就是他的封地上,替大晋抵御外敌。这些年来,他所立的战功哪怕换普通人,都能达到无可封赏的地步。

    若是前太没有英年早逝也就罢,偏偏他又早亡,虽留个皇太孙,可当今圣上年岁已经不小,早已不是当年雄才伟略的那个皇帝,年纪和都制约了他的雄心壮志。

    面对势年轻又手握北方兵权的儿,当父亲的难不会有顾虑?真能照原定计划迁都去北方?

    所以即使北方的都城早已修好,当今却没有开迁都,甚至在朝廷官员大量反对之,有拖延搁置之意。

    这只是前世顾玉汝作为一个妇孺之,所看的问题症结,其实其症结不仅仅如此。

    话题回到之前,也许当时顾玉汝看不懂,事后又怎么看不齐永宁的举家北迁,并不只是表面躲避寇这么简单的原因?

    据顾玉汝后来所知,当时肃王逃往北方造反称帝,不是完全没有准备,他带走了朝一大批北方的官员。

    这其就有齐永宁当时的座师,也是礼侍郎李显耀。而李显耀在去了北方朝廷后,很快升了六之一的工尚书,并阁。

    而齐家这边,明面上似乎只有定波齐家举家北迁,顾玉汝也一直这么以为的,还是事后很多年,她见齐永宁私还跟明州齐家有所往来,她才知原来齐家并没有跟明州齐家断了联系,他们只是提前就有准备,把了两个篮里。

    前世顾玉汝不过是个妇孺,她对所谓朝政、大局大势都所知有限,可光她知的这些,随便说去一星半,就足够引起大

    所以她还是琢磨着,想了又想,才告诉了薄山只字片语,可仅仅这只字片语就足够薄山震惊了。

    “你说朝廷会发生动?”

    顾玉汝

    她会冒着被薄山拆穿的机会说这些话,就是想着动在即,多知,说不定就能多帮他一

    其实方才薄山在门前所说的半话,顾玉汝又怎可能没听到。

    薄山在心绪复杂之际,她的心也十分复杂。

    她一直觉得薄山能走到这个地步,都是因为她,很大一分都是她撺掇的。可若是不提前预知即将发生的一切,是时候真若是城破,又会发生什么事?

    前世她没死,薄山也没死,可这一生发生了这么多事,命运被篡改如此之多,会不会影响后来的命运,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所以她愧疚又矛盾,忐忑又不得不说。

    屋里陷一片寂静。

    “不对!”薄山突然,“明明我们是在说闱,为何你会提到这么多,什么迁都、圣上、肃王?上次你也说过这些,难说你梦里觉得定波城破和这些事有关系?”

    .

    顾玉汝脸一僵,她所期望发生的却又害怕发生的这一幕终于现了。

    是的,前世顾玉汝就有所猜测,这些猜测仅仅是她通过前世一些细枝末节,乃至是一些小言,她所猜测到的,这事没人敢往外说,知的人也讳莫如

    可一切都太巧合了,她也是事过去很多年,为了拼凑当时大概况才发现的端倪。

    当今圣上驾崩不是巧合,肃王和皇太孙争夺皇位不是巧合,可前脚朝廷发生动,肃王在北方造反称帝,后脚就有倭寇大面积袭击的事发生了。

    而最匪夷所思的还是那群从定波登陆的倭寇,途径三省,嚣张无比,一直跑到距离应天还有一百多里的地方,才调转回而去的事。

    要知那是应天,是一国之都,卫所和京营将士都是死的吗?

    可恰恰就是这样的事发生了,还发生在新帝登基之初,发生在肃王逃亡北方造反称帝,朝廷要兵围剿反王之际。

    这件事对当时造成的影响极大,几乎让朝廷颜面尽失,也让百姓开始质疑刚登基的新帝是否有能力带领大晋的百姓走向兴旺发达。

    于是,围剿反王的事只能暂且,毕竟都被人打到家门了,自然要先把倭寇平了,才有力去对付反王。

    而这期间所耗费的时间,恰恰给了肃王发展的机会,及至南晋这边终于能空手来去对付北晋,北晋已经壮大到可以和南晋分相抗,毫不显弱势,以至于正式开启了两朝划江而治的时代。

    顾玉汝在说这些事后,就有被薄山追问的准备。

    她甚至觉得以他的格,肯定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