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宦 - 分卷阅读16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青对阮云卿真是激不尽,云秀安然离开,上的毒也解了,阮云卿早已将他的后路安排妥当,日后云秀定能在外安稳渡日,赵青心也再无牵挂,也好安心来,办自己的事了。

    近年来一直跟在舒贵妃边,赵青忍辱负重,凭借自己的力量,已让舒贵妃对他十分信任,手的证据已经收拢得差不多了,只要等到合适的时机,他就可以将舒贵妃和舒尚书一网打尽,为他的父亲报仇了。

    第122章 哗变

    理完这些杂事,阮云卿也闲了起来。

    有了云秀之事在先,阮云卿便趁机向宋辚讨要连醉和赵青等人的解药。宋辚正忙得焦烂额,闻言不禁又气又笑,真是恨不得把他抓到自己怀里,好好教训一番。

    宋辚可以给阮云卿解药,那是因为他他、疼他,将阮云卿当自己的人,只恨不得把一颗心都掏给他。可赵青等人的生死又与他有何相,他犯得上如此好心,上赶着的将解药一一奉上么?那可是他用来牵制这些线的法宝,若是解了,他还怎么放心再去驱使这些线为他办事?

    半晌,最终还是抵不过阮云卿失落的神,宋辚先将云秀的毒解了,后又一再承诺,只要他夺皇位,就将赵青等人的毒一并解了。这会儿正是要关,不能差错,没了百日红为束缚,宋辚对赵青等人还真有些不放心。他本就多疑,这世上,除了阮云卿之外,宋辚是谁也不相信的。

    转又过了月余,派去的鹰军终于传回了冯魁的消息,然而这消息就如同晴天霹雳一般,令人震惊不已。

    冯魁反了,他杀了萧玉成,反边关,一路向南,连破十数座城池,已经往京城的方向杀过来了。

    萧玉成死了,宋辚听到消息,好时间都没回过神来。

    这个如战神一般的人,在东离军一直是不可摧的象征,他战功赫赫,所向披靡,与北莽人打了无数场仗,是东离的擎天玉,也是玉龙关上绝对不能倒的支撑。

    如今这个支撑没了,宋辚简直不敢想像,此时的边关会是怎样的光景。

    就同要应验宋辚的猜想一般,边关的战报源源不断的传了回来。

    宏佑十四年十一月,萧玉成亡故,全军哗变。其麾五十万大军一夜之间分崩离析,除去跟随冯魁造反的三十余万人外,其余二十万人则化作十余,跟随各自的主帅,在边关诸镇间自立为王。他们烧杀抢掠,攻城夺寨,隐隐向原腹地扩张,大有蚕原之势。

    这些人本就是些亡命徒,昔日震摄于萧玉成的威名,还能有所收敛,如今萧玉成一死,再加上冯魁言语挑拨,说宏佑帝枉杀功臣,怕他们功震主,要将他们这些边关将士一一召回京,然后斩尽杀绝,越发说得这些莽汉个个胆战心惊。

    多年来朝廷时常苛扣军饷,盘剥粮草,层层扒,到了玉龙关上,将士们所能见到的粮,尽都是些陈年旧米,不仅粝难吃,还混了大半的沙土,用细箩筛上半晌,所剩的米粒连牙都填不满。如此也就罢了,冯魁是军主帅,五十万将士的粮饷都要经他过手,才能发放到士兵手里,本来就没剩多少,再被冯魁雁过,就更加所剩无几,发到兵士手后,简直少得可怜,有时经过几日拼杀,打完一场恶仗后回到营,他们才能有那么一小碗米汤和一块夹了麸米糠的面饼照果腹。

    若不是因为萧玉成一正气,战功赫赫,令人心生敬慕,又数次在收缴敌资后,全分发去,贴补手的将士,而自己分毫不留。他们这五十万大军,也压挨不到边关大捷,才被冯魁挑拨,恐怕早就已经反了无数次了。

    军积怨已久,一旦反噬后果可想而知。五十万大军听闻萧玉成已死,一瞬间如开闸的洪一般,全军哗变。甚至因为冯魁打着给萧玉成报仇的旗号,原本连那些不耻他为人的将士们,也全都跟随在他边,群激愤,拉起一杆大旗,誓要杀,割宏佑帝的狗,以萧将军在天之灵。

    叛军势如破竹,不过半月就连夺数座州府,守城的将士压抵挡不住这些才刚了战场的煞神,这一路竟如同洪过境,毫无阻滞,就已经攻到了关后的最后一,狐岭。

    宏佑帝听到消息,早吓得魂飞魄散,过了狐岭,往南再过一座山,叛军便原腹地,到时一平川,即无天险,也没有什么重要隘,冯魁驱直,杀京城,也不过就是个时间的问题了。

    朝堂上吵一团,以刘同和舒尚书为首,主战与主和分作两派,日日在金殿上吵得不可开

    舒尚书主和,因为连年争战,朝不只兵源不足,无将可派,就连战也没有储备,其他粮草、兵、饷银等等,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筹措得齐的。如今的徭役税赋已十分繁复,除去一些富庶之地,其他地方的百姓们无不怨声载,边关已经了,若再要征重税,向百姓筹措粮草,那么不用等叛军攻京城,周边的百姓们就要不堪重赋,揭竿而起了。

    而刘同却主战,不是他不知民间饥苦,而是就算想和,冯魁那里恐怕也不会如他们所愿。此时的冯魁,心里最清楚不过,他如今只有一反到底这一条路了,宏佑帝绝容不他,一旦退缩,他必死无疑,还不如舍得一剐,将皇帝拉来,世枭雄,日后或许还能博得半江山,分自立,个开国的君主。

    而事实也正如刘同所料,就在朝堂上争吵不休的时候,冯魁已然率兵攻到了狐岭,再往前一步,就会扼住关的咽,到时他可攻,退可守,若是再暗勾结北莽,那么东离的江山,就真是陷了死境。

    宏佑帝也终于醒过味儿来,他喝退舒尚书,让刘同速速派兵抵挡,切莫让冯魁攻岭。

    刘同苦笑一声,摊了摊手掌,向皇帝明言:“朝与北莽争战了近八年,早已无兵可派,无将可,皇上可真是难为老臣了。”

    “怎么会?”文官有人言:“不是还有西北军营的二十万大军么?速派他们战迎敌就是了。”

    舒尚书不免冷笑一声,“西北军营驻扎在京郊,只为拱卫京师所用,是京城的最后一防守,若是将西北军营调离,京城等于门大开,到时京的安危谁来守卫?万岁的安危又有谁来守卫?”

    “倒不如御驾亲征。”一个留了三绺胡的官员说:“叛军实属乌合之众,只要万岁带着西北军营的将士去狐岭,定能震慑三军,让叛军不战而逃!”

    众人又争论起来,最后支持御驾亲征的人倒占了大半,本来西北军营的调权就在皇帝手,那是皇帝保命的亲卫,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