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太医/太医署升职日记 - 分卷阅读9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真就是,洪文一边写方一边:“一般来说,温,是比较好的滋补材,吃起来四平八稳。但如今日本就气燥,人三焦易生火症,需要稍微压一压;且将军您本人火气上涌,天生更适合吃鸭等偏凉材,如此加,自然就烧起来了。”

    康雄猛拍大,气急败坏,“老就说让他们换换样儿换换样儿,死活不听!”

    行伍的伙兵只把人喂饱了,哪儿有几个在乎什么样!

    洪文大笑,刷刷写了川大黄、朴硝、甘草、薄荷叶等几味药材,又细细说给康雄听。

    康雄大手一挥,“我也不懂这个,听了就忘,洪太医你只看着办就好。”

    洪文正:“懂不懂是你的事,说不说是我的事,咱俩各各的,互不相扰。”

    康雄一愣,复又大笑,“哈哈哈,这话说得好!”

    “不过康将军,您得少喝酒,对肝不好。”洪文劝

    北地苦寒,打仗时尤为艰难,军多有以烈酒驱寒的习惯,时间久了,难免损伤肝脏。

    康雄听罢,挠了挠,诚恳:“这个却是有难……”

    洪文笑:“事在人为嘛,养好才能久保家卫国。”

    康雄砸吧嘴,“尽量吧。”

    两人正说话呢,忽见洪崖突然推门来,满面兴奋:“快来看天光!”

    天光?

    洪文探一看,心神俱震。

    但见漫天皆是霓虹,光芒万丈直贯霄汉,那光芒五彩斑斓,尽是人间画师难以调和的绚烂彩,似烟雾,如霞光,像细雨,又像清澈溪浣的纱,在的穹窿之上悄然浮动。

    好似天神抖开的纱帐,以苍穹为底,星河为幕,包揽整片天地。

    所有人都陷烈的震撼之,仰着说不话来。

    世人在形容工匠手艺超时总说“巧夺天工”,可只有真正亲见过之后才知,天工造何其妙,人力岂能比拟其万一?

    饶是见多识广的洪崖也久久不能回神,良久才:“早就听说极北之地偶有霓虹天降,铺天盖地,只恨不得一见,今儿总算开了界。”

    洪文只觉脑海一片空白,似乎有许多话想说,可到了嘴边却又暗恨言辞之苍白乏力,难以描绘其壮之万一。

    最后,千言万语都汇成一句话:

    “可惜公主不得见!”

    **********

    立夏过后,都城望燕台的人们再次迎来忙碌的宴会季节,太后也时常召集各路命妇、贵女们说话,听她们说外面的见闻。

    嘉真公主为尽孝,初始也时常席,不过几次过后就兴致大减,勉去坐一坐就走,回来总是恹恹的,什么都不,只一味盯着窗上挂着的柳枝篮发呆。

    这日她又提前离席,刚正房就看见桌上端端正正摆了个鲜柳枝编的小篮,碧莹可间又缀着朵朵鲜,颇有野趣。

    她先是一愣,继而心升起狂喜,再开时声音都微微发颤,“这是谁送来的?”

    旁边拿着活的小女笑:“回禀公主,是的,公主瞧瞧可还喜?”

    她是今年才分过来的,十分仰慕嘉真公主为人,因见她总是盯着个枯枝篮郁郁寡,便悄悄去琢磨了构造,暗编了一个来,想叫这位公主快些。

    刚涌起的喜悦瞬间破灭,一如的皂角泡沫。

    随后来的青雁听见了,脸登时一变,上去对那小:“谁许你胡往公主房放东西的!”

    那小女见说,吓得脸都变了,忙请罪:“婢该死,婢……”

    “罢了,你骂她作甚!”嘉真公主摆摆手,兴致缺缺地瞧了瞧那柳枝篮,又随手搁到一边,“她也是一番好意。”

    方才乍一看好像一模一样,但细细一瞧就看分别。

    终究,不是自同一人之手。

    青雁这才罢了,又警告那小女几句,这才亲自过来给嘉真公主端茶递,“公主别心烦,婢才刚听说陛要往东北大营派遣天使,一来问将士们,二来也是对小洪太医的嘉奖,您看是否有什么书信要带的,不如早写了去。”

    天使就是去外地传旨的人,可能是皇帝的心腹太监,也可能是名指认的钦差,意为“传达天圣意的使者”,一般不会轻易动。

    嘉真公主睛一亮,旋即又飞快黯淡去,懒懒:“也没什么好说的……”

    说了又如何?左右也见不到,倒不如不说。

    可她似乎又想到了什么,突然坐直了,语速飞快:“你方才说,皇兄要派遣天使?”

    见她终于来了兴致,青雁忙:“是呢,说过几天就走,好像随行车架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嘉真公主的睛越来越亮,里面仿佛有火在燃烧,她忽然地,飞也似的往外去了。

    “公主您去哪儿?!”青雁在后面追。

    “去找皇兄!不用跟着了!”嘉真公主越走越快,最后几乎跑起来了。

    天使,天使!

    对呀,她怎么没想到,怎么能没想到!

    天使呀!

    作者有话要说:  国古代很多方面的科学研究都很批的,天文研究也算历史悠久,《山海经》就有关于极光的描写,不过当时没有特定的名称,基本上都用每次看到的形状和颜命名,很不统一,我这里就另外杜撰了个名字“天光”,大家看看就好。

    第七十一章

    边境附近颇有几个成规模的集市, 因往来人员密集杂,也是东北大营的重监视区域之一。

    洪文负半月向隆源帝汇报一次的使命,在王西姆等人的陪同去过几次,当真大开界。

    正如洪崖所言, 因各国语言不通、货币各异, 许多百姓脆放弃语言,直接拿着自己的货走动, 发现心仪的就向摊主展示一番, 若摊主觉得合适便相互换, 全程一言不发,相当脆利落。

    洪文用从山林里采摘到的一药材换过的饽饽,据说叫什么“列”的;还换过蒙古人的风,味不错, 就是, 他第一吃时没经验,洪崖也坏心儿不提醒, 结果险些把门牙崩掉了……

    在这里易的人主要分两类, 一是明的商人,利用各地风俗人文不同赚取差价,二是本地换取生活日用品的普通百姓,其又以各居多。

    洪文曾简单计算了他们的人数, 发现为数不少, 就问康雄这些人归哪儿

    康雄就:“你也看见了,这一带山多多林多,很多地方都是三不,他们随便往里一扎,官府想找人都没去……”

    洪文就:“这里土地很沃, 只是冷些,就差人耕,若能把这分人争取过来就好了。”

    多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