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太医/太医署升职日记 - 分卷阅读4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前只是听说有位新来的小洪吏目很是混的如鱼得,连太后和陛都青有加,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可能所有人都会被他温和柔的外表欺骗,却不曾想到那副竟藏着一把利剑。

    他既有着医者的仁慈和宽厚,却又清醒地知什么时候该冷酷……

    这样的人,确实前途无量。

    *******

    接来的两个月,定国公府一事几乎占据了所有京城百姓的注意力。

    先是薛家嫡支和两家往来亲近的旁支有官职者系数贬为庶民,又有三法司贴公告,认定薛凉直接间接死三人,隆源帝亲自判了斩立决。

    接着,前往薛家老家的钦差送回来六百里加急,言明“薛家族人在本地称王称霸不可一世,一应地方官员趋之若鹜,其胡判官司、霸占田地之事数不胜数……其老宅绵延数里,逾制之难以估量,更有众多官商勾结相互勾连,暗把控官员考、任免,竟成一方保护伞……”

    隆源帝看后怒不可遏,着连夜撤掉定国公名号,摘去御赐匾额,将一涉案人员集羁押,一一定罪。

    至此,薛凉终于和家人重聚。

    在刑大牢。

    作者有话要说:  定国公府的事告一段落啦!

    第三十二章

    世上许多事都不能只看表面, 就好比一棵大树貌似遮天蔽日,实则里早被蛀空。风平浪静则罢,各自相安无事,而若哪天突然狂风大作, 说不得就被连起。

    曾煊赫一时的定国公府一夜消失, 文武百官莫不自警自省,纷纷明里暗里约束家弟, 一时间百官权贵之家皆是一片好学上之风, 什么斗走狗惹是生非的都少了, 整座京城的风气竟都为之一肃,真是可喜可贺。

    定国公府在京城和老家的两片宅院都被抄了,不看则已,一看甚是惊人:

    那搬来的金银财宝珠货玉不计其数, 恨不得淌得比海还多, 堆得比大山还

    在京城带人协助抄家的正是骁骑尉谢蕴,他也算自小富贵堆里大, 见惯奢靡繁华的, 可仍是被那一地赃惊了个瞠目结

    国公一级的宝,该有的定国公府有,不该有的他们也有,金锭银砖自不必说, 恨不得能直接拿来盖房, 另有许多价值无法估量的宝石盆景、屏风,西洋来的自鸣钟、南洋来的名贵香料等,在库房挨挨挤挤堆到房梁,几乎可与皇宝库之的珍品相媲

    绫罗绸缎、人参鹿茸都难以计数,因本用不完, 便都丢在库房无人问津,生生霉烂了……

    听说他们家养的哈狗儿穿的小衣裳都是云锦的。

    后经审讯得知,定国公府的几位大小主,逢年过节自有的官员和富商贾孝敬,众人早就习以为常。

    一来县官不如现,皇帝在上,许多细节难免照顾不到,有那个在京城挤破找门路的功夫,倒不如直接求到定国公府上,办事反而快些;

    二来少不得又有想以权谋私个不法易的,自然不敢堆到明面上去,可这事又要找个气的靠山,国公府自然是上上之选。

    就这么一来二去的,许多人手里有了好东西宁肯不送,也必定要往定国公府送一份,隆源帝竟是吃人剩的……

    虽说穷文富武,但凡武将起家的必然家底极厚,但这也着实太过了,原本个别替定国公府叫屈的人见了,也跟脸上被人甩了十个八个耳刮似的,火辣辣的疼起来。

    隆源帝着实发了一笔财,看着各填补的亏空也是喜气盈腮,半夜值班时都骂的少了。

    不过隆源帝并不借此铺张浪费,他先往西北边境拨款四十万两修筑防御工事和栈,又拨给东南沿海三十万两造船练兵,再给西南一带拨款三十万两开山修路便利通,又有若派钦差专门调拨给各地,多雨地修筑堤坝,少雨地修筑库、井,并修葺官学。

    一旨意发去,刚从定国公府抄来的赃款就所剩无几。

    有臣想借机讨好,就上折殿年久失修,实在太过简朴,求陛顾惜龙、顾全朝廷面云云。

    看着龙纹石上剥落的油彩,隆源帝也有心动,就叫的人大致算了一回。

    结果的人噼里啪啦打了两天算盘珠,满血丝:“回禀陛,若要大修,至少要一百三十万两左右;若要小修,至少也要四十万两。”

    这还不算各级层层盘剥吃回扣的。

    隆源帝听了,半晌没言语,良久才幽幽叹:“都够边境将士们打两三年仗了,罢了,此事不必再提。”

    于是第二天,他就将上折要求修殿的官员当众骂了一顿,又连贬三级。

    银去了,能不能落到实也是个难题,虽说此时刚严办了定国公府,令文武百官人人自危。但富贵动人心,也不乏有铤而走险的,于是隆源帝又特意了一圣旨,用八百里加急通告各:“凡有贪墨盘剥朝廷专项拨款百两以上者斩立决,千两以上者诛三族……”

    有臣异议,说是否过于严苛,毕竟战时贪墨军费的惩罚也不过如此了。

    隆源帝大怒,在大朝会上指着他痛骂,“百姓乃一国本,工事乃生存基,但凡了一个蛀虫,千里之堤便要溃于蚁,那就是在挖朝廷的,与叛国无异,虽百死不足惜!你竟还敢替他们求?是否也存了这个心,生怕自己日后场凄惨!”

    吓得那大臣磕不止,从此再不敢声。

    此令一,果然震慑一众宵小,把那些个刚起了苗的坏心思悉数扼杀在摇篮之,一笔笔拨款竟都用到了实,百姓无不激。

    等一切最终落实,炎夏早已过去,秋日也在不知不觉悄然划过,望燕台的第一场雪都落来了。

    虽是初雪,可每片雪都有鹅大小,在空彼此勾连成棉絮似的一团团,地上没一会儿就白了,天上还在不知疲倦地

    何家人早起扫雪,何青亭抄着袖:“好雪啊!”

    今年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睡,真是一场好雪。

    大雪从来都是富贵人家的浪漫,因为在穷人看来,苦寒不但意味着缺衣断,更有可能造成严重的雪灾,伤害人命。可今年隆源帝提前拨款修筑房屋,准备赈灾粮,百姓们便都没了后顾之忧,从上到就能安心过个好年。

    圆茸茸的小麻雀都缩着脖挤在厨房屋檐,贪婪地争抢着灶台透来的一气,远远望去活像一串儿球。

    洪文和何元桥带着两个孩在院里堆雪人,约莫一寸厚的雪踩上去咯吱作响,合着墙来的灰褐的遒劲树枝,颇有几分野趣。

    大家先了个大雪球,再个小的放上去当脑袋,谁知何元桥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竟直接把那已经刻画上眉的雪球脑袋抱来,举到平平面前说:“来,给爹指指这上的位。”

    洪文:“……”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